东北林区造林技术及抚育方式研究

2018-01-18 12:21满朝明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松土除草整地

满朝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胜利实验林场,黑龙江 哈尔滨 150424)

1 东北林区造林技术研究

1.1 整地方式与时间

1.1.1 穴状整地

适用条件。这种整地的方式在各种林种、树种以及立地条件都具有适用性,特别是坡度相对较大且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的造林地,实际的整地效果明显。

采用穴状整地的坑穴应确定为方形,且具体的穴径规格是50cm×50cm,深度控制在30cm。如果土壤相对贫瘠,应将穴的深度降低至20cm。对于速生丰产用材林、大径材用材林的培育应将整地规格适当扩大,穴径的规格可以确定成60cm×60cm,而深度尽量超过40cm。

1.1.2 带状整地

适用条件。这种整地的方式应选择在山地缓坡、过渡带林种与森林草原和平原造林地使用,而且带状整地应沿着高线开展。

采用带状整地的方式,应将规格确定成带宽超过60cm,深度超过40cm。另外,应结合地形状况确定实际的带长,并且美间隔特定距离需要保留出长度在0.5~1.0m的自然植被。

1.1.3 整地的时间

提前1个月或者是前一年秋季与冬季可以开展整地工作,如果是存在冻害区域或者是土壤质地良好的湿润区域,则可以选择边整地边造林的方式。针对干旱或者半干旱区域进行造林整地工作,则可以选择雨季之前或者是雨季期间开展,同样可以选择边整地边造林的方式。

1.2 造林的具体方式

1.2.1 植苗造林方式

要求栽植穴大小以及深度略微大于容器,方便容器苗的植入。保证苗木栽种垂直,并在完成1/2填土工作以后提苗并踩实,随后完成填土工作踩实,并覆盖新土。在栽植的过程中,要将苗木根系不容易穿或者是分解的容器去除掉。

1.2.2 栽植的深度

应充分考虑立地条件、树种以及土壤的墒情对栽植深度进行确定,尽量超出苗木的根茎,而对于半干旱区域则可以加深栽植的深度。

1.3 苗木的处理

在林地苗木出圃之前的2~3d应进行浇灌,保证起苗和造林的时间相互衔接,并且边起边运。在起苗的过程中,要对顶芽进行保护,确保容器内部的根团保持完整,对容器破碎进行防治,并将容器根系切断,坚决不允许用手提苗径,也不能选择大风天开展起苗工作。

2 东北林区未成林抚育方式

2.1 补植

如果造林的成活率尚未达到85%,则需要在造林季节采取补植亦或是重新造林的方式。在补植过程中,选择使用的苗木应与原有苗木同龄。

2.2 抚育技术

抚育的次数。完成造林工作后,还需要给予抚育管理工作必要的重视,季节开展松土除草的工作,对土壤蓄水保墒的情况进行有效地改善,以免出现杂草竞争的情况,进而为幼树的成活与健康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通常情况下,松土除草应连续3a,第1年2次,第2、3年为1次,如果幼树生长超出了杂草层就可以停止抚育。

2.2.1 松土

抚育工作的松土环节应保证里浅外深,不对苗木的根系造成伤害并适当地增加影响面积。其中,具体的规格是50cm×50cm,而深度则控制在5~10cm范围内。

2.2.2 除草

在造林抚育过程中,除草环节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完成造林以后要及时开展除草工作,并且和踏实、反扣草皮以及松土等工作相互结合,及时割除穴外对幼苗健康生长产生影响的杂草。遇到雨季的过程中,植物会进入到速生期,应积极展开除草松土以及扩穴等工作。

2.3 管理与养护

在林地造林的过程中,要结合专业部门提出的意见,选择使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展开新造林地的防火以及病虫害防治的工作。保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始终贯穿在营造林的整个过程当中,将生物防治作为重点,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与多种防治方法相互协调并使用,以保证森林抵御病虫害能力不断增强。要对管护宣传的标志以及保护设施进行合理地设置,以免牲畜破坏造林地。

3 结语

对东北林区造林技术的研究能够为北方林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帮助,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在对社会力量有效动员的基础上,贯彻并落实植树造林工作,能够使森林植被的覆盖面积不断提高,推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松土除草整地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动力学分析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有限元分析*
松土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除草新招
不同耕作方式对赤红壤甘蔗产量、糖分及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