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天目湖地区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茶土壤养分的影响

2018-01-19 03:10堵燕钰王国庆殷雪琰张宇翟云忠王洁琼
现代园艺 2017年9期
关键词:溧阳白茶土壤养分

堵燕钰 王国庆 殷雪琰 张宇 翟云忠 王洁琼

摘要:施肥影响土壤pH和养分。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常州市溧阳天日湖地区白茶茶园不同施肥处理(A:油菜饼+羊粪;B:油菜饼+鸡粪;C:油菜饼+鸡粪+复合肥;D:复合肥+尿素)对茶园土壤pH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施化肥还是有机肥,施肥都引起土壤pH下降,复合肥+尿素处理使pH下降最小;施肥对土壤养分都有提升作用,油菜饼+羊粪处理最适合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复合肥+尿素处理最适合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提高,油菜饼+鸡粪+复合肥处理最适合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

关键词:施肥;溧阳;白茶;土壤养分

近年来,溧阳白茶作为常州市溧阳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迅速。2016年茶园面积达4667hm2,茶叶已成为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同时,茶园施肥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影响了茶农经济效益,制约溧阳白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越来越受到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及茶农们的重视。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立地之本,是茶树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的最基本条件。茶园土壤中的pH和养分又是决定茶树生长优劣的关键因素。施肥是影响土壤养分库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溧阳天目湖地区白茶种植区内进行不同施肥处理试验,旨在摸清溧阳天目湖地区茶园土壤肥力基本状况,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茶园pH和养分影响,为保持和改善溧阳天目湖地区白茶生产基地的养分管理、生态环境和耕地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选择

试验于2015~2016年在溧阳市天目湖白茶种植区(119°45′E,31°09′N)进行。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雨水充沛,冬季低温气候干燥,年平均日照时数1933h,年平均气温17.5℃,无霜期年平均180d,年平均降水量1149.7mm,土壤类型为红壤和黄棕壤类型。

1.2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品种与肥料:供试茶树品种为10年生安吉白叶一号白茶。供试肥料为油菜饼、羊粪、鸡粪、复合肥(N:P:K=15%:15%:15%)。羊粪、鸡粪经堆腐充分发酵后施用,复合肥和尿素为正常市售肥料。

1.3试验方法

1.3.1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安排3行茶树(以中间一行为观察行,每个间隔不少于10m)。施肥方式为人工沟施覆土,基肥和追肥都使用人工行间开沟施,施基肥(有机肥)沟深约15~20cm×宽约30cm,追肥沟深约10cm×宽20cm。具体施肥方式见表1。

1.3.2样品采集与测定。土壤基础样在2015年6月底施肥前采集,土壤试验样于2016年4月茶叶采摘结束后采集,每个处理按S形布局随机取样,土壤取样深度分为0~20cm、20~40cm 2层,将同一处理相同土层的土壤样品混匀,风干后过筛。土壤pH按照NY/T1377-2007标准测定,有机质按照NY/T 1121.6-2006标准测定,全氮按照NYR53-1987标准测定,有效磷按照LY/T 1232-2015标准测定,速效钾按照LY/T1234—2015标准测定。

1.3.3茶园土壤养分评价标准。结合农业部茶叶产地环境标准NY/T853-2004《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中茶园土壤的肥力分级标准,韩文炎等和梁远发等提出的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养分评价指标,见表2。

1.3.4数据处理。采用Excel2010和SPSS18.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pH的影响

茶树是喜酸植物,其生长适宜的pH值为4.0~6.5,最适pH值为4.5~6.0,pH值低于3.5或高于6.5,茶树生长不好。从表3看出,各试验小区施肥前和施肥后pH值均在4.5~6.0之间,适合茶树的生长。施肥前,各施肥处理0~20cm土层pH值均比20-40cm土层略小;施肥后,A、B、C、D 4个施肥处理0-20cm土层pH值比施肥前分别降低了9.15%、4.35%、4.23%、1.70%;20~40cm土层pH值比施肥前分别降低了28.91%、2.58%、17.90%、0.00%,说明不管施有机肥还是化肥,都造成试验地块土壤pH值降低,A处理使试验地块pH值降低最大,D处理使试验地块pH值降低最小。施肥后,各处理0~20cm土层pH值均达到高产优质茶园土壤要求,20~40cm土层pH除D处理外,其余也都达到高产优质茶园土壤水平。

