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豆角化肥农药减施技术

2018-01-19 04:11刘思宇李金龙贾云鹤许春梅沙春艳
中国瓜菜 2018年10期
关键词:豆角化肥粉剂

刘思宇,李金龙,贾云鹤,许春梅,李 岩,沙春艳,刘 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 哈尔滨 150030)

油豆角是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为主)特有的优质菜豆品种,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加工、鲜食均可。各地区的主栽品种基本上都以农家品种为主。由于农家品种抗性较差、不耐贮运,同时又受到种植地区的限制,油豆角的生产与销售基本上集中在黑龙江和吉林各地,每年生产的油豆角有90.7%在黑龙江、吉林销售[1]。近年来,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深入,最新培育的油豆角在各方面不断提高。同时,由于设施农业的兴起,各地区可以根据油豆角品种特性,合理安排播期以及适宜的种植方式,使得油豆角的种植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当前,我国已有十几个省、市和自治区从东北引种成功,开始规模化生产。目前,黑龙江省露地油豆角生产面积约2.4万hm2,我国其他各地区,油豆角总生产面积约为2 667 hm2。然而,当前油豆角生产仍然存在着栽培模式不合理、病害防治困难、化肥农药滥用等问题,致使油豆角产品存在品质差、产量低、食品安全性差等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了油豆角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广油豆角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是今后该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1 油豆角化肥施用情况和常见病害发生及农药使用情况

1.1 化肥使用情况

1.1.1 基肥 目前,生产上通常667 m2施用商品有机肥 350~400 kg,或农家肥 3 000~4 000 kg,尿素 3~4 kg、磷酸二铵 11~13 kg、硫酸钾 6~8 kg。

1.1.2 追肥 抽蔓期采用根外追肥,667 m2施尿素6~9 kg、硫酸钾 4~6 kg;开花结荚期 667 m2施尿素5~7 kg、硫酸钾 4~6 kg;结荚盛期采用叶面喷肥,用0.3%~0.4%的磷酸二氢钾或微量元素肥料叶面喷施3~4次,每隔 7~10 d施 1次。

1.2 常见病虫害及其化学防治方法

1.2.1 灰霉病 发病初期田间部分叶片上能够发现零星病斑,此时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普海因可湿性粉剂1 300倍液,连续喷施3次,每隔7 d喷1次。

1.2.2 炭疽病 发现病株应及是拨出并带出田地集中烧毁,同时根据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可用25%苯醚甲环唑乳油3 0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2 000倍液等药剂防治。

1.2.3 锈病 在病害常发期,使用速净30 mL,对水15 kg,每7~10 d用药1次;发病初期喷药,可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注意交替使用,每隔7 d喷1次,连续喷药2~3次。

1.2.4 根腐病 土壤消毒:667 m2喷洒5 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50 kg,或70%甲霜灵锰锌2.5 kg,杀灭土壤中残留病菌。如已发病使用药剂为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30%恶霉灵水剂1 000倍液、50%扑海因1 000倍液等,以上药液交替喷施或灌根,每7~10 d喷施1次,连喷2~3次。灌根,每10~15 d灌 1次,连灌 2~3次。

1.2.5 枯萎病 发病初期可用25%苯醚甲环唑乳油2 500倍液喷雾,或选用96%恶霉灵粉剂3 0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 mL,每10 d灌1次,连续灌2~3次。

1.2.6 蚜虫 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喷雾时喷头向上,重点喷施叶的反面。

1.2.7 潜叶蝇 在幼虫危害期,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 000~7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在果荚采收前15 d停止使用。

2 油豆角化肥农药减施技术

2.1 油豆角化肥减施与替代技术

2.1.1 平衡施肥技术 油豆角生长过程中对氮、钾元素吸收量较大,而对磷肥的吸收量相对较少。如果按照吸收的纯品的量计算,大量元素施入比例为:m氮∶m磷∶m钾=2∶1∶2。而其他如钼、硼、锌等微量元素应注意及时补充。同时应加大秸秆还田力度,从而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并进一步减施氮、磷 10%,增施有机肥,667 m2施腐熟的农家肥2 000~3 000 kg,配合使用二铵或复合肥 15~20 kg做基肥。与此同时要深松整地,进行保护性的耕作;合理轮作,推广高效缓释肥料技术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矮生菜豆现蕾时,蔓生菜豆抽蔓后,开始追肥灌水,以促进秧荚的迅速生长。叶面喷洒腐植酸或氨基酸叶面肥。并结合追肥灌水1~2次,多营养腐植酸冲施肥每667 m2用量约5 kg。追肥部位离植株 10~15 cm,深 8~10 cm[2-4]。

2.1.2 新型肥料使用技术 合理利用微生物肥料、水溶肥、灌溉肥、缓释肥、硝基肥、活性肽精粉、土壤调理剂、有机-无机复混肥、腐植酸肥等新型肥料。比如益生菌剂(如EM)能够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活性、改善植株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调控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病性等优点[5-7]。在油豆角苗期施用0.5%浓度的益生菌原液能够有效降低苗期猝倒病的发生,同时在生产过程用0.8%的益生菌原液效果更佳。

2.1.3 水肥一体化技术 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油豆角生产上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与肥料的利用率[8-9]。

2.2 油豆角化肥农药减施技术

2.2.1 加强生产中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 加强油豆角生产中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频率,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尤其是油豆角植株生长旺盛期,适当喷湿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等),以减少植株生长后期的农药使用量。

2.2.2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1)进行土壤热力消毒、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施用腐熟的有机肥等,加强对土壤病虫害控制,降低化学农药使用[10]。同时要及时的间苗、搭架、整枝。(2)因地制宜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选用高效环保型农药组成最佳用药组合,减少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3)物理防治:利用趋性诱杀(黄、蓝板)、黑光灯、温汤浸种等。(4)生物防治:利用微生物(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释放昆虫天敌(寄生蜂、捕食性昆虫、鸟类等)、运用农用抗生素(春雷霉素、双丙氨膦等)及植物源农药等进行防治。

2.2.3 推进专业化防治,提升农药应用水平 可选用有机硅、激健等助剂,增加药剂附着率;使用碧护、氨基寡糖素等,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利用高抗免疫激活酶、多功能肽氨糖鳌合液补充植物营养,促进植物生长。通过组织农民参加油豆角病虫害专业化系统防治培训,提高农民病虫害防治手段[11]。

2.2.4 应用高效的打药机械进行施药,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使用量 当前在油豆角生产中60%地区使用手动喷雾器,32%使用背负电动(机动)喷雾器,这些喷雾器对农药利用率仅为39%,因此在油豆角生产中根据作物病虫防治实际需要,应用新型高工效植保机械,并掌握最佳用水量与使用方法,实施精准施药,才能够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目前部分地区在施药过程使用了静电喷雾技术,能够使农药的有效附着率达45.38%~53.46%,节省农药50%~75%[12]。同时提高农药施用时的雾化效果,使得植株表面最大限度地获得药剂。

猜你喜欢
豆角化肥粉剂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词语对对碰
氤氲豆角香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