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本周氏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18-01-20 05:37黄国贤颜绵生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区带轻链电泳

黄国贤,颜绵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起源于B细胞的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大多在50~60岁之间,40岁以下较少见,男女之比为3:2[1]。而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检测技术不断提高,MM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尽管不断有新的药物及治疗方法应用于MM的治疗中,但到目前为止MM仍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2]。

MM是由于单一株浆细胞异常增值,因而产生大量理化性质十分均一的免疫球蛋白,此蛋白称为单克隆蛋白 (monoclonal protein,M蛋白),M蛋白大多无免疫活性,所以又称副蛋白。M蛋白可以是免疫球蛋白的任何一类,也可以是κ或λ轻链中的任何一型。根据M蛋白的成分可将MM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IgG型约占50%,IgA型约占25%,IgM型约占1%,IgE型和IgD型罕见,轻链型约占 20%[3,4]。

本周氏蛋白(Bence-Jones protein,BJP)即是游离免疫球蛋白轻链,分为 κ(Kappa)、λ(Lambda)2个型别。正常个体每天产生约500mg轻链,合成的轻链除了跟重链形成完整的Ig分子外,将近40%的轻链是游离的[5],因此可以通过游离轻链(free light chain,FLC)的检测方法检测到。但是,常规的血清蛋白电泳技术(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SPE),甚至免疫固定电泳技术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由于检出低限阈值较高,采用上述检测方法一般无法检出正常人血清FLC[6]。由于B细胞发育过程中κ轻链基因重排具有优先性,所以正常人体内携带κ轻链免疫球蛋白的成熟B细胞多于携带λ轻链免疫球蛋白的成熟B细胞,此外,游离λ链较κ链更易通过二硫键形成二聚体,而后者则通常保持单体状态,且κ滤过速率比λ二聚体快将近3倍。虽然κ型轻链总量约为λ型轻链的2倍,但是最终导致血清中游离型κ/λ的比例低于 2[7]。

目前辅助MM诊断的检测技术有热沉淀法、血清蛋白电泳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SPE)技术和免疫固定电泳(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技术。SPE的基本原理是蛋白质在给定的pH条件下主要根据其所带电荷数不同将其分离,形成 5 个不同迁移率区带(Alb、α1、α2、β、γ),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成为临床上初步筛查M蛋白的首选技术。然而,SPE是一种半定量技术,其最低检测M蛋白的浓度是0.13g/L,当M蛋白不出现r区时,易被其它蛋白掩盖。IFE的基本原理是血清区带电泳与免疫沉淀反应结合的一项定性实验,血清先行区带电泳后,分别在电泳条带加上不同类型的抗体,相应的抗原将与抗体在某一区带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经漂洗和染色可清晰地显示出抗原抗体反应带。与SPE相比,IF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提高,其M蛋白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00~150mg/L[8],而且可对M蛋白进行进一步的分型,特别是在SPE电泳结果似是而非时,该技术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因此,至今IFE在鉴定M蛋白方面仍属首选的技术,尤其在鉴定含重链或重链片断的M蛋白时尚无其他技术可以替代。然而,非分泌型MM、游离轻链型MM、淀粉性样变疾病及经过治疗后的MM,由于其产生少量的M蛋白,SPE和IFE难以检测出来。而且,SPE和IFE在临床使用繁琐,尤其是IFE,不仅耗时、费力,且对设备和人员的要求较高,并且这两种方法均不是定量的方法,因此在监测病情方面无法进行量化。

近年来开发出针对轻链“隐藏区”表位(轻链通过二硫键与重链结合的恒定区表位)的检测试剂,该试剂作为抗体只与FLC结合,而不与完整的Ig上的轻链结合,因此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检测正常人 FLC 水平,敏感度达到 2~4mg/L[8,9]。 与常用的M蛋白检测方法相比,此方法检测sFLC除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外,还具有检测快速、方便、易于自动化等优点,是一种定量的检测方法,其对MM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和病情监测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其检测阈值较低,无法区分游离轻链是否为单克隆,在协助MM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而且其试剂价格昂贵,因此尚未于临床诊断广泛开展[10]。