2.2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2.1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生活和茶树多种营养元素的基础,是反映土壤熟化度和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有机质还是茶树所需要的氮、磷、钾和其他无机元素的供给源,具有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物质转化的功能,因此土壤有机质的多少与茶叶产量关系十分密切。由图1看出,施肥前后,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处于相对较高水平,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均高于I级土壤肥力有机质标准。施肥后,各处理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均高于高产优质土壤水平,A、B、C、D 4个施肥处理0-20cm土层比施肥前分别提高了67.1%、52.4%、43.7%、33.3%,20-40cm土层比施肥前分别提高了67.4%、48.8%、39.0%、37.7%,0~20cm、20-40cm土层各处理有机质含量提高趋势一致;A处理有机质含量提高最多,B处理次之,说明合理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

2.2.2土壤全氮。氮素作为一切生命体构成的重要元素,也是茶樹生长所需的三要素之一,氮素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和原生质的重要组成,土壤中氮含量影响茶树生长过程,对茶叶产量和品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由图2看出,试验地块土壤全氮含量在施肥前后均处于较高水平,基本都达到甚至远超过高产优质茶园土壤水平;施肥后各处理0~20cm土层全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范围是1.496~3.000g/kg;20~40cm土层含量提高0.29~1.894g/kg,施化肥处理提高全氮含量最多。

2.2.3土壤有效磷。磷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土壤有效磷对茶树幼苗生长、根系分枝、根系的吸收能力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由图3看出,试验地块有效磷含量均明显高于高产优质茶园土壤水平,施肥后各处理0~20cm、20~40cm土层有效磷含量比施肥前有不同程度提高,D处理提高幅度最大,0~20cm、20~40cm土层分别提高了52.0%、23.0%,C处理次之,提高22.5%、13.8%,A处理最小,提高8.5%、0%,施化肥提高有效磷含量效果高于施有机肥,可能是因为磷肥在土壤中易被固定为难利用态,移动性小,作物对磷的当季利用率只有10%-25%,所以施肥后大量磷在土壤中累积。而有机肥中的磷主要以有机态存在,在土壤中分布更广泛,更易被利用。

2.2.4土壤速效钾。钾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不仅能促进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提高茶树的抗逆性,还能改善茶叶香气。土壤钾素的营养水平主要取决于土壤速效钾的含量,速效钾含量是评价土壤钾素水平和预测茶树施钾反应的一个有效指标。由图4看出,施肥后各处理0~20cm土层速效钾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46.7%、14.9%、63.9%、39.1%,20~40cm土层速效钾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32.2%、5.1%、54.4%、35.6%,C处理使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最多,说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可能是由于有机肥增强土壤活性促进了土壤非交换性钾转化为交换性钾,同时钾肥的重要补充使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明显。

3结论

溧阳天目湖地区茶园土壤肥力水平优良,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主要养分指标基本达到高产优质茶园土壤水平,有些甚至远高于高产优质茶园土壤水平。本文采用的四种施肥处理结果显示,无论施化肥还是有机肥,施肥都引起土壤pH下降,复合肥+尿素处理使pH下降最小;施肥对土壤养分都有提升作用,油菜饼+羊粪处理最适合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复合肥+尿素处理最适合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提高,油菜饼+鸡粪+复合肥处理最适合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施肥引起土壤养分变化是长期动态的过程,不同施肥引起土壤养分含量进一步变化及对白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收稿:2017-07-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溧阳白茶土壤养分
绘本
溧阳有个“苏南第一方”
溧阳全域旅游:乘春日东风,澎湃前行
“防疫指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溧阳城乡融合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植株营养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广灵县平川区土壤养分变化及施肥建议
稻蟹共作模式下稻蟹产出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通川区耕地土壤养分现状与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