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西北方音见系开口二等演变考

2018-01-20 16:51邓强
敦煌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方音敦煌

邓强

内容摘要:敦煌文献中有两类特殊的别字异文:一、见系开口二等字与见系开口三四等字互代,二、见系开口二等字与精组开口三四等字互代。它们反映出唐五代西北方音里见系开口二等字韵母产生-j介音,声母腭化,部分字声母受-j介音的影响有了进一步发展为舌面音的迹象。

关键词:敦煌;唐五代;别字异文;方音;见系开口二等

中图分类号:G256.1;B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7)06-0132-08

A Study on the Changes in the Pronunciation of Second Grade “-J” Words in Northwestern Dialects in th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DENG Qi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Kunming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14)

Abstract:There are two kinds of special ghost words (or variants of words) in Dunhuang documents: the interchanging of second grade“-j” words with the third and fourth grade words of the same pronunciation group (all pronounced with the mouth open), and second, the interchanging of second grade words of the“-j” pronunciation group with the third and fourth grade words of the“jing” group. This reflects the appearance of the medial /-j/sound in second grade words of the “-j” pronunciation group (all pronounced with the mouth open) and the palatalization of the initials of these word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se changes,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j” sound in some of these initials later tended toward even further palatalization.

Keywords:Dunhuang;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ghost words; dialect; second grade words of the “-j” pronunciation group pronounced with the mouth open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一 引 言

敦煌文獻中的别字异文是研究唐五代时期西北地区方音的宝贵材料。邵荣芬[1]最早关注并利用此类材料考察唐五代西北方音,他的《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与唐五代西北方音》一文有导夫先路之功,揭示出了唐五代时期西北方音的许多特点。从该文来看,中古以后的许多语音变化在唐五代的西北方音中就已经开始发生和发展了。此项研究彰显出别字异文在汉语语音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但邵先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敦煌文献别字异文的研究,学界呈现出沉寂状态。近年来丁治民[2]、徐朝东[3]、黎新第[4] [5] [6] [7]等发表一系列文章,利用敦煌文献中的别字异文对一些重要问题做深入细致的专题讨论,这种局面才被打破。

近40年来,敦煌学界对敦煌文献做了大量分类整理的工作,一大批新校注的敦煌文献逐步出版问世,标注出大量的别字异文,这为我们利用更多敦煌文献中的别字异文研究唐五代西北方音提供了方便。根据这些材料能够为已有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例证,在海量材料的基础上对前修时贤持不同观点的一些问题可以再作深入探讨,还可以从中揭示一些前人未曾讨论的方音特点。

二 见系开口二等字与其他类字互代

反映的语音现象

笔者对近年来新整理出版的11种敦煌文献中的别字异文作了穷尽考察。这些著作是: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年)、黄征和吴伟《敦煌愿文集》(岳麓书社,1995年)、张涌泉《敦煌小说合集》(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黄征和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敦煌写本相书校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金身佳《敦煌写本宅经葬书校注》(民族出版社,2007年)、丛春雨《敦煌中医药全书》(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年)、赵和平《敦煌表状笺启书仪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王三庆《敦煌类书》(台湾丽文文化公司,2000年)、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1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13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015年)。对于别字异文,以上多数著作在正文中打括号将其正字注出,个别著作在校注中说明。通过考察这些材料,我们发现有两类互代十分特殊:1.见系开口二等字与三四等字互代;2.见系开口二等字与精组开口三四等字互代。这两类别字异文在前修时贤的研究中少有涉及。廖名春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发现1条影母谏韵开口二等字“晏”与影母愿韵开口三等字“堰”的互代例,惜为孤例。[8]黎新第在讨论精、庄、知、章、见五组声母的关系时,列出同声母字代用例,其中有7条见系开口二等字与三四等字的互代例[7],但黎文并未论及这两类字之间的关系。因此,尚未有论著对以上两类特殊的别字异文所反映的语音现象作专门讨论。endprint