本研究是收集尿本周氏蛋白电泳阳性的MM患者血清和尿液标本,然后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MM患者的血清和尿液总轻链 (游离κ+结合的κ或游离的λ+结合的λ)并计算κ/λ的比值,还结合免疫球蛋白定量(IgG、IgA、IgM)、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及尿液本周氏蛋白电泳的检测,探讨本周氏蛋白(游离免疫球蛋白轻链)检测在MM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例选取 33例标本均选自2013年 3月-20016年10月在我院住院尿本周氏蛋白电泳阳性的 MM 患者,年龄 36~79 岁,平均年龄 56±11.4 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文献MM诊断标准[11]。

对照标本分为两组,第一组为19例尿蛋白异常(尿白蛋白>30mg/L)的非MM病人尿标本,其中肾病综合征女性患者3例、男性患者4例,糖尿病肾病女性患者患者2例、男性患者3例,急性淋巴瘤女性患者2例、男性患者2例,SLE女性患者3例,年龄 29~78 岁,平均年龄 50.6±13.1 岁;38 例尿蛋白正常的非MM病人尿标本,女性15例,男性23 例,年龄 14~71 岁,平均年龄 49.6±13.6 岁。第二组为43例非MM病人的血清对照标本,女性18例,男性 25 例,年龄 15~85 岁,平均年龄 49.2±19.1岁。两组对照标本人群的年龄、性别等相关因素均与 33例 MM 患者相仿,无统计学差异(P>0.05)。

1.1.2 标本采集 MM患者和对照组病人于清晨空腹留取静脉血6ml,促凝管保存,标本要求无脂血、溶血,3500rm/min离心5min,吸取上层血清分别移至1个1.5ml EP管,-70℃冰箱放置备用,同时期留取患者尿液标本 (晨尿),然后移至1个1.5ml EP管,-70℃冰箱放置备用。

1.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采用法国 Sebia公司的Hydrasys全自动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包括琼脂糖凝胶,样本稀释液缓冲液,抗IgG、IgA、IgM抗体,抗IgGAM混合抗体,抗 κ、λ抗体、抗游离 κ、游离 λ抗体,酸紫液,试剂批号15048101;美国德灵公司的BN II和BN Prospec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盒,试剂批号为12258B。

1.2 方法

1.2.1 血清蛋白电泳 取患者血清10μl按要求点于Sebia配套加样梳上,经琼脂凝糖胶电泳后,烘干、染色、再褪色、烘干。然后通过光密度扫描,观察M蛋白成分的含量。

1.2.2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 取患者血清 (加在抗IgG条带的血清标本进行6倍稀释)10μl按要求点于Sebia配套加样梳上,经琼脂凝糖胶电泳后,在每份标本的6条区带依次加固定液40μl,抗IgG、IgA、IgM,抗 κ、抗 λ 试剂各 25μl,孵育 5min 以固定并沉淀蛋白。烘干、染色、再褪色、烘干,完毕后观察结果。

1.2.3 血清和尿液本周氏蛋白电泳 患者血清用(尿液不用稀释)稀释液进行4倍稀释后,取10μl稀释血清按要求点于Sebia配套加样梳上,经琼脂凝糖胶电泳后,在每份标本的6条区带依次加固定液 40μl,抗 IgGAM,抗 κ、抗 λ、抗游离 κ、抗游离λ 试剂各 25μl,孵育 5min(尿液 10min)以固定并沉淀蛋白。烘干、染色、再褪色、烘干。完毕后观察结果,如果抗IgGAM阴性,抗κ或抗λ区带阳性,且在同一位置抗游离κ或抗游离λ区带阳性,则判断本周氏蛋白电泳阳性。

