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新时代党校机关组织人事工作

2018-01-22 14:06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创造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党校干部人才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组织人事工作是党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党校事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讲政治、重公道,搞培训、提素质,选干部、配班子,育人才、聚贤能,抓基层、打基础,不断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助推党校更好地履行教学科研资政职责、更好地发挥阵地熔炉智库作用、更好地服务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搞培训、提素质,炼就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党校干部人才队伍

针对党校教职工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按照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开展精准化教育培训,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党的历史,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党风廉政建设等教育,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注重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弘扬“安、专、迷”精神,珍惜岗位,勤奋敬业,舍得奉献,树立良好的学者风范和师德形象。二是抓好专业化能力培训。根据党校教职工岗位特点和工作要求,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分类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专业思维,掌握专业方法,提升专业能力,弘扬专业精神,切实解决“本领恐慌”“能力危机”问题,使党校教职工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三是注重实践锻炼。加大党校干部和教师到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力度,加深对国情党情的认识,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托滇沪党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挂钩帮扶等平台,积极选派干部教师参加跟班学习、挂职锻炼、驻村帮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二、选干部、配班子,树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人用人鲜明导向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不拘一格选人用人。

1.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坚持从对党忠诚的高度看待干部担当作为,注重从精神状态、作风状况考察政治素质,严把政治关、作风关、能力关、廉洁关,大力选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重用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有办法的干部,切实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2.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工作需要第一,把事业发展、工作需要、岗位要求与合理培养选拔干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让干部在推动事业发展中经受锻炼、健康成长,使事业在优秀干部推动下蓬勃发展、兴旺发达。

3.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

重点要把好条件关,在坚持干部任用基本条件的同时,要按照不同领导职务的职责要求,准确把握干部的特殊条件,综合考虑干部的专业、经历、性格、气质与岗位匹配度。要把好程序关,无论是提出启动意见、确定配备原则、酝酿沟通、形成工作方案,还是开展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组织考察、讨论决定任职、任前谈话,每一个程序、每一步推进都要充分体现党组织的主导地位和集体把关作用。

三、育人才、聚贤能,创新人才优先、培引并重、以用为本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统筹做好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等工作,为党校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1.注重培养本土人才。实施党校“名师工程”,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主体,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知名教师,加强拔尖人才、学术领军人才培养,加快中青年教师培养。实施党校“干部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以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构建多元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2.积极引进外来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坚持引才与引智、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积极引进急需紧缺的各类优秀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顾问指导、兼职服务、项目合作、服务外包、二次开发、对口支持、挂职锻炼、人才租赁、互派培养等方式,灵活多样地引进人才和智力。

3.健全机制,用好人才。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华的选人用人机制。党校公务员按照《公务员法》《干部任用条例》等法规从严管理;事业人员建立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实行竞聘上岗、以岗定酬,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四、抓基层、打基础,构建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

充分认识机关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不懈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抓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在校(院)委的统一领导下,通过每年层层签订党建责任书,确保常务副校(院)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机关党委推进落实、党支部书记直接负责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有效落实。同时,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制定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党支部工作考核清单,抓实年底党支部工作考核和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工作。

2.抓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以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为重点,根据中央即将下发的《党支部工作条例》,适时修订校(院)党支部规范建设标准,扎实开展以“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落实基本制度、强化基本保障”为主要内容的达标创建工作。各党支部要主动对标对表、补齐短板、努力晋位升级,机关党委要抓好分类定级、考核验收、分批达标、动态管理工作,力争全校所有党支部建成规范化党支部。

3.抓实党务与业务“双推进”。要在 “结合”“渗透”“贯穿”上下功夫,把机关党建与提高教学科研资政能力、行政管理服务能力结合起来,与党性教育、师德教育、干部作风养成教育结合起来,与廉政建设、效能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党建带业务、以业务促党建”的良好局面,做到党务、业务“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五、讲政治、重落实,做好服务精准、管理有效、保障到位的离退休老干部工作

老干部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和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院)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老干部工作,让离退休老同志满意、让校(院)委放心。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离退休人员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保持公仆本色,牢记党员身份,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完善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深入研究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特点规律,积极探索老干部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以规范化达标和示范党支部创建为抓手,积极创造条件,改进离退休活动阵地建设,保障离退休老同志各项活动开展经常化。完善服务联系机制,使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更加亲情化。

3.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离退休人员党总支的职能,落实离退休党建工作经费,确保老干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健全教育培训、工作考核和激励奖惩的制度,优化人员结构,把严管、关心、激励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老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六、讲规矩、守纪律,争当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形象好的党校组织人事干部

“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党校组织人事干部要立足本职岗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切实把“12字”要求落到实处。

1.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校姓党、党校人姓党,把政治坚定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要求,贯彻落实到机关党建和干部人事工作全过程,不仅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还要做落实上的“行动派”,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切实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和“四个服从”。

2.履职尽责重公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出以公心,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需要出发,讲公道话、办公道事、做公道人。要坚持原则,始终按照党的政策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按组织程序办事。要敢于担当,旗帜鲜明地为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以秉公用权、公正待人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3.勤学善思精业务。坚持在学习状态下工作,勤学业务知识,拓展学习领域,争当工作上“政策通” “活字典”“多面手”。深研业务工作,把工作当学问做,掌握工作特点,把握工作规律,提高业务工作水平。突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专业化能力。

4.培养炼就好作风。强化服务意识,竭诚为教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广大教职工切身感受到“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的温暖。注重调查研究,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严守党的“六项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树立和维护党校人最讲规矩、最守纪律的良好形象。

猜你喜欢
党校干部人才
人才云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