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茶”语言的对比、翻译研究

2018-01-19 01:33许金英
福建茶叶 2018年6期
关键词:绿茶译者茶文化

谢 敏,许金英

(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中国茶文化底蕴雄厚,不同朝代的茶文化都展现出独特艺术魅力。中国古代与“茶”有关的活动非常活跃,上到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喜爱饮茶。而随着朝代的变迁与茶文化的沉淀,中国茶文化内涵与形式越来越丰富。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中国茶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受到外国友人的一致认可与偏爱。“茶”语言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分支,与茶文化关系紧密,而且“茶”语言是中国茶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对此,深入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不同,理解“茶”语言内容,才能更精确的翻译茶文化,促进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实现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

1.1 发祥地对比

提起茶自然就会想到中国茶文化,随着时代变迁与经济发展,中国茶文化正走向世界。茶文化最初起源于中国神农时代,当时茶叶被当做药用产品,时间的慢慢推移才推广到民间,然后发展成民众生活中的饮品。根据《神农百草经》的记载,当时的茶就是如今居民饮用的茶叶,以神农时期茶为起点,当今中国茶文化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1]。而西方茶文化起源于十六世纪,荷兰与葡萄牙从中国引入茶叶,后来传入英国逐渐发展成茶文化。基于此,西方茶文化的发祥地是英国,可是与中国茶文化起源相比,仍然是落后的。

1.2 茶分类对比

根据茶的制作手法、品质进行分类,可以分成许多种类,而通过茶叶分类,也能体现出中西方茶文化的不同。中国茶叶种类众多,可是分类后基本以绿茶为主,接近60%的茶叶是绿茶品类,因此中国人比较偏爱绿茶,如西湖龙井与碧螺春等。“茶”语言翻译时,中国的绿茶主要翻译成“green tea”。然而西方人更喜爱红茶,当今世界红茶的产量也是最多的品种。根据有关调查统计,英国是红茶进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与茶紧密相连,例如下午茶,已经成为英国人的生活习性。因此茶文化翻译过程中红茶的翻译是“black tea”,并非是“red tea”,为何英国红茶不是翻译成“red tea”,而要翻译成“black tea”,这就需要译者翻译前搜集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英国的茶文化。究其原因是英国所引入的红茶,由于茶叶的颜色并非是红色,而是黑色,因而英国人就翻译成“black tea”,这一翻译习惯也沿用至今[2]。对此,“茶”语言翻译时必须要深入分析茶文化的内涵与背景,从而才能更精确的翻译“茶”语言,避免跨文化交流时发生错误,使交流成顺畅。

1.3 茶文化交流方式对比

饮茶对于中国民众而言是一种风俗习性。盛唐时期中国茶文化初见雏形,宋朝得以延伸与推广,饮茶不仅是为了解渴,还是民众对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追求,也就是当下的品茶。中国古人品茶,一般要仔细品鉴茶的颜色与味道,静下心来感悟茶文化,以诉求心理与精神层面的慰藉。西方茶文化是基于英国茶文化而发展起来的,以英国茶文化为视角分析,英国人普爱喝茶,比如闻名于世界的维多利亚下午茶,英国人喝茶过程中喜欢加入一些辅料,如加糖、牛奶等,然后才饮用[3]。此外,英国人经常利用下午茶时间举行茶会,目的是放松身心,随后发展成英国一种特殊的社会交流形式。

2 当下中国“茶”语言翻译面临的问题

2.1 “茶”语言翻译标准缺失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语言内涵深厚。以茶叶名称为例,中国茶叶的名称基本是根据茶叶的生产地而命名,但是因中国茶叶种类众多,且产地广,导致中国茶叶名称翻译十分混乱。当下,中国茶叶名称依照制作方法与发酵程度,可分成绿茶、黑茶以及红茶等;基于茶叶产地的不同,绿茶可以分成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及安徽六安瓜片等。此外,同一产地还能分成多种茶叶系列[4]。由于中国茶叶种类纷繁复杂,许多茶叶名称翻译时都存在不规范性问题,比如铁观音就翻译成多种译名。“茶”语言翻译标准的缺失,直接影响外国友人对中国茶文化的解读,不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际,同时也制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2.2 不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