笔者不揣浅陋,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以期丰富唐五代西北方音的研究,祈请专家指正。研究方法主要参考邵荣芬的《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与唐五代西北方音》[1],只选取以上著作中注出的可能具有语音关系的别字异文。为了避免纷扰,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对于一些并不可靠的别字异文一律不取,主要包括:意义两通的别字异文、疑为涉上下文而误的别字异文、形体近似的别字异文、有疑而暂不能定其是非的别字异文。按此原则,共整理出见系开口二等字与三四等字互代20条22次,见系开口二等字与精组开口三四等字互代6条6次{1}。兹将别字异文所在原句及校勘移录如下:

(一)见系开口二等字与三四等字互代

1.以侠代暇

《阙题八首》之五:“谁家富贵百年期,但念□□□合□。莫看即木黄■下,会有明君侠(暇)闲时。”(《敦煌诗集残卷辑考》第210页)

2.以教代叫

《春女怨》:“明月偏能照动(洞)房,幽圭(闺)独卧烂(懒)吞(添)香。无端悉率(蟋蟀)惊人教(叫),半夜相思欲断肠。”(《敦煌诗集残卷辑考》第700页)

3.以咸代嫌

《五言诗》之一:“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嫌)池(迟)。明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敦煌诗集残卷辑考》第776页,引自《吐鲁番出土文书》第7册第549页)

4.以觉代脚

《九想观一卷》:“弟(第)二观,作朣朦(童蒙),骑竹马,逐游从(虫)。或聚砂来作米粜(糶),或时觉(脚)走趁方■ (旋)风。”(《敦煌诗集残卷辑考》第932页)

5.以觉代脚

《九想观一卷》:“弟(第)三观······求作乐,爱管弦,觉(脚)走贪杯趁酒泉。呼朋日日追于赏,结伴朝朝花果园。”(《敦煌诗集残卷辑考》第932页)

6.以见代间

《建窟发愿文两篇》之一:“由是山头谷地,佛刹之精丽难名;窟宇途见(间),梵室之殊嚴莫喻。”(《敦煌愿文集》第388页)

7.以姜代江

《行城文》:“又持是福,次用庄严我尚书:伏愿金刚作体,般若庄(妆)心;长为社稷之重臣,永寿姜(受江)海之贵任。”(《敦煌愿文集》第551页)

8.以贤代闲

《搜神记》:“其田章年始五岁,乃于家啼哭,唤哥哥娘娘,乃于野田悲哭不休。其时已有董仲先生来贤(闲)行,知是天女之男,又知天女欲来下界,即语小儿曰:‘恰日中时,你即向池边看,有妇人着白练裙,三个来,两个举头看你,一个低头佯不看你者即是你母也。”(《敦煌小说合集》第127页)

9.以艳代颜{1}

《维摩诘经讲经文》(五):“呈珠艳(颜)而剩逞妖容,展玉貌而更添艳丽。”(《敦煌变文校注》第885页)

10.以教代徼{2}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为众僧咨下,此日会福,之(诸)神八部龙天,尽来教(徼)福。”(《敦煌变文校注》第1024页)

11.以角代脚

《敦煌写本〈相法〉(拟)残卷校录》:“凡女人欲得细角(脚)多肉,身体欲得方直,面色欲得光白,眉目白黑分明,口小,舌方,耳色白于面,手足细长,头发细,此女宜夫利子,大富贵。”(《敦煌写本相书校录研究》第204页)

12.以贤代闲

《四邻造作及自家泥垒犯触转为福法等》:“六月贤(闲)卧。七月[在]卯,取其土,煞长女;用亥土,宜六畜。”(《敦煌写本宅经葬书校注》第185页)

13.以衔代炫{3}

《本草经集注序一·序录》:“复患今之承籍者,多恃衔(炫)名价,亦不能精心研解,虚传声美,闻风竟往。”(《敦煌中医药全书》第395页)

