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性不孕症应用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术的疗效分析

2018-01-18 14:34刘亚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6期
关键词:全血不孕症输卵管

刘亚男

关于输卵管的疏通, 既往采取常规通液治疗效果不理想,现随着宫腔镜介入治疗技术愈发完善,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手术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既往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两种手术通液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及排除标准[1]:①患者年龄均<35周岁;②夫妻未避孕性生活>1年但仍未孕;③患者无妇科手术治疗史;④男方经精液检查确定未患有生殖障碍;⑤患方签署知情同意书;⑥排除盆腔或输卵管生理解剖异常或受到严重破坏者;⑦排除合并其他因素造成的未孕者。将患者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常规通液组(42例)与宫腔镜组(44例)。宫腔镜组年龄23~34岁, 平均年龄(27.16±2.42)岁;单侧阻塞27例, 双侧阻塞17例。常规通液组年龄25~32岁, 平均年龄(28.92±1.38)岁;单侧阻塞26例, 双侧阻塞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安排在月经结束3~7 d内实施, 术前3 d不能有性生活。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心电图等基本检测,以丙泊酚静脉麻醉作为手术麻醉方式。

1.2.1常规通液组 实施常规通液治疗。将输卵管导管(直径1.4 mm)置入输卵管开口处, 以亚甲蓝稀释液(由北京索莱宝科技公司提供, 货号为G4730), 取0.5 ml, 兑入生理盐水500 ml加以稀释, 之后取10 ml对输卵管导管进行推注, 期间密切关注是否有液体返流。如输卵管导管阻力较大, 影响推注效果, 则以反复加压的方式进行推注, 待无阻力时应用欣可聆(由泗洪金睛医疗器械公司提供), 取60 ml, 进行反复冲洗, 同样, 对对侧存在输卵管堵塞的患者加以疏通。

1.2.2宫腔镜组 实施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术治疗。宫腔镜设备由德国STORZ公司提供, 操作人员先观察患者子宫方向, 将患者宫颈进行扩张, 至7 mm左右, 以等渗盐水作为膨宫液, 浓度为0.9%, 压力调节至15 kPa[2]。设置完毕后, 按照宫颈管、子宫前后壁至宫底、宫角和输卵管的方向放置宫腔镜。放置完毕后, 输卵管堵塞的通液处理和常规通液组一致, 待通液完成后, 使用彩超检查两侧输卵管内回声情况,密切监视水流腹腔溢出、是否存在液性暗区等情况。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年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治疗后1年内的输卵管通畅率、妊娠率、异位妊娠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全血高切粘度。输卵管通畅情况判定标准[3]:通畅:药物推注通畅, 无返流, 或开始有少量返流, 随推注操作而消失, 彩超可见输卵管伞端流出, 直至直肠子宫陷凹, 宫颈口处无气泡;部分通畅:药物推注中有返流, 但流速相对比较均匀,随着反复多次加压推注, 药液推注过程阻力变小, 可缓慢注入管腔, 彩超可见液体聚于聚直肠子宫, 宫口有少量气泡;阻塞:药液推注有阻力, 随着推注加压, 阻力也增加, 且出现大量返流, 甚至不能注入, 彩超可见输卵管膨大, 直肠子宫陷凹处无液体, 宫口有大量气泡。输卵管通畅率=部分通畅率+通畅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 常规通液组全血低切粘度(20.13±2.56)mPa·s、血浆粘度(1.82±0.51)mPa·s、全血高切粘度(17.28±2.12)mPa·s, 宫腔镜组全血低切粘度(20.62±2.49)mPa·s、血浆粘度(1.79±0.48)mPa·s、全血高切粘度(17.43±1.95)mPa·s, 两组治疗前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 常规通液组全血低切粘度(15.14±1.56)mPa·s、血浆粘度(1.43±0.29)mPa·s、全血高切粘度(13.55±1.74)mPa·s,宫腔镜组全血低切粘度(7.92±1.74)mPa·s、血浆粘度(1.13±0.28)mPa·s、全血高切粘度(6.83±0.64)mPa·s, 两组治疗后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两组输卵管通畅率比较 常规通液组通畅22例(52.38%),部分通畅11例(26.19%), 阻塞9例(21.43%), 输卵管通畅率为78.57%;宫腔镜组通畅24例(54.55%), 部分通畅18例(40.91%),阻塞2例(4.55%), 输卵管通畅率95.45%;两组输卵管通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妊娠率及异位妊娠率比较 治疗后1年内, 常规通液组妊娠22例(52.38%), 异位妊娠8例(19.05%);宫腔镜组妊娠33例(75.00%), 异位妊娠2例(4.55%);两组妊娠率及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输卵管为一种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如果一旦出现阻塞或者功能性障碍, 必然会造成不孕症等不良影响[4-6]。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年后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内, 治疗后1年内, 常规通液组通畅22例(52.38%), 部分通畅11例(26.19%), 阻塞9例(21.43%), 输卵管通畅率为78.57%;宫腔镜组通畅24例(54.55%),部分通畅18例(40.91%), 阻塞2例(4.55%), 输卵管通畅率95.45%, 两组输卵管通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内, 常规通液组妊娠22例(52.38%), 异位妊娠8例(19.05%);宫腔镜组妊娠33例(75.00%), 异位妊娠2例(4.55%);两组妊娠率及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宫腔镜辅助治疗效果更好, 这可能与宫腔镜有良好的可视角度, 在操作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向和力度, 保护女性患者生殖系统健康等因素有关[7-10]。

综上所述, 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术有利于女性患者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治疗, 能促进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 改善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 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

[1] 韩玉斌, 陈露诗, 张四友.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内镜杂志, 2010, 16(5):485-487.

[2]张凌云, 张保萍, 方进芬, 等.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4,9(24):74-75.

[3] 李菲飞.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实用预防医学, 2013, 20(5):591-592.

[4] 李丽华.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5):90-91.

[5] 林晓敏, 卢清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应用于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15):2361-2362.

[6] 黄早秀.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术加中草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疗效分析 .当代医学 , 2011, 17(11):155-156.

[7] 周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8):50-51.

[8] 葛医, 李占东.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临床医学, 2013, 33(12):59-60.

[9] 范军霞.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25):139-140.

[10] 赵广蕊.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5(4):66-67.

猜你喜欢
全血不孕症输卵管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假排卵与不孕症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