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淮:服务机械工业创新发展

2018-01-20 18:31
中国汽车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专委会机械协会

日前,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简称中机企协)七届五次理事(扩大)会,在山东省蓬莱市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孙伯淮在理事会上作工作报告.以下为会议发言。

一年来,中机企协认真落实《机械工业“十三五”企业管理发展规划建议》和七届四次理事会的工作安排,坚持服务企业、行业、政府,坚持推动管理创新,坚持创新协会工作,努力推进企业管理进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取得一定的成绩。

一是开展现代化管理示范工程工作。这是中机企协推进行业企业管理进步的主要抓手。二十多年来,我们坚持和各级行业组织共谋、共抓,不断改进和提升示范工程的审定方法,细化、量化评价标准、规范评审流程;请更多的专业领域和先进管理企业的专家领导,参与对企业的诊断评定、管理创新成果的评审;尝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多维度地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征信情况进行分析(第一次通过企业征信系统对申报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评估)。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科学、客观,对推动行业企业管理进步更有实效。

二是开展行业调研工作。协会围绕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机械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结合企业转型升级、创新管理,开展调研工作。这些企业在转型升级、结构性调整和管理创新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我们推动管理创新、服务企业提供方向和工作基础。

三是开展全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工作。作为工信部赋予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简称示范平台)”,中机企协加强与各专业协会、地方协会的工作联系和合作,服务面不断扩大,特别是利用互联网和微信息平台,服务企业数以万计,取得良好的成效,得到工信部和中小企业的认可。

四是开展行业、企业研究咨询工作。一年来,协会开展完成各类研究咨询项目10项;并根据行业发展主动开展机械工业央企改革研究;第14年发布《中国机械500强和世界机械500强研究报告》,帮助行业、企业准确定位,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完成机械工业基金会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机后服务问题研究、构建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模式研究;进行了机械行业经营管理人才现状调研,对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培养提出建议;为3家央企提供了咨询服务,包括企业发展战略、产业生态网络设计、品牌经营规划等;受地方政府委托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为区域性经济发展决策提供支撑。

五是开展交流和管理培训工作。一年来,协会交流培训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梳理秘书处和各个专委会的培训项目并加以推广;结合区域和企业的需求进行培训;根据企业管理现状组织召开水平相近企业的交流会,取得良好效果。邀请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企业和相关机构,探讨新常态下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路径,交流分享行业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以及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六是继续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职业目录清单制度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参与组织了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开展了“宝骏杯”全国第四届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和“龙岗杯”全国第四届模具工职业技能竞赛。

发挥协会平台作用,强化创新发展

一是搭建工作平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中机企协认真实践探索如何整合优势企业、企业家的力量,共同推进行业的企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本次会议调整四位企业家担任协会的领导,也是要按照协会发展的宗旨和改革目标,形成企业和企业家办会的特色。他们不仅是企业的管理者,更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有更多的企业家参与,發挥他们的引领作用,推动行业企业的管理创新,将会使中机企协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二是构建专业服务平台,发挥专委会作用。中机企协专委会是按照管理领域组建的,在各自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管理信息化专委会,完成企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工业互联网专委会加强组织建设和云平台建设。发展战略专委会为机械及相关行业企业提供了咨询和培训服务;自主开发企业对标系统。企业现代化管理专委会,组织国内中小企业到国内外知名管理企业参观交流与信息沟通等。节能节材专委会以能源重省山西为切入点进行能源集约、社会集约、企业集约三项集约内容建设。基础管理专委会开展了TWI等培训工作。工业互联网专委会秘书处所在迈迪信息技术公司,向工信部申报了全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三是规范工作启动社团标准建设。根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协会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资源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的精神,结合工信部领导的要求,中机企协启动了社团标准建设工作。

四是多种形式加大服务会员的力度。过去的一年,中机企协努力将协会办成会员之家,加大了服务会员的工作力度,为会员企业提供了一些急需的、个性化的专业服务,如,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推荐了部分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为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向国家专利局推荐企业申报专利先进单位。