14.以耕代径

《新集文词教林》:“《太公家教》云:斜耕(径)败于良田,谗言败于善人。理国信谗,必害忠臣;理家信谗,必疏□□(其亲);夫妻信谗,必见生离;朋友信谗,必至死怨。”(《敦煌类书》第320页)

15.以俭代简

《籯金一部·并序》:“鱼丽、鹤翅、鸟阵、星旗、龙军、云阵、雁翼、鹅观、六军、三略、三军、九拒、九攻、东征、西征、七伐、再驾、七旬、黄公、玄女、豹略、龙韬、青丘阵、百战百胜、倒戈卧鼓、解鞍偃旗:已(以)上并先贤名将下壁收城,破敌奇谋,异策书俭(简)详之。”(《敦煌类书》第430页)

16.以叫代绞

《亡女文》:“埋玉貌于黄泉,殡红颜于灰壤。所以母思玉质,断五内而哀悲;夫忆花容,叫(绞)肝肠而寸绝。”(《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2卷第159页)

17.以更代惊

《五台山曲子六首》:“上东台,过北斗,望见浮(扶)桑,海伴(畔)龙神斗。雨雪(雹)相和更(惊)霖(林)薮,雾卷云收。”(《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2卷第354页)

18.以简代检

《启颜录》:“虢州湖城人常青奴,为[人]姓(性)痴钝,简(检)点入军,合养马官,配得一匹骓马。”(《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3卷第269页)

19.以拣代检

《诸杂人名一本》:“翟使君、索指■、暮(慕)容都衙、韩衙推、陈县令、邓作坊、张司马、阴都知、安校拣(检)……”(《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5卷第146页)

20.以竞代更

《季布诗咏一卷》:“攒星拔剑出营来,早见五星更交错。”(《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5卷第173页)

校记:更,甲本作“竞”。(《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5卷第176页)

21.以莶代咸

《诸杂记字》:“一朝火(祸)炬(起)消(萧)场(墙)内,为减(灭)莶(咸)阳不复都。”(《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9卷第111页)endprint

22.以敬代更

《韩擒虎话本》:“蛮奴拜舞谢恩,奏而言曰:‘臣愿请军,敬(更)与随(隋)驾(家)兵士交战,得胜迴过,册立大王,面南称尊,不是好事?陈王闻语,便交(教)点检在城兵士,便令交割。”(《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11卷第172页)

每对别字异文在《广韵》中的反切和音韵地位见下表{1}:

以上例证有11条属于见系开口二等字与三等字的互代,9条属于见系开口二等字与四等字的互代。黎新第通过考察《敦煌变文集》、《敦煌曲子词集》、《敦煌愿文集》和《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四种文献中的三等韵字和四等韵字的互代例,指出唐五代西北方音里“三、四等韵母相混为数最多。从声母类别看,遍及帮、端、见三系。从分布韵摄看,已见于遇、蟹、止、效、咸、深、山、臻、梗、曾诸摄,阴声、阳声、入声各韵。因而可据以推测,在当时的汉语西北方言中,三、四等韵母相混已接近完成”[5]。由于三等字与四等字在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几无分别,所以见系开口二等字与三等字互代同见系开口二等字与四等字互代实际属于相同的互代类型。

