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辅民应用温中化湿法治疗寒湿性皮肤病经验

2018-01-20 15:31王璐瑜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5期
关键词:王老皮肤病气血

王璐瑜,王 辉

(1.山东省海阳市人民医院,山东 烟台265100;2.山东省海阳市中医医院,山东 烟台 265100)

王辅民为主任中医师,是烟台市名中医、烟台市劳动模范,行医50余载,善用仲景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以药简效宏享誉医界。王老遵中而不轻西,可谓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笔者多年来有幸聆听教诲,侍诊于左右,获益颇丰。因烟台地处沿海,皮肤病较常见,现仅将王老应用温中化湿法治疗寒湿性皮肤病的独到经验加以总结。

1 日光性皮炎

患者,男,46岁,2012年5月12日初诊。患者面部皮肤及颈后部皮肤肿胀、紫晦,满布结痂渗出,奇痒难忍,日晒后更重,用多种外用药膏皆无效验,病情加重,久久不愈,颇为痛苦。遂来王老门诊诊治,视之形体瘦弱,脉沉紧而有力,舌淡而青,水滑,苔白而滑润满布。西医诊断为日光性皮炎;中医诊断为浸润疮,辨证属脾肾阳虚,寒湿不化,气血不充,容颜失荣。治以温中益阳法。处方:去胆附子(先煎)30 g,甘草片6 g,干姜6 g,白术15 g,人参片10 g,茯苓15 g,砂仁5 g(后下),白豆蔻5 g,藿香10 g,佩兰10 g,12剂。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2012年5月26日二诊:皮肤暗红已明显好转,瘙痒减轻,渗出减少,脉舌如前,上方再服12剂。2012年6月12日三诊:皮肤瘙痒愈,无渗出,结痂脱净,瘙痒已止,皮色变浅,效不更方,再进12剂。2012年7月15日,电话随诊,红肿、痒、渗出皆愈。

按语:本病为顽固性难愈性皮肤病,以皮肤潮红或者暗红、肿胀、瘙痒、大片的渗出结痂为特点,有明显的季节性,每于日晒后加重,影响室外活动和劳作。王老认为该病外热内寒,其根本在脾胃阳虚,甚至阴寒内盛,荣卫之气不足,不耐外邪伤害,日光虽为阳邪,而因内寒阻隔,只伤皮肤而已。面部皮肤之华在于气血之充盛,而气血源于脾胃化生,脾胃虚寒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颜面不荣,即不耐外邪之炽灼,胃气虚则浊气不降而为湿为痒,因此患者多具有上腹部不适,嗳气反酸,腹中胀闷,便溏,脉弦沉紧或迟缓。本病患者舌质多淡而水嫩,白苔多津,甚至舌淡而青,青为寒凝,多属寒积痼冷,多津则为内湿不化。王老治疗时取仲景方理中汤合四逆汤温少阴命火以助脾胃之阳,二方合用,温中补阳,相得益彰,温而不燥,补阳而守中;再加砂仁、白豆蔻,温胃而化浊,加藿香、佩兰既能化浊又能升清,面部荣养则肿消痒止湿化。本案患者虽然症状表现在皮肤上,其他症状不显著,但舌淡而青,水滑,白苔而滑润满布,明显为寒湿不化;脉沉紧有力,亦为寒湿郁阻于里。颈后部皮肤为督脉所行,舌脉相符,属脾肾阳虚,寒湿不化。以温中益阳法后,阳气复,寒湿化,效果显著。

2 湿疹及鹅掌风

患者,男,42岁,2013年5月28日初诊。长期从事建筑工作,双手及腕上皮肤大片湿疹,以手背及指间皮肤红肿、丘疹为主,皮肤粗糙结痂,渗水浸润,已1年多。据患者回忆,其始因汗出后在工地一水坑中洗手,此后双手皮肤瘙痒,日渐加重,皮肤奇痒,夜间更重。接触水泥及灰浆后,痒不可耐,搔破出血水后可减轻,甲根上皮肤粗糙,隆起,如癣如疣。脉象沉迟有力,舌淡青而润白苔满布。诊断为湿疹,辨证为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溢于四末。治以温中助阳,化浊除湿。处方:附片30 g(先煎),甘草片6 g,干姜6 g,肉桂5 g,白术15 g,砂仁6 g(后下),白豆蔻6 g,佩兰10 g,麻黄10 g,当归15 g,16剂。每日1剂,水煎3次,2次服。2013年6月4日二诊:药尽,皮肤瘙痒、渗出、肿胀基本痊愈,结痂脱落,为巩固疗效,再予16剂。

