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胃镜综合治疗胃石症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

2018-01-20 02:12高象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6期
关键词:碳酸氢钠山楂复查

高象民

胃石症是指经口摄入的某种食物、药物或异物在胃内正常或异常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不可吸收的石性团块状物, 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腹胀、腹痛、上腹不适等为胃石症常见表现, 病情严重时可见胃肠梗阻和胃溃疡发生。随着科技及医学发展, 内镜诊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 微创、出血少、痛苦少、恢复速度快等为其优点, 越来越得到患者与医师青睐[1,2]。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采用电子胃镜综合治疗的84例胃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更加细致地了解治疗效果, 以期为后期工作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电子胃镜综合治疗的胃石症患者84例, 其中男47例, 女37例;年龄23~73岁, 平均年龄(46.32±8.90)岁;其中13例存在胃炎、9例有胃溃疡病史, 其余患者无病史, 但发病前2 d~1个月内食用过山楂、黑枣、柿子等;病程1~15 d, 平均病程(6.77±2.75)d。

1. 2 治疗方法 术前嘱咐患者大量饮水, 最好食用流质饮食, 待其腹痛腹胀症状减轻或消失后摄入半流质饮食, 期间需要严格禁止水果、蔬菜和果汁、蔬菜汁的摄入, 禁食酸性食物。①对于恶心、呕吐不明显的患者, 采用奥美拉唑(湖北昌明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74104)、西沙必利(山西三晋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0281)、碳酸氢钠(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0952)治疗, 用法用量:奥美拉唑口服, 20 mg/次, 2次/d;西沙必利口服, 10 mg/次,3次/d;5%碳酸氢钠口服, 50 ml/次, 3次/d。②对于恶心呕吐症状严重、进食少的患者, 口服上述规格的碳酸氢钠,并给予患者补液, 同时在补液中加入40 mg的奥美拉唑, 静脉滴注, 2次/d;采用胃复安(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147)治疗, 口服, 10 mg/次, 2次/d, 待症状减轻至不明显后口服中药进行治疗。给药治疗持续1周后行胃镜复查, 若结果显示胃部仍存在胃石, 应用活检钳或者异物钳进行夹除, 在胃镜下将5%碳酸氢钠溶液注入到胃石不光滑侧面, 然后再次进行夹除, 持续性反复操作, 行多点多次注入[3], 碳酸氢钠总注射量约为200 ml, 3 d后进行胃镜复查, 若存在胃石则重复治疗。若患者年龄较大, 症状在用药后改善明显, 可适当延长药物治疗与上腹体外按摩时间, 以利于胃石破裂, 而后行腹部超声复查, 以了解胃石破碎情况,再进行胃镜复查验证。

1. 3 观察指标 观察84例患者的症状变化情况、碎石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11例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胃石消失;剩余73例患者行胃镜复查时显示胃石破碎成小块且质地较治疗前软,患者食管炎、胃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胃溃疡已进入愈合期甚至是瘢痕期, 对持续胃镜治疗有良好耐受性。药物治疗后, 51例患者行1次胃镜下治疗后胃石消失, 22例患者行2次胃镜下治疗后胃石消失。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或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电子胃镜全称医用电子内窥镜, 由内镜、电视监视器、视频处理器3个部分组成。电子胃镜依托其成像的高清晰度、计算机处理的精确度及三维显像技术, 能够准确地对局部黏膜的血色素含量、温度及血流情况等进行测定[4]。目前, 临床上应用的电子胃镜多为第三代电子胃镜, 精确度较前代产品大大提升。胃石指由某些药物、食物于患者胃内集聚而产生无法消化的特殊不规则粗糙硬物或凝固块, 胃石不能或极难消化, 亦无法经消化道排出。胃石症患者均表现出程度不一的食欲下降, 并存在上腹胀痛, 进食后胀痛症状加重。胃镜检查发现胃石直径在2~11 cm, 形状不规则, 表面粗糙, 呈棕褐色、黄色、黑色。我国临床上常见胃石大部分是植物性胃石, 主要致病因素是山楂、黑枣、柿子大量空腹食用。山楂中含有大量果胶, 在适宜胃酸环境下极易出现胶凝,进而凝结为胃石。患者多在空腹食用山楂后饮酒、饮茶, 使得胃酸酸度增高而引发山楂胃石[5]。大量空腹食用柿子是最为常见的胃石形成原因, 鞣酸大量存在于柿子中, 进食后易与胃酸作用产生难溶于水的沉淀物, 再与食物残渣、果胶等形成凝块, 凝块之间可相互凝聚生成更大的胃石, 导致其无法从幽门排出[6]。目前胃石症的电子胃镜下治疗较为常见, 主要治疗方案包括胃镜下应用活检钳、圈套器、高频电切刀、外科剪刀等器具直接粉碎胃石, 应用高频电热活检钳、骨钻等对胃石外壳进行破坏或直接应用激光或(和)钬激光直接完成胃石的引爆粉碎, 但有些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治疗费用过高[7-10]。作者认为, 电子胃镜综合治疗是目前疗效与成本较为均衡的胃石症治疗方法, 首先以胃肠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碳酸氢钠等药物进行治疗, 效果不明显患者再在电子胃镜下钳夹胃石, 同时予以碳酸氢钠行多点注入, 全程可在电子胃镜下观察, 疗效明显, 患者可耐受。本次研究中,11例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胃石消失;剩余73例患者行胃镜复查时显示胃石破碎成小块且质地较治疗前软, 患者食管炎、胃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胃溃疡已进入愈合期甚至是瘢痕期, 对持续胃镜治疗有良好耐受性。药物治疗后,51例患者行1次胃镜下治疗后胃石消失, 22例患者行2次胃镜下治疗后胃石消失。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或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 对胃石症患者开展电子胃镜综合治疗的效果确切, 安全性高, 治疗时间短, 患者痛苦小, 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碳酸氢钠山楂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La acerola: el fruto de un amor romántico
排水法与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法收集二氧化碳实验比较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山楂花
勘 误
闻喜植保站:查治山楂叶螨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