“茶”语言翻译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弘扬。但是受中西方文化起源、发展、风俗等因素的影响,“茶”语言翻译的不精确,限制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基于此,译者必须尊重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精确的翻译“茶”语言,读者才能更深刻的了解与理解中国茶文化。而“茶”语言实际翻译情况是大多“茶”语言翻译不精确,甚至与原文脱离。主要原因就是译者没有考虑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如龙井翻译成“Dragon Well”,龙是中华民族高贵与权力的代表,也是民族的图腾,但是在英国龙却被看作是一种邪恶动物,象征着残暴,如果龙井翻译成“Dragon Well”,必然会造成英国的误解,因此龙井翻译成“Dragon Well”是不精确的,也不利于英国人理解中国茶文化。

2.3 翻译技巧与方法把握不准

当下,中国许多“茶”语言翻译都应用音译法,此种方式就是根据拼音进行翻译,简化了“茶”语言翻译难度,可是受中西方文化不同的影响,且大多西方人对于中国文化也不是很了解,因此对中国“茶”语言的理解也就比较肤浅,特别是茶文化中的专业术语以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读者是难以有深刻的理解,甚至可能造成误解。例如中国茶分为生茶与熟茶,以字面意思翻译不利于读者了解两者的含义与区别;竹叶青茶,此种茶是应为茶叶冲泡后的形状与竹叶相似,因而取名竹叶青,译者如果从字面翻译的话容易让读者理解成是用竹叶制作的茶;再如“人走茶凉”,如果仅根据字面翻译,读者是无法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淡。因此,“茶”语言翻译需要译者有效把握翻译技巧与方法,这样才能精确翻译茶文化,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3 基于中西方茶文化视阈下“茶”语言翻译方法

3.1 制定统一翻译标准

“茶”语言翻译的根本目的就是宣传与推广中国茶文化,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而茶名称翻译是“茶”语言翻译的重要内容之一,茶叶的推广能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茶叶,进而理解中国茶文化。基于此,中国茶名翻译过程中要彰显鲜明特点,译名要易于记忆且不失优雅,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使其热衷于中国茶文化学习。但是由于中国茶名种类繁多,许多茶名缺少识别性,造成读者解读中国“茶”语言时容易产生误解。此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中国茶叶名称翻译缺乏统一标准,茶叶的译名无法展现中国茶叶特色。所以需要制定统一的翻译标准,以加深外国友人对中国“茶”语言的理解。首先,茶名称要展开细分。如绿茶细分成粉末绿茶、原型绿茶、圆珠绿茶以及银针绿茶等;乌龙茶细分成白茶乌龙、熟茶乌龙以及白毫乌龙等。其次,茶译名要具有中国特色元素[5]。茶名翻译时译者要分析茶名时代背景与风俗习惯等,使茶译名更精确,从而吸引外国友人的目光,实现中国茶文化的渗透。

3.2 有效把握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译者翻译中国“茶”语言时,需要深度把握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形成是许多因素融合而产生的,例如民俗民风、文学艺术、思维模式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古人注重“天人合一”,而中国茶文化也展现出“天人合一”思想,极具中国特色元素,例如中国茶文化中的茶盏分为盖、碗、拖,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直接展现。然而西方人侧重人与自然的区别,更关注“主客之分”,西方人认为大自然的主宰者是人类,而且试图应用科学技术征服大自然。因此,中国茶文化翻译时译者必须要深度把握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要选择复合受众方语言习惯的词语,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吻合。例如汉语中的“茶”字与英语中的“tea”在概念、意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英语中的“tea”将意义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可以指茶叶、茶会与茶点等。如汉语中的“黑茶”翻译成英语是“Dark Tea”,但是英语“dark”的意思是忧郁、无知,甚至略带“阴暗”。因此如若把黑茶直接翻译成“Dark Tea”,那么英国人必然会产生误解,不利于中西方文化交流。黑茶作为中国特色茶叶品种,译者翻译时要选择音译法进行翻译,比如把黑茶翻译成“hei cha”。