按语:这类皮肤病主要表现在双手,也有单手者,皮肤粗糙,皮下发疱、脱皮,脱皮后皮肤娇嫩不耐刺激,奇痒难忍。如痒在皮下,辨证多以痒者为风、肿者为热、浸润者为湿为依据。《内经》亦云“诸痛痒疮,皆属于火”。多选用导赤散、黄连解毒汤或龙胆泻肝汤等清热泻火剂,罕见有效。本案患者虽然治在脾胃,温阳化湿,建中央而运四末,但患者并无明显的脾胃症状,唯一可凭者为患者之舌象淡而滑嫩,一派虚寒,水湿内停,故舍症、脉唯从舌象。因脾主四肢,而四末之皮肤其荣在中央,在脾阳之振奋,气血之充和,若用苦寒则败胃戗阳,必然是越治越重。

3 逆剥症

患者,男,11岁,2010年5月3日初诊。双手指腹之皮肤粗糙,脱皮,皮肤娇嫩,有裂纹,甲根护皮干燥如刺上卷,视之颇为难看。患者素常食欲欠佳,不喜菜蔬,卧多呓语,上课好动,不专心。西医诊断为逆剥症;中医诊断为手足逆胪,辨证为脾虚,气血不荣。处方:党参片10 g,附片10 g(先煎),甘草片5 g,干姜5 g,生黄芪20 g,当归10 g,桂枝6 g,防风5 g,6剂。每日1剂,2次煎服。2010年11月3日二诊:因外感求治,指端皮肤已正常,睡眠时有呓语,食欲消化好转,体重明显增加。上方加焦三仙各6 g,紫苏叶6 g,荆芥6 g,再服用6剂。

按语:中医称本病为手足逆胪,俗称为“螳螂皮”,是一种以手足指甲根处皮肤倒卷撕裂为特征的皮肤病。此病以儿童及女性为多,多有脾胃气虚或饮食所伤,伴好动、用心不专、好哭闹、学习不佳。脾虚则不能静,肝木犯土,静不足,动有余,脾胃气虚,肉气不足,四末失荣,生机修复之差也。本案患儿为手部逆胪,其脾胃素虚,再加偏食,气血化生之源不足,四末失荣,久则脏腑根基动摇。在外地多以肝风内动等施治,无明显效果。王老以纳差之脾虚为着眼点,以附子理中、当归补血汤为主,温补脾胃,调气养血,稍加通达、发散之品,使补而不滞,气血通达皮部而愈。

4 顽痒症

患者,女,10岁,2007年12月2日初诊。周身皮肤瘙痒3年多,胸背、四肢皮肤粗砺如疥癣,抓痕累累,夜间皮肤瘙痒更重,多方求治,外用多种药膏,或轻或重,3年来,四方求治,病情如旧。患儿形体瘦弱,面色微黄,气色不华,毛发不柔,食欲不振,脉象细弱,舌淡而嫩。诊断为顽固性湿疹,病机为脾胃气虚,中阳不振,气血不充,肌肤失养。处方:党参片15 g,焦三仙各6 g,当归10 g,鸡内金6 g,防风5 g,白术6 g,陈皮5 g,人参片5 g,砂仁5 g(后下),柴胡5 g,附片10 g(先煎),桂枝5 g,干姜3 g,甘草片3 g,12剂。每日1剂,每日3次煎服。2007年12月15日二诊:皮肤瘙痒已愈,皮肤略粗糙,有陈旧抓痕,结痂大部分脱落,有皮色较浅的斑点,面部气色明显红润,食纳增加。

