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厌学现象的心理成因分析

2018-01-18 06:12庞海德��
考试周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

庞海德��

摘要:厌学是目前高中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从学生自身问题、学校教育问题、家庭教育问题以及社会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形成高中生厌学的心理原因。

关键词:高中学生;厌学现象;心理成因

厌学是目前高中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形成的内因是高中生学习动机不明、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意志薄弱、自我意识模糊、学习方法欠佳。就厌学形成的外因而言,既有放纵型家庭教育的迁就,也有强制型家庭教育的挫败;既有学校教育方向的偏离,也有教学过程人际关系的障碍;同时,还有不良社会思潮带来的心理冲击和大量留守儿童存在的客观现实。这些因素错综复杂,使得高中生厌学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学生自身因素分析

(一) 学生自身的非智力因素是形成厌学的直接原因

高中生正处于从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的现状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冲突。他们的独立意识更强,但成熟程度依然很不够,特别是抗压能力低,叛逆心理重,自制力比较差,缺乏吃苦精神。学习动机不明、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意志薄弱、自我意识模糊是造成高中生厌学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二) 学生学习方法欠佳是造成高中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学习过程需要学生智力因素的全程参与,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力、思维力、应变力等。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就需要认知策略的优化,即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发挥学生学习才能的途径。很多“差生”差就差在学习方法的误区上。由于只知道“埋头苦读”,却不知道“随机应变”,不讲究认知策略和习得策略的运用,低效学习,结果费了很大的力气,但学业成绩不断下降,渐渐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

二、 学校教育因素分析

(一) 学校教育制度形成高中生厌学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出现问题的原因大部分在教育,不在儿童自己。”目前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追求升学率和考试分数的倾向。虽然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多年,但在中小学尤其是相对落后地区的中小学,学业成绩依然是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刚性指标。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学校依然打着“全民教育”的幌子实施所谓的“精英教育”。文化课程安排密集,课业负担极重,家庭作业过多,学生睡眠不足。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国家要求下,很多学校认识到通识课程、心理健康等课程的重要性,但面对学业成绩的刚性要求,这些课程只能出现在课程表中,而实际上早已让位与语数英等考试课程,甚至随意占用音体美课程的现象也不在少数。这样,学生几乎没有自由活动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单调的学习生活和过重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感觉腻烦,产生了厌倦。

(二) 师生人际关系形成高中生厌学

高中学生独立意识相对较强,但他们依然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关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在现实高中教育实践中,很多教师还是存在偏爱学习好的学生歧视学习差的学生的心理倾向,有些教师甚至对学生缺乏尊重,贬低其价值。教师的这种认知偏差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师生关系日趋紧张,学生情绪逐渐消极。另外,一些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气氛沉闷,學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滋生了厌学心理。

三、 家庭教育因素分析

(一) 家长对子女教育的不得法

目前的家庭教育两极分化趋向特别严重,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而导致放纵型的家庭教育,而有的家长却因望子成龙心切而对子女要求过于苛刻,从而导致了强制型家庭教育。在这两种家庭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都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容易被苦闷、焦虑和不满的情绪所困扰。长期消极情绪的积累,压抑了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厌学心理的产生。

(二) 家长的不良思想及行为影响子女

有一些家长,特别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心存偏见,在家庭思想品德教养上常常会不自觉地误导子女,有意无意地对子女的一些不良行为给予支持鼓励,对子女的一些义举却漠不关心甚至反对、打击。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正误不分,风格低下,自私自利,贪小便宜,好逸恶劳。由于认知方面的偏差,无法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促成了厌学情绪的滋生。

四、 社会影响因素分析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高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也有更多的机会耳濡目染一系列负面影响,从而成为高中生厌学现象的制造者。

(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产生“读书无用”的错觉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给正在为踏入大学之门的高中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认为,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早已过时,于是没有了目标,失去了动力,面对繁重的学业,情绪消极,不肯努力。

(二) 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许多家长都外出打工,导致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这些学生在几乎无人监管的状态中学习、生活,缺乏亲情的呵护与家长的引导,家庭教育形同虚设,渐渐迷失了方向。

总之,高中生厌学形成的心理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学校教育的原因。此外,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也是造成高中生厌学的重要原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必须各司其职又共同努力,深入研究高中生厌学的心理原因,形成合力,共同关注,正确引导,才能有效矫治厌学现象,促进高中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玲,赵国军.学校心理学[J].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2] 刘长根.高中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J].中学教育参考,2009(9).

[3] 李月清.农村中学生厌学状况的分析和对策[J].科技资讯,2010(21).

[4] 杨琳,李赐平.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分析及矫正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

作者简介:庞海德,甘肃省定西市,定西市安定区福台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
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究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浅探
高中学生数学提问习惯与能力的养成
关于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对高中学生“说数学”能力的调查和思考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双向选择,合作成长——浅谈新型高中学生艺术队的创建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