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飞播造林技术研究概述

2018-01-18 18:33徐维生
现代园艺 2018年14期
关键词:飞播种量播撒

徐维生

(山东省沂水县诸葛镇林业站,山东 临沂 276422)

飞播造林技术主要是利用飞机将一些植物种植播撒在深远山区,使其根据林木的自然生长规律,借助自然环境气候进行生长,达到扩大我国森林资源的目的。飞播造林技术作为我国改善山区林业事业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防沙治沙有着重要作用。

1 飞播植物种的选择

飞播造林时,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与方式十分重要。首先,由于飞播造林自身的特点,一些人工到达不了的地方管理不便,对于飞播造林植物的选择更加严格。并且造林区域面积大,一般都为山区、丘陵等干旱半干旱地区,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环境差异性较大。因此,在飞播造林过程中,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一些适应造林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并且经过多年的经验分析,取得了比较满意的造林效果。

2 飞播植物种子的处理

在飞播造林过程中,种子的处理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在飞播造林过程中,一些种子不能够适时地发芽成长,便遭到一些鸟类的破坏,导致成活率较低,给林业资源造成浪费。通过经验总结分析,科学的采用种子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飞播造林成活率,因此,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其中种子的机械处理只是针对种壳坚硬、带蜡质、种子包在荚果内等类型的种子处理方法,帮助种子提高吸水性,易于发芽。而药物浸种的方法,能够增加种子的生长速度,帮助其缩短发芽时间,增加生长能力。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主要是帮助种子更好地吸收自然环境中的水分,减少鸟兽对种子的损坏。此外,对种子进行丸衣化处理,以降低飞播造林的费用,同时提高植物成活率。以陕西榆林地区为例,飞播10000hm2的丸衣化处理种子,成活率不变的情况下,节省费用约10000元。

3 飞播播种量的确定

飞播种子的种量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实际造林密度及林木质量等一系列因素,由于适宜的播种量不仅能够提高飞播成活效果,还能够降低飞播造林成本投入。如果没有经过科学的选择,造成播种量过小,不能够及时郁闭成林,还需要后期进行增补,导致成本提高。而在沙漠地区,如果播种量较小,经过自然环境的冲刷,加上鸟兽的食用等,根本不能够使其起到群体抗风的作用,最终达不到固沙的效果。而当播撒种量过多,则会造成成苗密度较大,生存的养分不能够充分供给,导致其生长不良,并且浪费种子资源,增加成本投入。因此,适宜的播种数量能够很好地保证成苗效果,还能够节约大量的种子,避免自然环境及动物危害等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施飞播造林计划前,必须要经过精确的计算,选择一个合适的播撒种量,从而提高飞播造林质量。

4 飞播播期的选择

对于飞播造林时间的选择,首先必须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水分需要、天气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各个地区内自然环境也不同,必须要根据实际气候环境进行分析,科学确定播种时间。此外,对于飞播时期的掌握,不仅要注意种子的发芽及生长环境,还要保证种子能够自然覆土,充分供养水分,从而提高种子成活率。选择时间较早,会使种子不能够充分吸收环境中的水分,延缓种子发芽时间,造成一些种子不能在正常生存时间内成活;播种时期较晚,则使种子不能够在播种后及时覆土,遇到一些降雨情况时,不能够保证自身生长条件,难以成活。因此,飞播造林技术是一项季节性工作,需要保证在最近的播种时间内种植播撒,从而提高种子成活率。

5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林业发展来说,飞播造林任务艰巨,如何提升飞播造林成活率至关重要。对此,还需要林业研究人员不断努力,早日解决飞播造林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我国森林面积不断增长,推动林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飞播种量播撒
巴音温都尔沙漠飞播造林主要技术措施
油菜机械离心式集排器排种量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关键措施
箭舌豌豆不同品种及用种量对土壤培肥效果初探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朝阳地区提高飞播成效技术措施
湖南省难造林地无人机精准飞播造林试点正式启动
播撒助人为乐的种子
播撒在田野里的少年梦
金晖关爱 播撒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