上列例证有11条属于同一韵摄中的二等字与三、四等字的互代,情况不算复杂。另有9条中互代的二等字与三、四等字属于不同韵摄。(1)江摄与宕摄:以姜代江、以角代脚、以觉代脚。周大璞研究敦煌变文用韵,指出“在变文中,江、阳、唐已经合为一部,不能分开了”[9]。罗常培研究敦煌汉藏对音,由于江摄和宕摄对音相同,也认为两摄合并了[10]31-33。因此,江摄在唐五代西北方音里主元音应与宕摄相同。(2)山摄与咸摄:以艳代颜、以衔代炫{2}、以俭代简、以简代检、以拣代检。邵荣芬在敦煌文献别字异文中发现5例山摄与咸摄互代[1]319-320。周大璞在敦煌变文用韵中也发现数例“谈添”与“寒先”通押的例子,认为其透露出-m尾变化的消息[11]。苗昱研究王梵志诗和寒山诗,也发现一些咸摄字与山摄字通押的例证,认为“-m尾向-n尾的靠拢已经露出端倪”[12]。因此,以上5條互代例中的咸摄字-m韵尾可能已演变为-n韵尾。(3)假摄与咸摄:以侠代暇。此例互代是咸摄开口四等入声字与假摄开口二等字互代。据罗常培对敦煌汉藏对音的研究,唐五代西北方音里假摄二等与咸摄二等的主元音基本都是a。[10][p31-33]黎新第通过考察《敦煌愿文集》、《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和《王梵志诗校注》发现了42条阴声韵字与入声韵字互代的例子,认为“唐五代西北方音中的入收声已趋向消失”[6]。“以侠代暇”中“侠”字的入声韵尾应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

由于同中古音系相比唐五代西北方音已经发生了若干显著变化,以上9条不同韵摄的二等字与三、四等字的互代,其实质与同摄中的二等字与三、四等字的互代相同。

以上互代共20条22次,数量不算少,且出现在十一种不同类型的敦煌文献中,当非偶然现象。据李荣《切韵音系》,中古音里三等字都有-i介音,二等字为洪音,无介音[13]。一个韵摄内部三等字与二等字主元音接近或相同,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介音的有无。那么敦煌文献中见系开口二等字与三、四等字相混的语音实质是什么呢?有两种可能:(1)见系开口三、四等字丢失-i介音,由细音变为洪音,韵母变与见系开口二等字相同或相近;(2)见系开口二等字产生-i介音,由洪音变为细音,韵母变与见系开口三、四等字相同或相近。通过对敦煌别字异文和对音的考察,我们认为见系开口二等字与三、四等字相混的语音实质应该属于后者,理由如下:

以黎新第《对几组声母在五代西北方音中表现的再探讨》[7]一文为例。该文整理出《敦煌愿文集》、《敦煌诗集残卷辑考》、《王梵志诗校注》、《敦煌社邑文书辑校》中精组三四等字与见系三四等字互代16条18次,认为精、见两系的三、四等韵字声母已经开始腭化,变为接近的舌面音声母。若见系三四等字丢失介音变为洪音,那么声母就失去了变为舌面音的条件。另外,文中列出了见系内部各声母字的代用例,其中三四等的代用共140条,三四等与一二等字的代用仅9条{1},约占总数的6%,比例很小,所以见系三四等字与一二等字还是有明确界限的。换个角度观察,如果是见组三四等字丢失介音,那么为何在大量的别字异文中罕有臻、假、宕、梗、曾、流几摄中见系开口三等字与一等字的互代呢?因为这几摄三等韵与一等韵的主要差异就是-i介音的有无。最后,敦煌汉藏对音显示唐五代的西北方音里见系的三四等字也基本保存-i(-j)介音。[10][p30-74]

因此,综合几方面来看,见系开口二等字与三、四等字相混的语音实质不太可能是后者丢失介音,而更可能是前者产生介音,变与相应的三四等韵相同。

敦煌汉藏对音中蟹、假、效、山、咸、梗、江七摄中见系开口二等字的对音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以下根据《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14]中所收18种汉藏对音资料,列出这几摄此类字对音的一些例证:

