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背景下的中职畜牧兽医教学研究

2018-01-21 15:57胡清福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改革

胡清福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國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更多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优秀人才,以便学生能更好地为社会贡献力量,推动社会稳步向前迈进。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畜牧兽医教学;改革

一、前言

自21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空前扩大,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深入,国内各行各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现阶段由于市场环境过于复杂,企业在发展中需要面对国内外企业的双重压力,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步,企业的用人要求也越发严格。传统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已然无法满足新时期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基于就业导向的大背景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明确把握当下中职院校的教学任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为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提供新生力量,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1]。

二、我国中职院校畜牧兽医教学的现状

学生入校接受教育主要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实践技能,获得相应的文凭,以便日后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中职院校相较于一般高校而言,无门槛招生,校内学生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沉迷网络,自控能力差,被家长强制送入学校进行管理。以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多将目光集中于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上,忽视了就业指导这个问题[2]。近几年传统畜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转变,企业需要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以便更好地解决生产养殖、疾病预防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全部问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畜牧业主要是培育有经济价值的禽类和兽类,像马、羊、牛、鸡、鸭等的规模化饲养,而畜牧兽医主要是为畜牧业服务开设的科目,主要对各种禽类兽类进行诊疗、防治,保证其正常成长。据统计,我国畜牧业技术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只有17.8%,多数技术人才仍是中职学生,但由于其职业素质相对较低,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需要学校积极对其进行再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其就业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就业。

三、新时期中职畜牧兽医教学受到的挑战

我国中职院校软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就业难问题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当下仍存在“书本上饲养,黑板上疾病预防”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只会套用书本知识。学校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符。近年来,由于我国畜牧业的高速发展,企业需要优秀人才,但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禁锢在课堂和书本中,以致部分学生毕业后就间接性地步入了失业大军。就当前我国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而言,该课程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材知识过于陈旧,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全面型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帮助学生毕业后尽快融入工作岗位,以就业导向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是当下该课程的新突破点。学校应结合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基于就业导向的大背景对畜牧兽医教学进行改革

某中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对传统模式进行改革,将实验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科学对比,安排一班学生以就业导向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二班学生仍实行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师在对一班学生进行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行校企合作,在学生接受一定的理论和专业学习后,去企业进行实践,可以采取老员工帮带的方式,实现企业与课堂的完美对接,让学生真正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拉近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同时学生也能在实际工作中了解行业的最新动向,教师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及实习表现情况进行全面记录,结合企业领导干部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3]。通过最后的对比分析发现一班学生无论是在专业能力还是实际工作技能上都比二班学生好很多。因此,新时期对中职院校畜牧兽医课程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当下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首先,学校可以进行校企合作,假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提前去适应工作生活,学生也能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以便在日后学习活动中进行完善和补充。教师在实习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让学生真正了解实习的意义。例如对禽类进行疫病治疗时,初入企业的学生多手足无措,可以采取专业人士帮带方式,对其进行专业性实践教育。如1~2月大的雏鸡容易出现副伤寒,都是因为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鸡发病时多表现为水样腹泻,而鸡伤寒则是成年鸡的疾病,让学生进行分辨,准备辨别鸡的病变特征,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这样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也便于学生将书本知识系统化,同时还可以学习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完美对接,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还便于学校及时对课程进行改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此外,学校可以引进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再教育,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培养。专业人士掌握着市场的第一手资料,熟知企业的用人制度、管理模式,组织他们对学生进行再教育,更便于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企业在发展中重视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专业人士掌握着最新的理论和技术,加强学生与他们的联系,让学生与实践、社会接轨,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是教书育人,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明确畜牧兽医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畜牧业中的重要性。可以搜集食品安全事故的视频资料对学生进行再教育。如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危害新生儿高达29.4万。据调查,截至2011年仍有7成民众不敢购买国产奶粉。再如当下泛滥的“地沟油”“瘦肉精”等,为学生敲响警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禽类食品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要让学生从心里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便日后更好地工作。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畜牧兽医课程是专业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重视与企业的对接,以就业导向为大背景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帮助学生挣脱书本的束缚,发散其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就业能力,使其成长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立欣.基于就业导向背景下的中职畜牧兽医教学浅谈[J].教育, 2016(12):307.

[2]李向辉, 常芳.中职教育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误读、危害与治理[J].教育发展研究, 2016(05):31-34.

[3]徐金花.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 2015, 1(12):61.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药学生色谱分析教与学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