2017年度重点工作

1-4月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比1-3月回落了0.5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工业(6.7%)及制造业(7.3%)4.3、3.6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机械工业增速(7.3%)3.6个百分点。重点监测的119种主要产品产量88种同比增长,占73.95%。下降的31种产品中,16种仍未摆脱上年负增长趋势,15种有同比增长转为下降。

二是对行业环境变化的理解。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所出现的增速减缓,不是简单周期性的变化,而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发展阶段,是重化工业中后期的转型。

三是对中机企协聚焦工作着力点的几点思考。从当前不同企业的情况看,我们认为,中小企业重在推进精益管理和聚焦专业;大企业、优势企业重在科技创新、合规管理、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引领行业发展,中机企协工作重点是推动构建共享的应用平台,树立标杆企业,引导和组织行业企业推广应用。

一要促进中小企业加强区域性和企业间协作;二要发挥优势企业平台和拉动作用;三要加强大企业战略对标研究;四要促进第三方平台建设。2017年,协会要做的几个重点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机械工业企业管理进步示范工程。这是推动企业管理进步的主要行业工作平台,继续坚持和行业组织、企业集团,也包括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共谋(共同规划设计)、共抓(共同开展)、共享(工作成果)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创新示范工程工作,发挥兄弟协会、地方协会整体作用,组织更多企业参与到示范工程工作中,发现、总结、推广、宣传企业管理经验模式,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和提升行业整体的企业管理水平。

二是完成工信部委托的工作。“引导机械工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项目,要求我们将管理创新经马佥、成果通过政府购卖服务的方式,结合在管理方面有突出成效的企业案例,举办3~5场现场培训交流会;开展机械工业管理创新力研究,形成行业管理对标评价指标体系;发布标杆企业评价指标值。

三是抓好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建设。继续贯彻落实《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以互联网的速度和思维,抓好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组织)建设、标准化建设、自身建设,深化机械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为机械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降本增效提供有效服务。

推进行业企业管理+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继续开展应用标准试用、推广研究工作,对已制定的四个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进一步论证,探讨有团体标准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发起成立机械工业互联应用服务平台组织(联盟),联合、发动行业协(学)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聚合更多的行业资源,共同参与应用服务平台的建设和使用。

四是推动企业战略对标和合规管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国际产能合作,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国际化管理已是大趋势。在机械行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定好位、瞄准靶、看准路越发关键,找差距、盯短板、常预警更为重要。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不仅着眼制造装备技术的提升,而且要注重企业发展理念、管理思想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建设,要懂得和运用好国际规则。

五是发挥全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作用,积极开展管理培训。中小企业数量大、涉及面广、基础和管理水平相对薄弱,是我们服务的重要方向,希望能够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平台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抓好授予地方工作站的试点工作,要从符合区域经济和行业特点出发,制定精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强跟踪服务和管理。

今年,要下力气组织对培训教程的编写工作,重点是工业互联网、企业征信大数据、E标杆企业对标系统等。重点组织好工信部委托的管理研讨培训工作,初步确定了《“经营者”管理模式与精益制造》,《智能制造与管理创新》,《文化、模式、精益相互作用实践》等三个主题。继续加大协会会刊、网站信息量,增加中小企业的信息。

六是深化协会改革加强自身建设,做好换届工作。首先要按照第三批全国性行业协会脱钩试点要求做好工作,并要积极做好协会换届准备工作。在换届筹备过程中,按要求还要召开一次常务理事会审议相关事项,希望广大会员单位和企业家、专家建言献策,参与支持协会工作。

科技創新和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我们要通过强管理,牢牢把握市场竞争主动权,通过管理创新,促进机械企业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专委会机械协会
调试机械臂
县级人大专委会运行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致力推动“六个转变” 提升新时代政协专委会工作能力
简单机械
“广厦奖”优秀评选机构名单
完善专委会机制的问题与建议
按摩机械臂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