从对音来看,唐五代西北方音蟹摄、效摄、梗摄见系开口二等字主元音多为e,少数为i;假摄、山摄、咸摄多为a,少数为e。江摄多为e、a,个别为o、u。总体来看,蟹、假、效、山、咸、梗、江七摄中见系开口二等字的主元音以前元音为多。徐通锵指出:“现实方言产生i介音的条件,不管是四等韵、二等韵还是一等,韵母中的主要元音一定是前元音。”[15] “其次,如声母为见系字,由于‘前(i)与‘后(见系声母)的矛盾,也比较容易产生i介音。”[15]168唐五代西北方音二等字主元音为前元音e或a,是见系开口字滋生出-i介音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声母还可能像三四等字一样变为腭化声母kj等。上表对音中也确实有少数见系开口二等字透露出这样的信息。蟹摄字“解上”对?揿hje?揿i、“戒”对kje,梗摄字“羹”对ki?耷,江摄字“乐”对?揿gi?揿u。其中“戒”的对音kje与见母开口四等字“计”和“鸡”的对音{1}完全相同。这几条对音很直观地告诉我们在唐五代西北方音里一些见系开口二等字已经产生-i(或-j)介音,有些已与相应的三四等字韵母相同。endprint

尽管此类例子对音中没有别字异文的多,但其表现与别字异文反映的见系开口二等字与三四等字相混是一致的。别字异文中的见系开口二等字共有十六个:暇、交、绞、教、闲、间、简、颜、拣、咸、衔、耕、更、江、觉、角,全是常用字,涉及见、匣、疑三个见系声母,这些字分别属于有二等韵的假摄、效摄、山摄、咸摄、梗摄、江摄,包括祃、肴、巧、效、山、删、产、咸、衔、耕、映、江、觉等十三个二等韵。关于见系二等字-i介音的产生,徐先生还指出:“只要元音相同,i介音的产生不会‘顾此失彼,而是按照‘语音规律无例外的方式一起演变……”[15]168别字异文显示这种音变也不是只存在于个别韵摄或个别韵,而是遍及十余个韵和几乎所有存在二等韵的韵摄{2}。这说明本文的材料不是偶然的特例,它们所反映的应该是有条件、有规律的语音变化。

(二)见系开口二等字与精组开口三四等字互代

从对音的表现来看,唐五代西北方音见系开口三四等字和产生介音的二等字的介音基本上是一个半元音性质的-j{3},其声母是腭化声母,带有舌面色彩。如果声母持续受介音-j或韵母-ji的影响,那么腭化声母就很有可能进一步演变为舌面声母,使-j前的见系声母与一等的见系舌根音声母发生分化。这是-j介音对汉语音系结构调整的常见途径。那么唐五代西北方音的见系开口二等的腭化声母是否存在类似的变化呢?从本文考察的敦煌文献中的6条见系开口二等字与精组开口三四等字的互代例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兹将别字异文所在原句及校勘移录如下:

(1)以将代降

《诸山圣迹志》:“我(俄)有一寺,回住岩上,下悬崖石千余尺。有阿[育]王□真身□院。房廊屋宇三百余间,并在岩中,天将(降)雨不湿,从此更沿铁索五百尺,方至平顶。”(《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第268页)

(2)以节代皆{4}

《佛家辟谷方》:“又吃草方。白术五两、十两亦德。右件药炼蜜为丸,丸如弹子大,遇修事时,以升半水化一弹子,化尽为度。以药水湿节(皆)一升豆,炒令干为度。热更节(皆)尽药水,炒为度。此药不但年岁亦得。”(《敦煌中医药全书》第690页)

(3)以杠代匠

《诸文要集》:“[入宅]加以卜兆清居,选奇福地。召杠(匠)人以构缉,日映红梁;专工力以削成,月晖朱柱。”(《敦煌表状笺启书仪辑校》第434页)

(4)以谏代翦{5}

《破魔变》:“魔王答女曰:“近日瞿昙下雪山,道果才成断爱攀。我等门徒愿力太少,天宫快乐镇长闲。如何有计谏(翦)灭得,永劫不交(教)出世间。”(《敦煌变文校注》第547页)

(5)以项代相

《曲子名》:“十年五岁相看过,为爱木兰花一堕(朵),九天愿他觅将来,餘(移)将后远(院)深处坐。观胡(蝴)蝶千千个,由住尖(贤?)良不敢坐,傍人不乃(必)苦项(相)须(逼),恐怕春风斩断我。”(《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2卷第99页)