1.2.4 血清总轻链(κ、λ)的测定 血清轻链测定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其抗体是通过高纯度人免疫球蛋白κ、λ轻链在兔子身上免疫反应而制备的,结合于轻链的非结合区,所测定数值包括了游离轻链值及与重链相结合的轻链数值,为总血清轻链数值。具体要求按BN-II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说明操作。

1.2.5 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测定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采用的抗体是通过高纯度人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在兔子身上免疫反应而制备。具体要求按BN-II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相关要求操作。

1.2.6 尿微量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尿微量免疫球蛋白(κ、λ、IgG、白蛋白)的测定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其采用的抗体与血免疫球蛋白测定是一致的。具体要求按BN-Prospec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相关要求操作

1.2.7 统计学分析 所得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P<0.01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3例MM患者的电泳结果

2.1.1 血清蛋白电泳的结果 血清蛋白电泳见图1,对M蛋白的判断通过二人检验结果确定,阳性率为79%。4例轻链型MM患者(见图1的6、16、23、28区带)、2例 IgA 型 (见图 1的 2、32区带)、1例IgG(见图1的21区带)的电泳区带上看不到明显的M蛋白带。电泳区带1、5、27是IgA-λ型,4、9、25 是 IgA-κ 型;电泳区带 3、7、12、15、17、18、22是 IgG-λ 型 ,8、10、11、13、14、19、24、26、29、30、31、33是 IgG-κ 型。

图1 33例MM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图谱

2.1.2 免疫固定电泳结果 33例MM患者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本周氏蛋白电泳、尿本周氏蛋白电泳结果见表1。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对轻链型的MM结果难以判段,只能怀疑可能出现游离的轻链或者应用IgE型和IgD的抗体进一步应用免疫固定电泳确诊,由于该两型罕见,目前成本昂贵。而进行血本周氏蛋白电泳结果阳性率虽然只有30%,但4例轻链型的MM阳性率为100%,由于血清样本相对干扰比尿液小,其配合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可明显有助于对常见MM病人进行确诊。

表1 33例MM患者四种电泳结果数据统计

2.2 尿蛋白定量结果 33例MM患者、19例尿蛋白异常的非MM病人(肾病病人)和38例尿蛋白正常的非MM病人的尿白蛋白、尿IgG、尿κ、尿λ的浓度、尿κ/λ的比值结果见表2和图2。与尿蛋白异常的非MM病人及尿蛋白正常的非MM病人相比较,MM病人的偏离明显,P<0.01。与尿蛋白正常的非MM病人相比较,偏离更明显,P<0.01。但是,尿蛋白异常的非MM病人κ/λ的比值与尿蛋白正常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215,不具统计学意义。

2.3 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结果 33例MM患者的血 κ、血 λ 的浓度(见表 3、图 7、8),血 κ/λ 的比值(见图9)与43例非MM患者相比较见,偏离非常明显,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见表3)。

3 讨论

MM系骨髓中恶性浆细胞过度增殖,导致血清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重链的一种疾病。正常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多克隆性质的浆细胞按一定比例合成的,因此血清中Ig及κ、λ轻链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在MM发生后,Ig合成受影响,异常增生的肿瘤细胞产生了大量的单克隆Ig及其片断。因此测定血清及尿中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在MM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2 33例MM患者、19例尿蛋白异常的非MM病人(肾病病人)和38例尿蛋白正常的非MM病人的尿白蛋白、尿IgG、尿κ、尿λ的浓度、尿κ/λ的比值结果分布