3.3 合理应用茶文化翻译技巧与方法

地域环境、民俗习性、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茶文化也展现出差异性。依照不同的茶文化背景与文化特点等,中国茶文化翻译时译者不仅要留有原文本特点,还应综合分析外国友人的文化习性与思维模式,以有效避免读者出现误解[6]。当下,中国茶文化翻译过程中应用的翻译技巧与方法多种多样,例如翻译时可应用直译方法、音译方法以及意译方法等,中国茶文化翻译时无论选择哪种翻译方法,都必须结合原文本内涵与意义进行精确翻译,这样读者才能了解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理解更深刻,实现中西方文化的有机交流。首先,直译方法。一般原文本语言与目的语受众间文化差异较小时应用直译翻译方法。当前中国茶文化中茶叶译名基本选择直译方法,以武夷岩茶为例,其翻译为“rock tea”,而“rock”一词能展现武夷岩茶特有的花香韵味,同时英语中“rock”一词具有动感与振奋之意。翻译采用直译方法是也可辅以注释方法,从而能保留原文本风内涵与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展现受目的语受众国家的传统文化特点,中国茶文化翻译时应用直译方法可以深化原作精髓。以文言语句加直译为例,在茶品质特性的介绍文本中引用一些文言语句,能够承载特定的中国文化特色和语言内涵。其次,音译方法。其是以源语言的发音作为根基,从目的语中探寻与之相近的发音翻译,此种翻译方法一般应用于典型的中国茶文化语言翻译方面,翻译时对“茶”语言要求是简单、单一,例如中国茶名称“径山”与“乌龙”等,其中茶名和地名慢慢成为历史名词,且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实现源语中独树一帜。因此,在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有效保留原文本意义,合理应用音译方法展开翻译,从而充分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和习俗,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例如西湖龙井翻译成“xi hu long jing tea”,六安瓜片翻译成“LuanGuapian tea”,此种是加入地名与茶品种的音译翻译方法,许多外国友人对其了解比较多,也渐渐接受此种译名方法。最后,意译方法。因为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且文化背景与民俗民风以及认知方式等也各有所别,对此中国茶文化翻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量,以实现意译方法与茶文化内涵、意义的同等。介于中西方人的认知模式与语境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会违背交际意图,译者需要对具体语境进行适当的翻译原来的语言适当的调整以改变,让中国茶文化与目标语言的语境更相符。例如以安溪铁观音意译翻译为例,因为国内外对铁观音的关注度比较高,且对铁观音茶文化了解较为中分,铁观音的翻译可以使人茶与佛相联系,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基于此,意义翻译方法不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茶文化,也让外国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实现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

4 结语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容纳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随着文化的全球性发展,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推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但是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译者应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效把握茶文化翻译技巧与方法,并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与民风民俗等精确的翻译,以让读者深入理解中国茶文化,感悟中国茶文化内涵,从而实现中国茶文化的有效传播与发展。

[1]倪坤鹏.基于文化全球化视角的我国传统茶文化典籍翻译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7(6):267-268.

[2]王翠英,顾宝山,宋梦宇.中国传统茶品英文名翻译对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J].福建茶叶,2017(7):44-45.

[3]刘性峰,李梦欣,王宏.《茶经》整体翻译策略研究——以姜欣、姜怡英译《茶经》为例[J].外文研究,2017(1):88-93+109-110.

[4]闫怡恂,徐明玉.文化传播中的译者选择与读者接受——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学术研讨会述论 [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7(3):152-156.

[5]葛艳梅.论中国古茶诗及其英译的诗学象似性审美表征[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65-70+77.

[6]杨俊惠,曹文波.浅析英语在中国茶产业对外交流与贸易中的作用[J].海外英语,2014(8):128-129.

猜你喜欢
绿茶译者茶文化
THE PRICE OF BEAUTY
The Price of Beauty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