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茶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8-01-19 18:01
福建茶叶 2018年4期
关键词:茶文化实效性思政

石 静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重庆 401331)

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的纪念日,遥想二十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飘荡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宏伟时刻依然历历在目。从1997年到2017年,中国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这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二十年,同时也是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的二十年。尽管期间也发生过无数次的坎坷和波折,然而大的趋势却是朝着伟大的中国梦稳健前行。作为高校大学生便应该了解国家大事,明白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这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更是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绝佳途径。然而当前的大学生并未真正地将“天下兴亡”当成匹夫之责,而且对于国家的政策和前途采取疏离和冷淡的态度。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与社会的多元化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重大问题。面对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思政教育为了实现其实效性,应该积极寻找适合大学生发展的方法和策略,将中国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措施,无形之中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之中,以润物细无声地方式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教育目的。

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占据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千百年形成的茶文化囊括了中国的文学、音乐、舞蹈、民俗等等,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和浓缩,通过茶文化完全可以读懂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本质。基于此,便可以将中国茶文化引入到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以此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进而达到提升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1 茶文化与思政教育实效性结合的可行性

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培养人生价值观,因此一切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都可以为其所用。中国茶文化,从神农氏开始已经经历了三四千年的历史,其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异常丰富。因此,从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角度便可以有意识地吸收和借鉴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内涵,使中国古老的茶文化激发出全新的活力和能量。事实上,中国茶文化与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并非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存在,茶文化与思政教育有着诸多的共通点,正是这些共通点促使茶文化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实效性。

1.1 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德育联系

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而言,主要的工作便是德育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已经有了更高的善恶判断和好恶选择,所以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应该区别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完成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点便是实现德育的有效推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中国茶文化便可以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德育功能。茶,作为高洁优雅的饮品,不仅可以生津止渴,还有着固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两晋时期,奢靡之风盛行,此时为了抵抗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当朝宰相便率先垂范地以茶招人接客,因此茶便成为了廉洁高雅的象征。中国茶文化自身所蕴含的德育功能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教育目标不谋而合。二者都是着眼于德育手段的文化形式,因此应该着力将中国茶文化本身所蕴含的茶品质和茶道德转化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而实现提升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1.2 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价值联系

当下学校在大学生入学之时便安排大学生的思政课程,使其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然而事实上大学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处于逼仄的现实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一个口头重要,实际上次要的地位,不能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1]所以,尽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的教育体系中尚且叵耐,然而其真正的价值对于每一个大学生却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因此应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发展,使得大学生百花齐放,各有专长。面对中国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在茶文化之中同样能够找到相通和有益的内容。作为中国茶文化,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异常丰富,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茶文化中的文学、音乐、舞蹈等内容,都有助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熏陶使得大学生的素质不但能够提升学生本身的素质,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面对提升大学生的素质,思政教育和中国茶文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二者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还能完成对大学生个性教育的培养,最终完成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和提升。

1.3 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审美联系

要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必然是将当代大学生塑造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青年。基于这种实效性的考虑,思政教育绝不是单纯地输出大政方针、国家大事,更多地应当关注大学生的心灵之美。以培养学生心灵的审美体验为教育目标的方针则需要培育学生的审美感受,将美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政课堂之中。中国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大观园,在培养学生审美经验中便起到独一无二的作用。茶文化品类多样、内涵丰富的特点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思政教育输送有益的经验和素材。中国茶文学的恢宏潇洒、茶音乐的绕梁三日、茶舞蹈的曼妙灵动、茶绘画的素雅清淡都能够使大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审美的感染。唯有内心的净化方能达到精神的高洁,思政教育正是要剔除大学生思想上的杂草丛生,进而使得思想受到审美的精神体验,以至于获得思政教育具有实效性的本质目的。

2 中国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结合的策略

大学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决然不是只当做花瓶般的摆设,它的目的应该是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实效性的目的。“得其大者兼其小”,立足高远方能完成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将中国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应该切实与茶文化相结合,改良教学方法、整合教学队伍,并丰富教学资源,将茶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完成思政教育在大学阶段真正的地位和作用。

2.1 改良教学方法

“人的本质……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因此,面对学生的教育绝不是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应该改良过去的教学方法。在将中国茶文化加入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时,更应该改变过去循规蹈矩的教学习惯,努力寻求一条思政教育与茶文化高度贴合的道路。面对茶文化的介入,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该改变单纯耳提面命的教学方式。区别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于茶文学应该以讲解为主,旨在提升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进而增强自身的审美体验;针对茶绘画,应该以引导的方式令学生感受中国水墨画的玄妙和意境,进而增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喜爱;面对茶音乐,应该在现场演奏弹唱,将枯燥无味的课堂变成宣传中国音乐的舞台,让同学通过聆听茶音乐培育艺术特质,进而增强其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

2.2 整合师资队伍

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只着眼于学生达到热爱祖国的一元化目标,而应建构他们的素质和个性。“现阶段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两个特点:素质教育和个性教育。”[3]由此可见,不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本科大学的学生都应该发展素质教育和个性教育,这是实现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经之路。由于中国茶文化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相结合,不免会产生教师对知识的掌握不全的情况。此时便需要打破固有的格局将茶文化真正地融入到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课堂之上。以素质教育和个性教育为目标的思政课堂应该呈现开放的状态,欢迎和邀请更多专业的教师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中国茶文学,完全可以邀请文学教授进行专门讲解,让学生对茶文化产生完整而系统的认识,进而提升自身的素质发展;对于茶音乐,可以专门举办一场以茶为主体的音乐会,使得学生能在锦瑟齐鸣中感受中国艺术的天籁之音,进而发掘自身的喜好和强项;针对茶舞蹈,可以专门聘请赣南采茶舞等民间高手,在课堂上演示茶舞蹈的动作和奥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强大的认同感和自豪之情。其实,整合师资队伍并不是削弱思政教师的作用,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各种门类教师的融入,思政教师起到的是统筹和调度的谋划角色,其角色和地位恰恰得以增强。整合师资队伍,其实质目的正是要完成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目的,这是中国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力探索,有益于更好地提升思政教学的最终目的。

2.3 筛选茶文化资源

尽管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在民族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茶文化都适合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因此在将茶文化和大学生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所做的其实是减法的工作。所以,将中国茶文化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切实考虑实效性的问题,不能因为中国茶文化的某方面高雅别致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运用,其结果可能造成曲高和寡的尴尬境遇。因此应该充分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生心理,制定完善的教学体系,唯有这样才能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到底,真正完成实效性的目标。

面对光怪陆离的时代变化,中国茶文化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相结合,发挥了其在大学教育的当代价值。对于大学的思政课堂,正是与中国茶文化的积极结合,使得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能够真正深入人心,达到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目的。因此,中国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结合,不仅有利于中国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实处,完成其实效性的目的。所以中国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对二者都有重要的影响,并对此后的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1]周德荣.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查与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9( 9):21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3]唐寅.高职院校增强思政理论实效性问题探索[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3( 6):12.

猜你喜欢
茶文化实效性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