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田径课程的问题及克服刍议

2018-01-21 15:57张明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问题策略

张明

【摘要】田径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活动开展中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同时还需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文章主要分析了田径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田径课程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田径课程;问题;策略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田径课程,但是田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只有深入了解田径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具体的解决措施,才能更好地开展田径课程。

一、田径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缺乏重视

田径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存在学校缺乏重视的问题。在开展田径课程时,设施器材的数量比较少,无法满足田径课程开展的需要。在购买器材时,没有深入了解教师和学生对器材的需求,器材的购买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器材购买后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缺乏对器材的定期检查,器材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到田径课程的开展。学校缺乏重视还体现在课时数量较少。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只重视文化课的教学,体育课在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这样就使得体育课的影响力较小,制约了田径课程的开展。

(二)体育教师的素养有待提升

新时期体育教学活动中,田径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体育教师素养有待提升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并且这种差异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性别差异、身体素质差异等,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体育教师在田径课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提升训练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育教师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影响到训练的效果。其次,体育教师的文化素质水平总体不高,在学生不能及时掌握技术要领时,个别体育教师会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从而使得部分学生失去对田径课程的兴趣。再次,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职业道德,很多体育教师只是在课堂前几分钟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田径课程中对学生的指导比较少。

(三)学生对田径课程兴趣不浓厚

造成学生对田径课程兴趣不浓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自身原因方面,田径课程的运动量比较大,并且充满挑战,很多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而无法坚持下去,这样就会影响到田径课程的教学效果。外部原因方面,田径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活动中以单个田径项目为主要内容,并且课程开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而不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内容单一,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并且不符合国家的相关思想。

(四)教学考核不完善

田径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开展考核工作,通过考核工作了解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学考核工作并不完善。在进行教学考核时,主要的考核标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了解教学效果固然具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也存在弊端,考试成绩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教学情况。在考核工作开展中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对课堂建设的建议,很多学生不配合田径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实施。

二、促进田径课程开展的途径

(一)提高重视程度

要促进田径课程的开展,首先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学校在开展田径课程时需要加大投入,完善田径课程开展所需的场地以及器材。在购买器材时需要了解体育教师以及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保证购买的器材更具有针对性。不仅如此,学校还需要完善器材的管理制度,对器材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进行维修以及更换,以避免学生受伤情况的出现,保证训练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增加田径课程所占的比例,保证田径课程的课时数量,这样才能够扩大田径课程的影响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建设中。

(二)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田径课程的实施主体,在田径课程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的素养直接关系到田径课程的效果,只有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素养,才能保证田径课程的顺利开展。

第一,体育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知识的积累和补充,在田径课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率。体育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无法准确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学生积极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从而在教学活动中更具有针对性和侧重点。

第二,时代在发展,教学理念在调整,学校需要对体育教师开展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需要向体育教师传授先进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其他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将田径课程开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告知他人,寻求其他教师的帮助,从而提升自我。

第三,竞赛活动也是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竞赛活动,不仅可以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提升,还可以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

(三)激发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田径课程充满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田径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向学生普及田径运动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田径活动对自身成长的帮助作用,学生才会参与到田径课程中。在进行普及的过程中,既可以采用传统媒体的形式,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如学校可以建立公众号,在公众号上定期推送相关的文章,这样可以突破宣传活动的时空限制,增强宣传效果。

第二,需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以及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学生在田径课程中,应勇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勇敢地进行尝试,突破自我,培养优秀的品质。在田径课程中,可以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4x100m接力比赛,对竞赛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奖励,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能够增强學生对课堂的兴趣。endprint

第三,在開展田径课程的过程中要丰富教学内容。在课程开展中,需要开展多个田径项目,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四)完善教学考核

最后,在开展田径课程时,还需要完善教学考核。在对教学成果进行考核时需要采用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定量考核方面,对学生进行体测,通过体测成绩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对成绩反映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在进行体测时,需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确保体测结果的参考价值。

在定性考核方面,需要了解学生以及教师对田径课程的建议和意见,对于一些切实可行并且具有实践价值的建议应积极采纳。在了解学生的看法时,可以采用问卷法以及访谈法。问卷法主要是指教师在业余时间制作相应的问卷,并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对问卷中学生的答案进行翻阅,了解学生的评价。访谈法则是教师直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问卷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准确了解学生对田径课程的看法,但是问卷法的劣势在于工作量比较大。访谈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但是劣势在于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看法,尤其是成绩相对来说比较差的学生。因此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考核工作的合理性。

三、结束语

田径课程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很多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设立了田径课程,但是体育教学田径课程开展中存在很多不足,严重制约了田径课程的开展。当前田径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缺乏重视,体育教师素养有待提升,学生对田径课程兴趣不浓厚以及教学考核不完善。因此在开展田径课程时需要提高学校的重视程度,提升体育教师的素养,增强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兴趣以及完善教学考核,通过这些途径才能更好地开展田径课程。

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到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田径课程也不例外。因此在开展田径课程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解决田径课程开展中遇到的问题,保证田径课程的顺利进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江琼.新课标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西部皮革,2017,39(12):231.

[2]陆敏.普通高校田径课程开展存在问题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4):161.

[3]杨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体育科技,2017,(01):135-137.

[4]王建基.21世纪我国田径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方向[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2):1.

[5]侯成正.山西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现状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5,7(11):42-43.

[6]乌卫星.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7(S1):158-159.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