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蛔虫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2018-01-19 13:48潘永安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蛔虫病蛔虫虫卵

潘永安

(甘肃省康乐县畜牧局巴松乡畜牧兽医工作站,731500)

猪蛔虫病(Ascariosis)是由于蛔虫寄生在猪的小肠内而引起猪消化紊乱、机体消瘦和生长发育不良的一种线虫病,是我国最常见且分布广的一种内寄生虫病。蛔虫常寄生于小肠内,主要危害8-6月龄的仔猪,阻碍生长发育,重度感染能引起死亡。

1 病因

猪蛔虫寄生是该病的病因。成熟蛔虫是白色的大型线虫,呈带粉红的白色或略有淡黄的白色,表皮光滑。成虫受精后可在24小时内产卵10-20万个,经2-4周后能发育成有侵袭性的虫卵或幼虫。当猪随饲料和饮水咽了侵袭性虫卵,即能受到感染,侵袭性幼虫多在小肠内脱壳而出,穿进肠粘膜,进入肠静脉。并随血流经过肝、肺移行,生长发育后进入消化道,在小肠内长为成虫,成虫产卵,随粪再排到外界环境之中,扩大侵袭。自猪吞进虫卵到发育为成虫,一般约需45-60天。成虫在小肠内寄生7-10个月后,可自动随粪排出体外,如病猪腹泻或高热时,蛔虫也可随时被排出体外。

2 流行病学

猪蛔虫病流行十分广泛,尤其仔猪,几乎均有感染3-5月龄的仔猪最容易感染。主要原因是:

2.1 该寄生虫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

2.2 繁殖力强,产卵多。每条雌虫每日可产10-20万个虫卵,产卵盛期每日可产卵100-200万个。

2.3 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猪感染蛔虫主要是由于采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 (包括生的青绿饲料)和饮水或母猪的乳房沾染虫卵后,仔猪吸奶时受到感染。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营养缺乏,饲料中缺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猪只过于拥挤的猪场发病更加严重。由于病猪死亡率低,畜主往往忽视驱虫,这也是造成本病广泛流行的原因之一。

3 临床症状

蛔虫幼虫在移行时可引起仔猪的虫性肺炎,临床上表现咳嗽,体温升高,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在哺乳猪大多数病例表现精神迟钝,食欲先期亢进后期不振,呕吐,消瘦贫血,常可影响发育,寄生于小肠内的成虫,往往分泌刺激性毒素,损害肠粘膜,使宿主有剧痛感。发生严重感染时,虫体可结成团阻塞肠道引起肠梗阻或肠破裂。有时虫体钻入胆管及胆囊,能使胆管阻塞,胆费肿胀,常可引起阻塞性黄疸和神经障碍性痉挛,甚至突然发生死亡。大猪一般较少发病,即使患病,症状一般不明显,但对育肥有一定影响。

尸体剖检时,可在小肠内找到成虫。

4 诊断要点

采取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虫卵呈椭圆形,为黄揭色或棕色,卵壳由四层膜组成,外壳较厚,表面凸凹不平,虫卵长为0.5-0.87mm。宽为0.04-0.05mm。也可采取肺和肝的组织,用贝尔曼氏幼虫检查法分离幼虫,以早期发现哺乳仔猪的蛔虫病。

5 防治措施

仔猪在感染早期 (约一周以后)有轻度的湿咳,体温可升高到40℃左右。幼虫移行期间,病猪可呈现嗜伊红白细胞增多症,以感染后14天-18天为最明显。较为严重的病猪,后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及心跳加快,食欲不振,异嗜,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被毛粗乱,或有全身性黄疸,有的病猪生长发育长期受阻,变为僵猪。感染严重时,呼吸困难、急促而不规律,常伴发声音沉重而粗哑的咳嗽,并有呕吐、流涎、拉稀等症状。可能经1周-2周好转,或渐渐虚弱,趋于死亡。就基层多年工作经验而言,总结如下防治措施:

5.1 预防和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经常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每日坚持清除圈内的粪便及污物,并堆放发酵处理,以杀死虫卵。并定期对圈舍用20-30%的热草木灰、4%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圈舍及饲养场地、用具的杀虫工作。对仔猪于2月龄和5月龄各用驱虫净,或兽用精制敌百虫驱虫一次,或在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计划性驱虫。

5.2 化学药物驱虫,每公斤体重口服或肌肉注射10ml驱虫净;每公斤体重口服兽用精制敌百虫100mg;每公斤体重口服噻嘧啶20-30mg或驱蛔灵200mg。

5.3 中药驱虫

方一:乌梅3枚、槟榔13g、使君子 15g、石榴皮15g,加水煎汤,20-25kg体重的猪一次空腹内服;或使君子炒黄研末,10kg体重的猪用14-16个,混拌入饲料中喂服,可连续服用2-4天。

方二:使君子、乌梅各25g、苦楝皮、槟榔、鹤虱各15g,共研为末,每公斤体重服1g。空腹喂服,10天后再给一次药。

方三:花椒(焙干)捣碎,乌梅各 50g(压碎)。混合研末,每猪20-30g,加温开水凋服,每日1次,连用2-3 次(小猪减半)。

猜你喜欢
蛔虫病蛔虫虫卵
马副蛔虫的中草药防治试验研究
湖南省长沙市野猪源蛔虫分子鉴定
不同垫料对黑水虻虫卵孵化的影响
和它一起笑
猪蛔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猪蛔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4 ℃无氧保存时间对绵羊粪便中线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秋季养猪谨防猪蛔虫病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