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国不国产还重要吗?

2018-01-20 18:15刘志鹏
中国汽车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马斯克电动车特斯拉

刘志鹏

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的存在,对于电动车再一次在全球范围掀起的这股“浪潮”功不可没。但就中国市场而言,如今的特斯拉国产与不国产,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

有关特斯拉要“被国产”的消息,再一次挑动了国内媒体的敏感神经。有国内媒体抢先爆料称,在与中国多个地方政府“爱恨纠缠”式谈判了长达两年之久后,美国的电动车企特斯拉终于要落后上海的临港工业区。随后不断有媒体跟进报道,甚至还“有图”有真相(只是一张签约桌及两张桌牌,没有人出境)。

签约仪式遮掩

特斯拉最有可能的中方合资建厂对象是谁?对此,从上海临港集团到国盛集团,从上海电气到天汽模等,外界挨个猜了,个遍,还分析得有鼻子有眼。结果自然是,如同前几天北京“暴雨”的消息,特斯拉成功“刷屏”。

然而,就在特斯拉要“被国产”的消息持续发酵之时,上海临港、天汽模等上市公司相继对外发布了澄清公告,称本公司未与特斯拉公司进行过接触,亦未与特斯拉公司就其在中国建厂事宜有合作意向,并且未签署任何协议。

特斯拉方面也就此对外做出回应,发布了一份“耐人寻味”的公开声明:为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特斯拉正与上海市政府探讨在该地区建设工厂的可能性。正如之前所沟通,到今年年底,我们的国产化计划将会更加清晰。特斯拉—直致力于深耕中国市场。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全球各地市场,我们也不断在全球范围内评估潜在的制造工厂的选址。尽管我们预计大部分生产仍将在美国完成,但我们需要设立海外工厂以确保更多的当地消费者能负担得起我们的产品。

另据《汽车人》了解,上述广为流传的签约现场图并非子虚乌有,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日前确实签署了相关协议,但只是个意向性协议,双方在约定时间内如果没有完成相关合作事宜,则合作取消。“特斯拉还在讨价还价,争取最好条件。”一位接近相关当事方的消息源向记者透露。

至此,我们基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特斯拉想要在上海投资建厂,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也有意想引进特斯拉这一备受外界关注的外资电动车国产项目。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一,此次签约涉及的还只是特斯拉与上海市地方政府“两方”,而不是特斯拉、本地政府、中方公司合资小伙伴儿“三方”;其二,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的相关合作也还只是意向阶段,没有板上钉钉。

“钢铁侠”选择很艰难

显然,特斯拉国产不国产,短期来看,不确定性依旧很大。事实上,无论是从此次流出的签约现场图没有签约代表出镜,还是事后特斯拉发布的官方声明,都足以看出端倪。更有意思的是,素有“火星哥”兼“钢铁侠”之称的特斯拉的CEO马斯克,也于23日在其个人推特上发表感慨:生活中,没有容易的选择(In life,there are no easy choices.)。

的确,摆在马斯克面前的并非康庄大道,且越往后只会越难以抉择!

从2003算起,已经成立14年的特斯拉,虽然已经造出了市面上最好的(之一)纯电动车产品,创始人马斯克也凭借其传奇的励志故事及个人魅力,在全球范围内帮助特斯拉赢得了无数拥趸。然而,一个“骨感”的现实是,十多年来,特斯拉这家公司一直在亏钱。公开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6年,即便其全球交付量达到了76230辆,营业收入突破70亿美元,但该公司整体依旧亏损了6.7亿美元。

至今仍时常被外界提及的是,曾经在造车方面给予过特斯拉巨大帮助的戴姆勒奔驰,于两年前就沽空了特斯拉的股票,当时给出的理由是“看不到特斯拉的未来”。无独有偶,不久前的6月3日,丰田汽车也对外宣称,公司已经在2016年卖出了所持有特斯拉的全部股份。至此,从前“相爱相杀”过的两个好“基友”奔驰和丰田,纷纷与这家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撇清了关系。

前路在哪里?

除了大本营美国本土之外,中国无疑是其最为觊觎的市场。一方面,在政府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推动下,中国市场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正在蓬勃发展,继传统燃油车之后,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另一方面,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公然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给包括汽车在内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开倒车”。

一正一反,在此大的背景下,特斯拉“入华”国产以谋求长远发展,显得尤为迫在眉睫。《汽车人》记者注意到,早在两年前的2015年,为了探索进入中国国产的可能性,马斯克不远万里几次三番来华拜访中国的地方政府,寻求特斯拉国产,先后传出过“绯闻”的就包括广州、江苏,以及此次的上海。

“有的地方就是难以改变媚外的传统”,日前,正当特斯拉此番再度“被国产”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之际,国家发改委的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訪时做出了如此评论。据其透露,特斯拉在华合资项目“一时半会报不上来,更没法批”。

实际上,依据我国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任何新建新能源乘用车车企项目都必须通过包括工信部及发改委在内的层层严格审批。以去年国内非传统乘用车制造商中首家获得“生产资质”的长江EV为例,即便其工厂已经建好、产品已经下线,但在获得国家相关正式批文之前,都还无法进行量产和销售。仅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以为特斯拉国产项目一落地就能尽快买到便宜的“国行”版特斯拉的吃瓜群众,想多了!

在《汽车人》看来,如果说两年前马斯克在访华时能敲定国产一事,到还是一件挺值得期待和重要的事,毕竟彼时国内的“特斯拉”们还普遍刚刚起步,都还没“发芽”。然而时过境迁,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悉心呵护下,如今以蔚来汽车、前途汽车、威马汽车、上汽新能源等为代表的多家本土新旧造车势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品及产业链布局,均足以抵挡“外来者”特斯拉。

以兼具资金、技术、人才等各要素于一身的蔚来汽车为例,其不仅与国内的江淮汽车联手建造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工厂,还围绕电动车最核心的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技术进行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蔚来汽车的存在,就是要让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看不到未来!”在蔚来的首款走量车型ES8的发布仪式上,蔚来汽车CEO李斌如是表示。与此同时,当我们看到最快于明年即可量产的纯电动超跑前途K50、纯电动轿跑SUV荣威“光之翼”等全新的国产新能源车型时,也无疑对中国品牌的产品实力多了一份自信。

如此来看,在已经错失了两年之久的时间机遇后,即便特斯拉最终在上海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寻得了合适的中资“小伙儿”,并顺利在华投资建厂,相对“低价”的国产版特斯拉也要等到2019乃至2020年之后方可真正地量产下线。届时,在上述众多中国品牌的全新产品的夹击下,特斯拉的产品优势将大打折扣。

此外,参照中国现行的相关产业政策,如若特斯拉只是整车国产,依旧搭载的是外资厂商的动力电池(目前为松下),相应的(补贴)优惠政策没有不说,在进入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种“目录”的过程中也恐怕会遭遇“卡壳”。对于特斯拉来说,要想在中国市场走得远,整车层面的顺利国产将只是第一步,后面的“本土化”之路还道长且阻。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的存在,对于电动车再一次在全球范围掀起的这股“浪潮”功不可没。但就中国市场而言,如今的特斯拉国产与不国产,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

猜你喜欢
马斯克电动车特斯拉
马斯克的“魔鬼慈善”
马斯克入主推特引轰动
秦刚与马斯克驾车交流
电动车新贵
特斯拉:2017在华销售突破20亿美元
警用电动车
为Model 3上市 特斯拉工厂占地面积将翻番
《华尔街日报》特斯拉出货量首次环比下降
喜庆的春节
特斯拉2015年全年交付5058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