按语:该病为顽固性皮肤瘙痒,多则数年,少则数月,皮肤瘙痒、粗糙,如疥如癣,有脱屑及抓痕,越挠越痒,夜间尤剧,影响学习、休息,久治难愈,故称之为顽痒瘾疹。多为脾胃内虚,气血不容,营卫不和,风自内生,血虚风燥。治在建中,以养肌肤,若过用养血之品则滞腻脾胃,过用祛风之品则风盛燥生,耗血动血,而治以建中运脾,则温阳化浊。本案患儿皮肤瘙痒3年之久,访求医药,内外杂施,花费良多,竟然治成顽症。王老组方以四逆汤、理中汤扶阳温中,振奋脾胃,加砂仁温中化浊,柴胡、防风升清,陈皮、桂枝降浊,用药不过平平几味,12剂即愈。

5 重症聚合性囊性痤疮

患者,男,20岁,2012年7月12日初诊。因背部及颈项部大片脓包样、痤疮样皮肤病求治3年余。诊断为化脓性穿掘性毛囊炎,泛用各种抗生素,外用药膏数种,越治越重,项部、背部散布大如蚕豆、小如麦粒状脓包,成串成簇。患者形体瘦弱,面色微黄,面部散发痤疮,其母云:“孩子自幼食纳较差,食冷则便溏。”舌淡青而嫩,白苔滑润多津。辨证为脾肾阳虚,中气不足,荣卫失养,毛窍闭塞,背部痤疮,久而酿成阴疽。治以温中扶阳,益气排脓,开腠泄浊。处方:附片30 g(先煎),甘草片6 g,干姜6 g,生黄芪40 g,当归15 g,白豆蔻6 g,麻黄6 g,桂枝6 g,连翘15 g,12剂。每日1剂,2次服。此方为四逆汤合当归补血汤、麻黄汤,四逆汤以扶阳,温少阴之寒,使卫气生发有源。黄芪、当归益气养荣,又能益气排脓,桂枝、麻黄开皮肤之毛窍,又加治疮之圣药连翘,排脓散结。2012年7月24日复诊:背部疖肿及肿块已消减过半,胃纳亦佳,原方继续服用12剂。2012年8月5日三诊:项背部皮肤颜色已变浅,基本光滑,唯皮下成串的囊肿未尽消除,但按之不痛,又服用12剂。

按语: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女,以男性为多,多见于面部双颊以下、胸背部,皮肤呈多发性成串的囊性脓包及痤疮散布其间,有脓头脂水流溢,皮肤灰暗、红肿,痛痒不剧,常年不愈。西医称为穿掘性毛囊炎,主要采用抗生素及局部用药,严重者切开排脓,破坏窦道,效果不佳。王老认为痤疮类皮肤病,正如《内经》所云“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其本意是劳则气耗,久则阳虚,寒气外迫,闭塞毛窍,郁闭为痤。轻者开腠发汗,调和荣卫病自愈;素体阳虚或饮食不节而伤脾胃者,或滥用抗生素,致阳伤脾损,气血化生不足,荣卫之气皆虚者,治疗时不仅要开闭发汗,而重在助阳化气,温中散寒,芳化湿浊,病在外而本在内,故治在内。

6 结语

王老认为,皮者,人之大腑也,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因虚因实,无不关乎表皮,故治表当先安内,五脏安和,气血调达,阴平阳秘,荣卫调达,皮肤之疾自愈。同时皮肤顽疾慢症颇为常见,中医药治疗有特殊疗效,诚如古训,“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所以张景岳说“医不贵乎能愈病,而贵乎能愈难病”。很多名医大家皆谓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力,能愈难治之病,才是振兴中医的根本。故中医人当自强,而中医不传之谜是用古人之方必知古人之法,用古人之法必明中医之理,这就是中医思维,是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是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正确运用,正如马有度教授所说“中医要想疗效好,中医思维是个宝”,诚如是语。

猜你喜欢
王老皮肤病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粉彩瓷板|祝壽圖 王锡良·陆如合作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运用中药对药治疗皮肤病瘙痒症状浅析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我与王锡良的那些故事
气血不足我来看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与民谣诗词相伴的九旬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