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对教师素养发展的影响

2018-01-21 16:06魏康华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素养能力研究

魏康华

【摘要】科研对教师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科研的实践,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素质大有裨益。文章则简要分析了科研对教师素养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科研;教师素养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科研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利用科研成果,将其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同时不断进行自身的反思和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进而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因而科研对教师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科研含义及教师素养的内容

教育科研有其特殊性,它是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心理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去研究教育教学现象的本质以及教育教学应遵循的客观规律,从而得出研究问题的产生原因和效果间关系的科学结论。科研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创造和认识未知。

教师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专业知识素养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主要包括: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要有精深的学科知识,要求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达到“化”的程度,即将学科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样才能由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地讲课,才能吸引学生,进而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要有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并且要自觉地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与自己的风格融为一体,形成教育和管理的技巧与艺术。

(二)专业能力素养

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要求教师具有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精湛的语言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教育机智。

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与教师素养的关系

(一)何为教师科研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直接影响教育科研效率,使教育科研任务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科研课题的选择能力,课题实验的操作能力,课题实验方案的制作能力,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能力,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能力,科研论文、研究报告的撰写能力等。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内在的本身力量的体现,是教师科研素质表现的“现象”。

科研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促进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教育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而“只教不研”只能让教师的素养与水平停滞不前甚至退步,只有辩证地对待,在教学的基础上增加科研力度,才能促进教师素质和专业修养的提高,进而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意义

1. 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提出了“教育创新”的理念。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搞教育科研才能进行教育创新,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发展,而搞好教育科研的前提是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2. 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是教師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型教师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师而言的,指那些在教育领域当中,通过积极反思自身教育行为,具有职业敏感性、反思意识、合作精神和科研意识,及时发现教育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积极探索研究,主动吸收教育科学理论和同行经验,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办法,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所以,研究型教师是不会倦怠的,他们通过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来明确和实现教育的意义,从教育事业中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满足和成就需要。

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教育科研活动的展开,教师科研有助于教师的理念不断更新,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的身成长。一个普通的教师成为骨干教师的基本过程:积累期、成熟期和创造期。教育科研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每一次的教育科研活动,不但改变了教师的思想观念,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提升了教师的成就感。

(三)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1. 教师要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要有积极从事教育科研的强烈意识,具有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潜心去捕捉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升华为科研课题的探求欲,具有甘于寂寞、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动力。同时需经历“积累-总结-再积累-再总结”的科研必经之路,要百折不挠,没有捷径。

2. 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对学生有奉献精神,增强改革意识,树立远大志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践行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是做好教育科研的前提和基础。

3. 学习是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教育科研之必需。学习可开阔眼界,有利于教师充分了解国内外教育动态,增强信息意识;学习是借鉴和取长补短,有利于教师吸收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见解;学习能为教育科研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转变观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以敏锐眼光注意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学习为教师建立了“标高”,让教师能用科学的思想审视自己的工作及行为,形成科学的教育思想。坚持终身学习,教师才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能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与科研能力的提高。

4. 积极参与研究问题的教育科研实践,一方面可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科研中研究的问题,使用的方法,探索、创新形成的成果再用于实践,教育教学就会得到优化。同时教师又自觉地把教育活动纳入新的研究轨道中,形成良性循环,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茁壮成长。

综上所述,科研使教师的专业能力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得到有效提高,科研能使教师更加丰富自我,从而发现更广阔的教学天地,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进行科研,其研究过程对教师个人意志的增强、胸怀的拓展、学识的增加等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科研对教师素养的影响是正向化的,因而教师应更多地参与科研事业,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于人于己都有益处。

【参考文献】

[1]肖玲莉.高校青年教师科研素养与其专业化发展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01):144-145,152.

[2]解慧明.基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教师综合素养提升途径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6(04):17-20.

[3]程琳,邬舒群.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科研素养的培育分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4,2(10):50-52,96.

[4]刘巍巍.民办院校教师科研素养的培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9(08):212-214.endprint

猜你喜欢
素养能力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