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端研发平台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社会助乡事迹

2018-01-19 00:49省新农村办
吉林农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实验站中国农业大学黑土地

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是中国农业大学与梨树县人民政府共建的黑土地农业生态系统研究与示范基地。以我国东北典型黑土为研究基地,通过开展作物及其环境过程的系统监测研究,深入探讨东北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动态特征,为东北平原农业实现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调控技术体系。实验站位于松辽平原中部腹地的吉林省梨树县,建有1.6万平方米集办公、实验、电教、住宿和现代农业指挥中心于一体的综合大楼,综合楼(共5层)包括样品前处理室,样品贮藏室,生物、物理、化学和信息等实验室,宿舍楼可同时接纳122人入住,150人就餐。同时建立集现代农业科研、教学、培训、试验的示范基地100公顷。可开展土壤、土地资源管理、植物营养、气象、生态、环境科学、农学、园艺、植保、草业、生物技术、信息与电子、农业工程、食品科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的研究、分析和测试。

一、聚集高端智力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提升软实力

实验站自成立以来,以其高层次的科研团队、精准的功能定位、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吸引了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科院、北京师范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等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国外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梨树开展科研工作。每年有30多名高级职称研究人员和5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长期在实验站从事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先后在基地进行新技术新成果试验示范50余项,累计引进包括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农业部行业计划专项等重大农业课题项目22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3200万元,开创了东北农业科技研发应用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建站以来,针对集约种植下东北粮食主产区作物生产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国际学科前沿,实验站重点开展了黑土地退化机理、SPAC系统过程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气候变化与作物布局、节水灌溉的原理与新技术、作物间套作的生物学机理以及3S技术与作物精准管理等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实验站开展科研工作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累计140名,接待本科实习和考察生450多人。

二、开办高端论坛——“梨树黑土地论坛”,提升影响力

2015年以来共举办7次,中国农业大学石元春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等9位院士、100多位国内外专家到会并做专题报告。通过多学科、多角度和多层次的交流互动,破解黑土地利用和保护中的技术、生产和产业难题,为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助力。梨树黑土地论坛初步形成了专家学者交流互动的平台、科学研究互补互促的平台、科技成果展示辐射的平台、人才培育技术培训的平台。同时,中国农业大学与梨树县开展了“农户玉米高产高效竞赛”活动,入田间,面对面指导,指导出大批高产典型,亩产超过了吨粮田,为梨树粮食的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打造东北“三农”研究基地,助力农业农村快速发展

经过7年建设,实验站已成为东北粮食主产区重要的“三农”研究基地。2012年,实验站被吉林省人事厅专家服务中心授予“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专家服务基地”称号,2014年被农业部授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称号。2013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梨树教授工作站、国土资源部农用土地质量与监控及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科研工作站、吉林省科技厅“黑土地保护与应用院士工作站”相继落户实验站。

为了加强黑土地的培育和保护,促进东北粮食主产区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起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内蒙东部已经建立了10个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工作站(其中吉林省6个)和38个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院士工作站试验示范基地(其中吉林省24个),培育了一批引领东北粮食生产区玉米保护性耕作的典型。在梨树黑土地论坛2017年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等领导专家亲自为工作站和试验示范基地授牌。

总结出了保护黑土地持续发展的技术模式——梨树模式,研制出了“国内首创国际先进”玉米免耕播种机,总结出了中国式的玉米免耕栽培技术体系。2016年3月2日出版的《农民日报》,整版刊发了《非“镰刀弯”地区玉米怎么种——“梨树模式”值得借鉴》。2017年6月19日《人民日报》以“吉林秸秆还田、藏粮于地黑土地泛油光”为题,介绍了梨树模式,2017年5月24日《经济日报》刊登了“保护性耕作带来玉米种植革命”,高度评价了梨树模式。梨树模式目前在东北四省区推广面积达到了200余万亩,对保护黑土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面向未来,实验站将针对中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科技难题开展探讨研究,建立完善区域可持续农业技术示范样板和培训基地,着力解决中国农业发展道路、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逐步打造成集高端论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服务三农“五位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创新平台。

猜你喜欢
实验站中国农业大学黑土地
勘误
我国“海底实验站”将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闲不住的老支书
安得“广厦”千万间——记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李保明教授及其团队
黑土地上稻花香
阿荣旗保护黑土地的做法
摘取黑土地上黄金珠的人
The Significance of Family in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