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奇遇》:中国风动画在4D影视领域的探索

2018-01-19 11:55张文正
大学生 2018年12期
关键词:奇遇工笔荷塘

张文正

民族特色动画一直是中国动画学派重点探索的研究方向,其中,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水墨风格以及工笔重彩风格成为了众多创作者探索实验的重点。

结合中国传统水墨和工笔重彩风格,用于4D影院播放的三维动画短片《荷塘奇遇》是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与永乐数码联合承办的“4D数字电影短片”课题项目。

美术艺术短片《荷塘奇遇》全片约十分钟,围绕一条小红鲤鱼展开故事:小红鲤鱼与其它鱼一起从箱子被倒入了河中,它们在河流里游来游去。突然,一个鱼钩冲入水中,小鲤鱼被困在了孩童放下的渔网中。之后短片围绕生存在一片荷塘中的各类生物,在一年四季中产生的互动,反映自然万物生生不息,在四季轮回中和谐生存的状态。

与着眼于完善表现形式的艺术短片不同,《荷塘奇遇》所探索的并非是对中国风这一艺术形态的单纯表达,而是如何将中国风融入现代的4D影视,从全新的领域向观众呈现我们的民族特色。

4D影视是从传统的3D影视基础上发展而来,通过观影过程中控制放映系统、特效座椅、音效等设备,使观众得以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全方位的身临其境的感受。

《荷塘奇遇》中,4D特技座椅会随镜头摇动,配合根据影片内容设置对应的环境特效,如开头春雨部分设计了雨滴、微风以及泥土潮湿气味喷雾等环境特效,在触觉和嗅觉上进一步提升观众的代入感。立体眼镜从视觉上增强影片穿梭飞翔动作的冲击性,数字环绕音响系统精细地播放水声、风声等环境音,带来更为真实的听觉感受。与中国风艺术短片一贯的风格两相径庭,在这个领域开拓中国风表现形式,无疑是独特的、富有创新意义的挑战。

《荷塘奇遇》制作團队由新媒体技术方向、电脑动画方向以及游戏方向的学生组成,制作时在各个领域上对中国风与4D表现形式的融合进行了实验。

如何让中国风与4D表现形式更好地融合?画面美术上,水墨重写意,工笔重刻画。在镜头灵活变动的《荷塘奇遇》中,片中体态较小的角色若使用水墨风格,在放大的4D荧幕上会显得细节不足,模型粗糙。因此《荷塘奇遇》尝试将水墨与工笔重彩结合起来,动植物,如蜻蜓、荷叶等,在造型设计、建模上偏重工笔重彩风格,着重刻画。场景,如远山、亭台楼阁等,则偏向易于创造出写意的纵深感的水墨风格。这两种美术风格巧妙地结合起来,达成了既富有细节又写意的效果,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可以同时感受水墨及工笔重彩两种传统经典艺术。

《荷塘奇遇》定位为美术艺术短片,是学院派动画人与上海某影院合作,对中国风动画在4D影视领域的一次全新探索,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

猜你喜欢
奇遇工笔荷塘
小荷塘
热闹的荷塘
祷过山奇遇
荷塘
狐说——祷过山奇遇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花开的声音
我与猫的午后奇遇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荷塘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