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 伦理先行
——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学专委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医科大学举行

2018-01-19 21:17郑和淋,李恩昌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伦理学医科大学伦理

近日,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在温州医科大学成立,并举行首届学术研讨会。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温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吕帆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该校党委副书记吕一军作专委会筹备工作报告。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孙春晨主持选举工作。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结合医学杂志》《道德与文明》等科研学术机构的2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经过选举,产生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首届理事会,吕一军当选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恩昌当选为执行主任委员,陈晓阳等11位专家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刘婵娟当选为秘书长。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海滨宣读中国伦理学会关于成立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批复,并颁发备案证书。

健康伦理学20世纪80年代出现于我国学术界,具有显著的中国原创性,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在其相关文献中也开始使用“健康伦理”的概念。健康伦理学的研究涉及人类健康与自然、社会的道德关系,旨在通过加强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伦理建设,为健康中国提供精神动力。所以,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健康医疗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也得到了广大伦理学工作者、医疗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目前,已有600多名相关人员报名入会。万俊人在致辞中说,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为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和人民的健康提供伦理道德的支持。温州医科大学作为组织发起和挂靠单位,具有研究基础和超前的意识。未来要将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打造成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学术前沿把握能力的专业委员会,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吕帆在致辞中表示,温州医科大学历来重视健康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建设,是20世纪90年代较早开展“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社会医学”教学、研究的高校之一。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推动学校在医学伦理学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成立大会结束后,紧接着举行了“健康中国、伦理先行”为主题的首届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分主题对话和专题发言两个环节。

在专题发言环节,温州医科大学李恩昌教授在《简谈健康伦理学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演讲中认为:健康伦理学最早出现于我国学术界,具有国际的先导性。从健康道德到健康伦理学,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健康的道德关系,到后来扩大到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与人健康道德关系的全面研究,以及提出“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这样通俗的表达,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研究的层次不断深化。当前,健康伦理学可通过理论创新,增设道德概念和体系,消除经济、文化、社会领域对健康的某些道德空白,进行道德迁移,打开道德空间,为健康中国筑起道德堤坝,提供道德动力。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苏永刚主任在《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伦理学的定义及启示》的学术演讲中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出版的《全球健康伦理关键议题》的文献中指出:健康伦理学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旨在理解卫生保健、卫生研究和卫生政策等领域影响决策与行为的价值观念,并在这些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提供行为指导。该文献还解析了在健康领域,伦理、社会和个人价值观之间的不同,健康伦理和法律的关系以及健康伦理和人权的关系。北京协和医学院张新庆教授在《健康公平研究的新视角》的学术演讲认为:健康公平研究的一个常见维度是辨析平等、公平、正义、公正等概念,辨识那些诱发健康差异、健康不平等、健康不公平的彼此交织的因素。政治哲学、公共卫生伦理学和社会医学均有丰硕的研究成果。第二个维度是剖析“健康融入所有政策”(HiAP)以及“健康公平融入所有基层卫生政策”的伦理蕴含和实现途径。广东医科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黄钢教授在《自主性健康行为的伦理助推》的学术演讲中指出: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在中国致残致死率高占总死亡的85%以上,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医学研究提示: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又是引起慢性病最危险的因素。在这方面伦理学可以使出看家本领,从道德意识自我觉醒、道德行为自觉遵守、道德评价固化行为等环节,瞄准居民个体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规避不安全性行为、远离毒品等自主自律行为的塑造,为助推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和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意识和行为构建提供伦理方案。广东省卫生人口研究院董玉整教授在《大数据与健康伦理学》的学术演讲认为,当下的大数据,存在着不够全面、不够准确、不够科学、不够及时、不够有效等现实问题;在录入、存储、使用、更新等环节,存在着部门和单位之间不协商、不协作、不协调、不协同等数据隔阂问题,出现了诸多数据孤岛或是隐私等信息泄露事件。因此,全社会都要齐心协力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十分重要的工作是要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伦理建设,切实增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的伦理责任,树立公开公正公平观念,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发展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充满伦理关怀的健康服务。中国伦理学会成立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无疑为健康医疗大数据伦理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平台,一定会为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更加高尚的伦理精神。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双苗教授在《健康促进与健康伦理学》的学术演讲中分析了我国当前健康促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伦理学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伦理原则与实践策略。他呼吁要重视健康伦理学术成果的应用转化,创办健康伦理学刊物,编写健康伦理年度报告指导“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和医药卫生改革;实施政策形成前的健康伦理评价制度;制定健康促进伦理应用指南;将健康伦理学成果应用到医疗机构和健康产业的发展;依据健康公平公正原则,统筹解决健康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维护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生命周期的健康权利等。解放军总医院医学院基础教研室主任赵美娟教授在《健康概念的伦理蕴涵》的学术演讲认为:从个体健康方面看,主要表现两方面,一方面,缺乏健康意识,不注重按照生命规律去生活工作,或很少意识到健康隐患与当下身心状况的关联。另一方面,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知道,做不到”。应该说,没人否认健康重要,但难在知行合一!人性中理智与情感的悖论,常常使人既想要健康长寿,又想要随心所欲,如同“吸烟有害健康”,很多人懂得,但做不到。这一“集体无意识”现象才是真正的健康成为“问题”所在。复旦大学高俊岭副教授做了《健康共治与健康伦理学》的学术演讲,苏州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俊宾做了《健康苏州建设新实践——系列“531”行动计划》的学术演讲,第二军医大学常运立副教授做了《道德创伤的健康伦理学视角》的专题发言。《道德与文明》杂志编辑段素革、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雷瑞鹏、《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编辑部主任刘书文、《中国结合医学杂志》编辑部主任郭艳、中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群主持了学术活动。

在由温州医科大学刘婵娟教授主持的对话环节,温州医科大学李恩昌教授、上海健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玉良、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李亚军、山东大学外语学院苏永刚主任围绕“促进健康伦理学的新发展、为健康中国提供伦理动力”的主题,展开了对健康伦理学兴起背景、学科发展与建设的深入探讨,对话环节生动活泼、鲜明深刻,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当选的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陈晓阳对会议作总结。他号召与会代表不懈努力,促进健康伦理学的学科建设、为健康中国提供伦理动力。与会代表反映,本次会议主题新颖、视角独特,研讨内容集中深刻,对加强健康伦理学的学科建设,促进健康伦理学中国学派的形成,为健康中国提供精神动力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这次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专业委员会(筹)、温州医科大学主办,《道德与文明》杂志编辑部、《中国结合医学杂志》杂志社、《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中国社会医学杂志》编辑部支持协办。

猜你喜欢
伦理学医科大学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1期英文目次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