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投稿须知

2018-01-19 00:54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稿参考文献稿件

一、投稿说明

1.文责自负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该刊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如不同意删改请事先声明。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该刊联系,切忌一稿两投。

2.我刊认为有一稿两投嫌疑时,应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并仔细核对后再通知作者,并在做出处理决定前,请作者就此问题作出解释;一稿两投一经证实,本编辑部将进行如下处理:(1)择期在杂志中刊登其作者单位和姓名以及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2)对该作者作为第一作者所撰写的一切文稿2年内拒绝在我刊发表。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的文稿,不属于一稿两投,但作者在投稿时必须注明。已在一种杂志以摘要形式发表的论文可将全文投给其他杂志。

3.来稿一经接受,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授权书,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编辑部所有;《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编辑部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出版等其他方式出版该论文。未经该刊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4.投稿方式 所有稿件均需网上在线投稿,发电子邮件至编辑部邮zgywlyfz@vip.163.com。

5.单位推荐信及纸质稿件邮寄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兴创D标(盈润大厦)4号楼608室《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编辑部,邮编:102627

6.我刊对约稿不收取版面费及稿件审理费。

二、文稿的撰写要求

1.来稿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突出,结构严谨,文字精炼,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及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层次清楚,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

2.来稿须附作者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目。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编号并给予回执。如缺稿件单位证明,则在回执中通知作者,尽快补寄(注明稿号),编辑部收齐之日即为收稿日期。

3.作者署名的次序按参加者对论文工作的贡献大小排序,第一作者须事先征得本文其他作者的意见,包括排列顺序。附第一作者简介并写明主要研究方向(限20字内); 2人以上合写的文稿,应注明联系人,并附联系方式。作者的中英文单位名称要写全名,并附邮政编码。作者如多单位,则应在其名字的右上角注出阿拉伯字序号,并将单位名列在最后作者之后。

4.我刊实行电子版投稿,来稿须用四号字、宋体、1.5倍行距排版,稿件内附图片(项目包括图序、图题、图注等信息),并附jpg、tif、bmp或gif格式的图片。

5.文稿应尽量减少层次,最多不宜超过3层。文题、层次标题、表题、图题及参考文献、致谢等,一律顶格书写。

6.题目须简明确切,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字,不要副题。避免使用化学式、公式及不太为读者所熟悉的缩写等。

7.摘要 为适应读者了解论文全面内容的需要,并便于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均采用中、英文摘要。综述采用叙述式摘要,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方面内容,字数要求300字以内。其他论文采用结构式摘要,即摘要内容要明确列出摘要的四个要素,即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前提、目的和任务。

英文摘要(English abstract)写在中文摘要之下,其间空一行。摘要的英文题名、作者、工作单位和关键词均应与中文一致。摘要应明确列出四个要素,即OBJECTIVE(目的 )、METHODS(方法 )、RESULTS(结果 )、CONCLUSION(结论)等。力求用词、语法、拼写、含意和逻辑正确。

8.关键词 一般3~5个,中英文关键词数排列应一致。

9.前言(引言或序言) 概述本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可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献),并应明确提出本文目的,尤其指出其创新性。

10.方法 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一般可引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是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便他人重复。

11.计量单位及符号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2.国际代号与缩写 文中尽可能采用国际代号与缩写。

13.数字作为量词(包括比率、时间等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序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14.讨论 应讨论本实验(试验)的新发现及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应该交代本实验(试验)的不足之处,尤其是某些实验(试验)条件难以或未能控制之处。对不作为本实验(试验)的内容不必写出。不要重复在结果一项中已叙述过的内容。讨论中应联系实验(试验)的目的与结论,应联系实验(试验)结果与其他结果。避免推想太远,避免不成熟的论断,避免因资料不足得出的结论,避免将本应纳入引言(前言)的内容放在讨论中。

15.致谢 对论文仅作过某种帮助,或协助作了某项工作,则不一定按作者身份署名,可在文末以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谢意。致谢只写协助工作者,对文稿帮助审阅修改者不列。

16.参考文献必须近年主要公开文献为限。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例:

[1]李炳穆.理想的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的素质与形象[J].图书情报工作,2000(2):5-8.

[2]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J].自然杂志,1984,7(7):527.

[3]习亚洲地质图编目组.亚洲地层与地质历史概述[J].地质学报,1978,3:194-208.

[4]DES MARAIS D J,STRAUSS H,SUMMONS R E,et al.Carbon isotope evidence for the stepwise oxidation of the Proterozoic environment[J].Nature,1992,359:605-609.

[5]HEWITT J A.Technical services in 1983[J].Library Resource Services,1984,28(3):205-218.

猜你喜欢
文稿参考文献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