图3 血清κ轻链、λ轻链及κ/λ比值结果分布

本研究中,尿本周氏蛋白电泳阳性的33例MM患者,其SPE结果显示9%的病例M蛋白呈单株峰,其中4例轻链型MM在γ区看不到M蛋白区带,2例IgA和1例IgG在γ区可见弥散的M蛋白区带,但这7例MM患者的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结果(除1例κ轻链和1例λ轻链外)均可看到浓集、窄细、深染的M带。33例MM患者血本周氏蛋白电泳阳性率仅有30%,远远低于SPE和IFE,但血本周氏蛋白电泳也有它自身的优势,本周氏蛋白电泳每份标本共有 6 条泳道:ELP、GAM、κ、λ、游离κ、游离λ,ELP泳道相当于血清蛋白电泳,在结果判断中起对照作用,GAM泳道加入抗IgG、IgA、IgM 3种免疫球蛋白重链的混合抗血清,该泳道出现克隆带即提示3种免疫球蛋白的其中1种呈克隆增生。κ和λ泳道加入抗结合型和游离型轻链的混合抗血清,标本中只要有克隆性的轻链(与重链结合或游离于血中)存在,该泳道即出现克隆条带。游离κ和游离λ泳道加入抗游离轻链抗血清,该泳道出现克隆条带则提示标本中有单克隆游离轻链存在。因而4例轻链型MM在游离κ或游离λ泳道上可看到明显M带。在M蛋白筛查方面,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类型不同,其分子大小亦不同,因此在电场泳动的速率不同,导致单克隆成份可出现在 γ 区 (IgG、IgM 型)、α1、α2或 β 区(IgA型、轻链型),当单克隆成分不出现在γ区或其他肾病引起α2或β区升高时,SPE则有较大缺陷不能明确单克隆成份的有无,对于这种情况需要IFE进行鉴别,IFE仍然是检测M蛋白的金标准[12-14]。血本周氏蛋白电泳是在免疫固定电泳的基础上利用了抗游离κ和抗游离λ抗体检测血清中的游离轻链,因此,IFE结合血清本周氏蛋白电泳可进一步提高MM分型的阳性率。

表2 33例MM患者分别与19例尿蛋白异常的非MM病人、38例尿蛋白正常的非MM病人相比较(M±SD)

表3 33例MM患者与43例非MM患者血本周氏蛋白相比较(M±SD)

据文献报道, 尿液中 κ/λ 在 0.75~3之间可排除单克隆轻链增多,当 κ/λ<0.5 或 κ/λ>5 时可以肯定尿中单克隆轻链增多,因此测定κ与λ的浓度并计算κ/λ的比值在MM的诊断上有重大意义[15-18]。本研究中33例MM患者尿液中κ或λ的浓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及κ/λ的比值也远远偏离0.75~3范围。对照组中,尿蛋白异常的非MM病人κ/λ的比值与尿蛋白正常的非MM病人相比较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也就说尿蛋白异常的病人包括肾病病人、结缔组织病病人、淋巴瘤病人等,尿液中κ与λ的浓度会增高,但一般不会超过100mg/L,而且是按一定比例增高的,其比率维持正常。尿本周氏蛋白电泳作为MM的筛查手段,其结果的判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MM诊断的准确率。然而利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对尿液中的κ和λ定量并计算κ/λ比值,对提高临床MM诊断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外国有研究表明, 血清 κ/λ 比值采用 0.3~2.0的参考范围可早期发现低产量M蛋白的MM,还可进行疗效判断,预后监测等[9,19]。33例MM患者血清中κ或λ明显升高,κ/λ的比值远远偏离正常对照值,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血清中κ与λ的量反应的就是肿瘤的负荷关系,因此测定血清中κ与λ的浓度及κ/λ的比值可以很好地评价MM患者的体液免疫状态。

猜你喜欢
区带轻链电泳
轻链检测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评估
血红蛋白电泳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分析
辅助阳极在轻微型厢式车身电泳涂装中的应用
运用QC方法提高辽河油田重点区带评价优选质量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良里塔格组预探阶段有利区带评价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改良的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胸腺肽分子量
高糖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及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的影响
红河油田川口区带长8油层组储层隔夹层研究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及有利区带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