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让小康路走得更坚实

2018-01-22 13:00建湖县老促会
中国老区建设 2018年9期
关键词:建湖县生态园低收入

□建湖县老促会

江苏省建湖县是传统的农业县。近年来,建湖县通过建立产业扶贫基地,带动低收入农户参与发展设施蔬菜、优质稻米、特种林果、高效农业、家庭手工业等产业项目,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扶贫开发路径。截至2017年底,全县已脱贫低收入农户6068户11712人,低收入农户脱贫率达42.6%。

产业扶贫是脱贫之本、创富之源。

建湖县根据低收入农户自身条件和所在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利用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吸收入股、订单帮扶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光伏扶贫具有“一次投资、多年收益、精准扶贫”的特点,可以实现扶贫工作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沿河镇蒿仑村充分利用现有30MW光伏发电基地,在22户低收入户的屋顶上安装3KW太阳能光伏电板。据测算,每户年发电量4000度,每户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

2017年,全县围绕新型经营主体、特色主导产业、重点农业园区建设,规划新建17个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吸纳1125户低收入农户发展中药材、设施果蔬、经济林果、畜禽养殖等特色种养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建阳镇职工村的低收入农户王国庆的生态园就在家后面,活不累,赚钱还多。在职工村还有几名低收入农户,跟王国庆一样,自从土地集中流转后,不仅得到土地流转金,还可以在逸馨生态园打工增加收入,双收入让低收入农户顺利脱贫,摘了“贫困帽”。逸馨生态园主要种植西瓜、葡萄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村里的人气更旺,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

推进就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

建湖县通过建立健全帮扶对象常态化管理、动态化调整机制,摸清贫困户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尽力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就业,以充分就业实现脱贫。

建湖县主动为低收入农户争取创业政策,发挥政策效应,精准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措施,鼓励贫困户大胆创业,对低收入农户创业产品按照不低于市场平均价收购,帮助贫困户脱贫,让各项政策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脱贫实效。

上冈镇冈东社区兆军农机合作社农艺师徐兆军、为华家庭农场场长唐为华、国际芦笋园老板朱加军、玫瑰花种植基地农艺师孙洪娟、菊花种植基地经理丁为鹏,他们共吸纳近千人在本企业打工,帮扶了近千人脱贫,其中有一批人还走上了致富之路。

发挥“三带”作用,扶贫攻坚增加新能量。

能人带头致富,先富人员带动群众致富,村(居)干部带领一方致富“三带”活动,是建湖县一项行之有效的做法,为脱贫攻坚战汇入新的能量。

近湖街道近湖村的潘荣辉、周艳夫妇,发动全家养殖生猪,把做生意赚到的资金全部投入到生猪养殖事业,依靠自身力量建猪场,添置设施改善环境,刻苦学习养猪技术,猪场存栏量扩大至5000多头,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颜单镇致富能人唐福泉,创办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吸收115名农民加入合作社,有机稻种植面积3000多亩,合作社社员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芦沟镇双庆村党总支书记陈汉山扶贫挑重担,在把何老大酱醋食品公司做大做强的同时,不忘父老乡亲,建立了受群众拥护的“双强”班子,增强村党总支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做农民创业兴业的带头人,做农民发家致富的引路人,使双庆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去年底陈汉山光荣当选为省人大代表。

“阳光扶贫”系统助力脱贫。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建湖县充分发挥“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平台作用,加大督查力度,对全县各有关单位“阳光扶贫”监管系统运行情况、数据录入和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认真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阳光扶贫”系统发挥积极作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目前,全县扶贫志愿者队伍近万人,其中6894名党员干部进驻“阳光扶贫”管理平台,实现结对帮扶、实施走访、信息采集全覆盖。◀

猜你喜欢
建湖县生态园低收入
建湖县强化责任 严守“安全线”
我国已有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
新修订《档案法》实施背景下江苏省建湖县干部人事档案专审工作实践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当周生态园
中德生态园的“活力”示范
中德投资合作与隐性冠军论坛在中德生态园举行
娶低收入老婆
建湖县乡镇林业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探析
阿尔乡沙漠生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