(6)以谏代薦{1}

《籝金》:“ [陈][仲][蕃][后][汉][人],[周][景][为][预](豫)[州][太][守],[谏](薦)[陈] [仲][蕃][为]别驾,蕃辞而不就。(《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9卷第245页)

每对别字异文在《广韵》中的反切和音韵地位见下表:

表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节”代“皆”例。节,《广韵》子结切,精母屑韵山摄开口四等入声;皆,《广韵》古谐切,见母皆韵蟹摄开口二等平声。以“节”代“皆”,看似很特殊,因为中古音里两字主元音和韵尾都不同{2}。但若考察唐五代时期的汉藏对音,就可以发现两者主元音相同。据《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14],“皆”的对音有:ke、ke?耷、ke?揿i、ke?揿i 、ke?揿u、ge?揿i、he,显示主元音为e,其他的蟹摄开口二等见系字如“阶”、“芥”、“戒”、“界”、“谐”、“偕”对音中的主元音也都是e{3}。“节”的对音共4次, 3次用tser对,1次用tsar对{4}。从对音可以得到启示,唐五代西北方音里“节”和“皆”主元音应该相同或十分接近,都是舌位靠前的元音。至于韵尾,别字异文中的阴入互代很多,黎新第结合敦煌别字异文和对音认为“唐五代汉语西北方音中的入收声已趋向消失”[6]。如此,以上互代的“节”和“皆”韵母应是相同或相近的。

根据中古音,见系为舌根音k-类声母,精组为齿头音ts-类声母,两组声母差异很大,然而根据目前学界的研究,可知唐五代西北方音里精组三四等字与见系三四等字聲母已经开始腭化,向舌面音发展。罗常培最早讨论唐五代西北方音里精见合流的问题。他指出:“这种现象在《开蒙要训》里已然有以‘从注‘澄,以‘照注‘从,以‘彻注‘清,以‘审注‘心,以‘邪注‘禅及以‘晓注‘心诸例,可见从那时候起他们就已然露了腭化的痕迹了……其中只在《大乘中宗见解》里有一个穿母的‘称字写作k‘yin,这一定因为k‘y的读音同c‘[t?揶]相近然后才会相混。从这个仅有的暗示,我们便可以推想在《大乘中宗见解》的时代见组声母的三四等也开始有腭化的趋势了。所以‘齿头音的四等跟‘牙音的三四等在唐代西北方音至多不过受了[j]化(yodicized),一定还没有到腭化(palatalized)的程度,但是从五代起已然开始有类似近代西北方音的演变了。”[10]144邵荣芬发现敦煌变文别字异文中5条精见组互代的例子,但认为大多不可靠,只有一条以“奇”代“齐”可以确认[1]。丁治民、赵金文发现《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5条精见组互代例,2条见章组互代例,认为这是唐五代西北方音精组与见系三四等字声母腭化变为舌面音的反映[2]。黎新第考察敦煌四种文献中的别字异文,共列出16条精组与见系三四等字互代的例子[7],若加上附录中补充的《敦煌小说合集》和《敦煌蒙书研究》中的7条例子,则共23条。黎先生肯定了精组与见系三四等字声母开始演变为舌面声母,主张“首先,可将三、四等韵的见组声母独立为一组,改拟舌面中音[(c]组),再将三四等韵和纯四等韵的精组声母也独立为一组,就拟为舌面前音[(t?揶]组)。然后依次将章知庄(擦)组声母拟为舌叶音[(t?蘩]组),将庄(塞擦)组声母拟为舌尖后音[(t?拶]组)。”[7]黎新第先生之所以不将三四等精组与见系声母拟为一套,其依据主要是精组三四等字与章知庄(擦)组三四等字有较多的互代,“而章知庄(擦)组声母字却罕见同见组声母字相互注音或代用”[7]。因而黎先生认为三四等的精组和见系声母只是音近而非音同。此分析和拟音是很有见地的。endprint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唐五代西北方音精组与见系三四等字声母受腭化而开始变为舌面声母的语言事实已得到学界广泛认可。再结合前文对见系开口二等字与三四等字互代的分析,本文的6条见系开口二等字与精组开口三四等字的互代例便容易理解了:既然一些见系开口二等字已产生-j介音,变与三四等字同韵母,那么在见系三四等字声母发生腭化进而变为与精组三四等相近的舌面音声母的时候,产生-j介音的原见系开口二等字声母在相同音韵条件下就会跟着见系三四等字一起变为舌面声母,于是便出现了见系开口二等字与精组开口三四等字的互代。这一互代的语音实质和精组与见系三四等字的互代是相同的。

