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取资质,须当“鲶鱼”

2018-01-20 16:26刘响林
中国汽车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浮潜鲶鱼资质

刘响林

国家期待的新能源车制造企业,不但要拥有国际化视野已掌握“三电”核心技术,还须是能引导中国汽車产业做大做强的一条“鲶鱼”,而非只知取食的胖头鱼、不知浮潜的沙丁鱼。

流出“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将暂停审批”的消息,这不是第一次了。

据彭博报道,有知情人士称“中国拟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自2016年3月起,中国政府已审批了15个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在2017年年初,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为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做好六项工作,其中第—项就是“完善政策体系”。这与知情人士爆料的“发改委希望对现有政策进行评估”,完全合拍。

在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下,行业发展突飞猛进,“跃进”的同时自然避免不了“混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或将暂停,非空穴来风。

此前,新能源汽车资质审批速度过快,已经引发热议。2016年全年,获得生产资质的企业总共才有7家。截至2017年8月24日,发改委又批复了8个新能源汽车项目。今年5个月的批复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总量。

其中,既有如河南速达,有着“黑历史”者;也有如江淮大众,打破了现行汽车产业政策者……资质审核的时间是否充足、流程是否严谨,已经广受关注。暂停,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在审批资质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在建产能也不断飙升。目前各地在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超过30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170余家。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将达到500万辆,远超国家规划200万辆的目标。

国家期待的新能源车制造企业,不但要拥有国际化视野,已掌握“三电”核心技术,还须是能引导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一条“鲶鱼”,而非只知取食的胖头鱼、不知浮潜的沙丁鱼。

对现有的政策进行评估,已经审批了15家作为样本,已经足够了。这15位入场者,5家拥有汽车供应商背景、2家为传统商用车制造企业,4家为传统乘用车生产企业、2家为中外合资车企……

已经获得资质的企业不可窃喜,资质并不是永久的。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有效期为3年。“奇瑞新能源投资项目”,发改委就明确要求在2018年12月完成所有项目的投资,否则将撤销项目许可。

不管消息是否属实,一切才是刚刚开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不过是第一次考试。毕竟,海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猜你喜欢
浮潜鲶鱼资质
2017年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备案申请名单
让鲶鱼慌起来
奇妙的浮潜之旅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
工程转包给别人出了事故我承担多少责任?
陷 阱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