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公共文化平台 提升技术服务能力—重庆市璧山区养殖业技术服务中心养殖书屋

2018-01-21 17:50刘源
中国畜牧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璧山书屋技术推广

重庆市璧山区养殖业技术服务中心以云服务系统建设项目为抓手,积极探索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和服务的新模式,应用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示范站和养殖书屋建设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一、主要成效

1.建成了1个高标准养殖书屋。璧山区养殖书屋面积约50平方米,设有书籍陈列区、管理区和阅览区。书籍陈列区配备书架4个,藏书2500余册;管理区和阅览区设有书桌8张,电脑3台,投影仪1台。同时,书屋还配备了LED灯、空调、饮水机、灭火器等配套设施,为读者创造了一个舒适、安全的阅读环境。

2.探索了1套规范化管理办法。一是严格遵循图书分类规则,分为专业工具书,法律法规书籍,鸡、水禽、猪、牛、羊养殖,水产养殖、其他动物养殖,综合类书籍等十大类。二是建立健全了书屋管理制度。制定《养殖书屋管理制度》《养殖书屋阅览制度》《借阅书刊违章处罚办法》,做到“借阅有程序,本本有去处”,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三是实行专人管理,职责明确。四是收集相关信息,不断完善图书种类。平时将养殖户反映的需求图书信息进行收集、归纳和分类,书屋逐步完善。

3.产生了1个正能量社会效应。一是媒体关注,群众欢迎。养殖书屋建成后受到舆论各界的关注,相继被重庆新闻联播、璧山电视台、《璧山报》报道,同时吸引许多养殖户甚至一些准备从事养殖生产的人主动到养殖书屋学习,查找相关养殖资料。二是搭建平台,服务养殖。养殖书屋的建设,为璧山区220名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把重大疫病防控、养殖技术推广、畜禽污染治理等工作融入读书活动中。养殖书屋不仅有丰富的专业书籍,也有综合类书籍,鼓励引导技术人员读好书,多读书;读专业,多实践,以先进文化塑造人,以读书活动凝聚人,以养殖技术武装人,提高基层技术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让身边的养殖户走进养殖书屋,学习交流养殖科学知识。养殖书屋搭建的“技术员-技术员”“技术员-养殖户”“养殖户-养殖户”公共文化交流平台,使养殖书屋成为传播现代畜牧业生产技术的新渠道,更好地服务养殖生产,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

4.发挥了1个产业化精准扶贫作用。精准扶贫,产业先行。建立“养殖书屋+农技人员+脱贫户”帮扶机制,以科学养殖技术学习与实地帮扶的方式,积极引导养殖户学习养殖新技术,熟练掌握养殖生产知识,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在规划、资金、项目、技术和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帮扶,依靠产业勤劳致富。

二、主要做法

1.抓住1个关键: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部门支持。成立了“基层畜牧(草原)技术推广示范站”工作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区农委、区养殖业技术服务中心、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协同开展工作,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区财政每年预算专项资金用于基层畜牧(草原)技术推广示范站信息化建设,确保信息建设所需费用。

2.营造1个氛围:做好协调组织宣传发动工作。按照“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的思路,一边强化养殖书屋建设和管理,一边做好宣传工作。养殖书屋建成后,多家媒体报道,提高了养殖书屋社会曝光度,扩大了影响力。

3.突出1个纽带:即“养殖书屋-公共文化平台”关键纽带。以养殖书屋为平台,从为基层办实事、科学健康养殖角度谋划和组织开展养殖书屋阅读活动;从打赢脱贫攻坚战角度开展贫困户帮扶活动。养殖书屋不仅是一个学习平台,更是一个向养殖户开放、璧山畜牧兽医行业互动交流的公共文化平台,让书香融入生活,让交流碰撞火花,推动璧山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提档升级,推动璧山养殖业健康绿色发展。

4.搭建1个链接:养殖书屋与“璧山畜牧兽医云平台APP”有效衔接。截至目前,区养殖业技术服务中心、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和15个畜牧兽医站的283名在岗职工,均安装使用了璧山畜牧兽医云平台APP。养殖书屋根据专业技术人员、养殖户关注点和反馈信息,不定期地将最新的动物疫病防治、养殖新技术及环保养殖设施设备信息等整合更新至璧山畜牧兽医云平台APP上,将养殖书屋与云平台有效衔接起来,让专业养殖知识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使受众更广、传播更有效率。

猜你喜欢
璧山书屋技术推广
璧山:“四城”同建 人民同享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篽箖·上野书屋
重庆市发改委批复市郊铁路璧山至铜梁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运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梦幻书屋
在这里遇见主城
重庆璧山:从公厕“革命”到资本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