三 结 语

清代的《圆音正考》和《李氏音鉴》明确记录了见系开口二等字的变化。万献初指出:“18世纪中期的《圆音正考》详列了含众多开口二等字在内的团音(见系细音)和尖音(精系细音),显示了全面的尖团合流读t?揶、t?揶‘、?揶。之后的《李氏音鉴》则明确地论证了尖团合流。”[16]192张鸿魁还发现明代《金瓶梅词话》中的谐音字和别字反映出见系开口二三等字与精组三四等字同音[17] 172-175。黎新第称:“这一发现十分有力地支持了北方音系见晓精系字腭化全面形成于16、17世纪的见解。”[18]195据目前的研究,明代以前鲜有反映见系开口二等字声韵变化的文献。本文材料多出自中唐至五代时期,与明清北音文献相比,敦煌文献反映出早在8—10世纪的西北方音里不少见系开口二等字就已产生了-j介音,且有部分字声母已露出了变为舌面音的痕迹。这无疑是很值得重视的汉语历史方音现象。

致谢:本文初稿承蒙刘晓南教授、杨军教授、丁治民教授、罗骥教授、徐世梁博士赐正,谨致谢忱!文中疏误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参考文献:

[1]邵荣芬.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与唐五代西北方音[J].中国语文,1963(3):193-217.

[2]丁治民,赵金文.敦煌诗中的别字异文研究——论五代西北方音的精见二系合流[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5-59.

[3]徐朝东.敦煌韵文中阴入相混现象之考察[J].语言科学,2011(4):420-427.

[4]黎新第.唐五代西北方音中的微、日二声母——敦煌写本别字异文所见[J].中文学术前沿,2011(1):14-19.

[5]黎新第.敦煌别字异文所显示的异等韵母相混现象[J].语言研究,2011(4):7-15.

[6]黎新第.入收声在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应已趋向消失——敦煌写本愿文与诗集残卷之别字异文所见[J].语言研究,2012(3):35-41.

[7]黎新第.对几组声母在五代西北方音中表现的再探讨[J].语言研究,2015(1):1-15.

[8]廖名春.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的别字异文看五至八世纪初西北方音的韵母[J].古汉语研究,1992(1):11-18.

[9]周大璞.《敦煌变文》用韵考(续一)[J].武汉大学學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28-36.

[10]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144.

[11]周大璞.《敦煌变文》用韵考(续完)[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5):37-42.

[12]苗昱.王梵志诗、寒山诗(附拾得诗)用韵比较研究[J].语言研究,2004(4):42-46.

[13]李荣.切韵音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150-151.

[14]周季文,谢后芳.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5]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8.

[16]万献初.见系开口二等向“尖团合流”演化的进程[A],中国音韵学[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92.

[17]张鸿魁.《金瓶梅》语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96:172-175.

[18]黎新第.见精组声母合流应已见于明清以前的方言口语[C]//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中国音韵学——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南京研讨会论文集·2006.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95.endprint

猜你喜欢
方音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之行
渠县方言本字考
李渔古体诗用韵研究
亮丽的敦煌
敦煌,跨越千年的美
绝世敦煌
两汉魏晋南北朝方音研究述略
《乡音正误》所载山西方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