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优化方式与必要性解读

2018-01-21 19:15崔雄燕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优化方式童话教学必要性

崔雄燕

【摘要】童话是最受儿童欢迎的文学样式之一,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幻想性,与儿童好奇的天性相吻合,并且对学生未来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般较为重视童话教学活动,以期充分发挥童话教育的作用,促使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良好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童话教学;小学语文;必要性;优化方式

实践研究表明,合理开展童话教学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等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为学生未来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十分有必要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童话教学的优化方式,有效提升童话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童话教学方式的必要性

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保障。童话一般是按照儿童的认识习惯和生活场景进行模拟创造的,能够清晰地传达出儿童的特殊生活感受和体验,是一种与儿童成长发育具有较高契合性的文学载体。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童话凭借着自身独特的神奇性、叙事性和儿童性等特点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师思想偏差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童话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但是童话受到的重视程度却严重不足,童话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童话教学的重视,对童话教学的重要性进行重新审视,注意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进行合理调整,进而充分发挥出童话的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思维,对学生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进行合理的培养,并借助童话的哲学阐释让学生明白深刻的人生哲理,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优化童话教学的策略

(一)减少选文修改,对童话选文进行完善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撰过程中,由于部分童话篇幅过长,为了使童话篇幅能够与教学长度相适应,编撰者往往会对童话进行适当的修改,而部分童话经过大量的删减后,原有童话意蕴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影响了学生对童话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想保障童话教学质量,促使童话教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应该在适应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在保证教学篇幅的基础上尽量保留童话的原有意味,不破坏童话的主旨和寓意,实在无法保证的,还可以适当地增加课外阅读内容,以课外教学辅助课内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童话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该对教材中的童话内容进行充分分析,并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或者在教学活动的设置过程中将需要补充的教学内容作为学生想象和联想引导的一部分,进而充分发挥出童话教学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语文学习综合素质加以培养[2]。这样,借助相对完善的童话教学内容,教师能够真正将学生带入到童话的世界中,语文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更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童话的精髓

1.借助想象教学,让学生乘着童话的翅膀翱翔

童话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童话创作者在构筑童话世界的过程中充分借用想象、拟人、联想、夸张等文学表现方式对儿童的世界进行构建,最终在受众群体面前呈现出一个寄托了创作者美好生活理想的儿童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新奇的背景、主人公奇特的经历都能够充分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让儿童沉浸其中,感受童话的乐趣和童话中蕴含的寓意和哲理。因此,在童话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借助联想和想象教学,让学生对童话所构筑的世界进行充分联想,最终体验童话世界的新奇和乐趣,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完成对童话知识的学习。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对《狼和小羊》这篇童话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想象激发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教学效果。在具体操作方面,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在童话中,狼看到小羊垂涎三尺,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那只垂涎三尺的狼,碰到了小羊,你的头脑中会想什么?如果你是小羊,你会想办法摆脱困境吗,你会怎么做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童话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既能够明确童话故事中的哲理思想,也能够对自我保护意识加以强化,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2.有感情诵读,感受童话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童话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童话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受到小学生的欢迎,并且由于童话构筑的世界中人物的情感特点与儿童的情感特点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因此儿童在适当的阅读方法激发下能够很容易走入人物的情感世界,产生与人物精神情感的共鸣,并对儿童世界产生向往之情[3]。因此,教师为了有效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话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就应该在充分把握童话故事特点和主要思想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对童话进行有感情阅读,进而激发儿童与童话世界人物的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对《一路花香》这篇童话进行学习时,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为了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童话故事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感情朗读或者分角色朗读,充分体验童话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进而提高教学效果[4]。在完成有感情朗读后,让学生阐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情感,如好水罐的自豪感、骄傲感以及坏水罐的自卑感等,然后针对挑水工发现坏水罐的价值,变废为宝,体现“一路花香”这一中心思想,让学生把握童话的哲学内涵,促使童话的教育意义得到充分激发,有效提升儿童的认知水平。

3.借助表演,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如结合《小稻秧脱险记》这篇课文,针对这篇课文情节的丰富性,教师就可以尝试创设表演教学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不知所措的小稻秧、厉害的喷雾器大夫以及蛮横的杂草等,借助趣味性表演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小稻秧脱险记》这一童话故事的趣味性和情景性,并且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学生也能够理顺童话故事情节,实现对童话故事的深入理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5]。同时,借助童话表演活动,学生在绘声绘色展示童话故事的过程中自身艺术表现能力也能够得到适当的强化,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endprint

4.精选品读,感受童话的精彩语言

例如教师在对《小露珠》一文进行讲解时,就可以针对《小露珠》中的精彩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品读。例如:“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一句中,作者使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霞光中小露珠装点出的美丽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向日葵向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一句中,借助拟人化的手法,将大家对小露珠的不舍之情充分展现出来。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童话语言的精彩,自身审美能力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培养。

(三)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童话教学效果

童话教学质量的改善与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存在紧密的联系。教师只有具有较强的执教能力,才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挖掘童話故事的内涵,增强教学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童话教学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自觉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童话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调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童话理解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

例如针对《乌鸦喝水》一课,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以故事解析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这一童话故事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促使学生掌握童话的哲学意蕴。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相对枯燥,不利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基于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入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实验教学法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根据童话故事,使用一杯水、石头、海绵、小沙粒等完成实验操作,使杯中的水面升高。这样,借助实验操作,学生在完成童话故事学习后自身实验探究能力也能够得到适当的培养,并且有助于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童话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童话教育的重视,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对童话教学进行合理优化,逐步发挥出童话教学的作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维.浅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4(11):21.

[2]胡丽芳.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3]张小伟.有效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J].电子制作,2015(08):186.

[4]王萍.利用数字资源优化语文童话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6(14):76.

[5]孙晓莉.有效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J].求知导刊,2015(21):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方式童话教学必要性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优化方式探索
信息化形势下财务会计核算的优化方式研究
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优化方式分析及阐述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