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广西的实践
——纪念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2018-01-22 14:58韦义勇
桂海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全区环境保护广西

□ 韦义勇

(中共河池市委党校,广西 河池 547000)

习近平在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同时他还强调指出:“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1]的具体措施。这些论述和措施,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理念,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以下简称“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这一新思想,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为建设美丽广西指明了方向和基本途径。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践成效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要善于“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并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2]233,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广西,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金字招牌,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并对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体现。

(一)促进产业“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绿色增长”

“绿色发展”是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也是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之首。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结合区情,从实际出发,将良好生态的“金字招牌”变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金牌”,促进产业“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绿色增长”。

一是林下经济迅猛发展。广西生态十分良好,林地面积尤其广阔。据统计数据显示,广西林地面积达2.39亿亩,总量居全国第六位;森林覆盖率达62.2%,居全国第三位[3]。立足这一优势,全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林下经济在全国一直处于开路领跑地位。目前林下经济已发展到6000多万亩,约占全区森林总面积的1/4[3],相当于在林下开辟了几乎同样规模的耕地。

二是生态旅游经济火热升温。据统计,广西全区14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6%;有23个县市被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接近全国的三分之一[4]。依托这一优势,全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目前,全区数十个自然保护区,普遍成了森林旅游胜地,有力推动了广西旅游朝阳产业火热升温。

三是生态养殖经济“旋风”掀起。2015年7月全区生态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以“微生物+”为核心的饲料革命、栏舍革新及固液分流等重大创新成果在广西八桂大地上遍地开花,以此为技术支撑掀起了全区生态养殖的“黑旋风”,推动了全区养殖业转型升级,生态养殖经济走在全国前列。

四是传统工业转型快马加鞭。广西传统工业最典型的是蔗糖业。但传统的蔗糖业又是产生工业“垃圾”比较严重的产业,之前蔗糖业“垃圾”如何消纳,是一个比较头痛的事情。如今,蔗糖产业搭上了高科技,许多蔗糖业大市不再是单纯的“糖城”,而是变成了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区。像贵港市这个“糖城”,目前已初步形成制糖、造纸、建材、热电联产等循环经济体系,废纸实现再造,工业“垃圾”就地消纳。目前这样的例子全区数不胜数。

五是绿色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利用新能源是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聚焦打造九张创新发展名片①,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大健康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广西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创造更多“绿色财富”,提升社会“绿色福利”

广西山水秀丽,2010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广西河池、百色等地看望慰问各族群众,共迎虎年春节。在看到河池山青水秀风光时,他提笔写下“山清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的对联,横批是“日新月异”。温家宝总理的对联,既指出了广西的发展优势和亮点,又表达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美好愿望。“山清水秀生态美”则一直成为广西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名片”。但是,随着全区各地生产不断扩张和生活变化加快,各地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尤其在农村地区,垃圾围村、垃圾进田、垃圾上路、垃圾入河等现象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一大困扰。为还原全区“山清水秀生态美”的原貌,2013年5月,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要内容的“清洁乡村”工程在全区拉开序幕。经过四年的努力,“清洁乡村”驰而不息。继而又实施“生态乡村”“宜居乡村”,“绿色福利”的生态建设工程一个接着一个,直奔“美丽广西”总蓝图迈进。

如果说,“美丽广西”是绘制全区幸福的画卷,那么,创造更多“绿色财富”,则是幸福广西的基础性工程。为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了“实施生态经济十大工程”的战略决策。生态经济十大工程主要包括:新兴生态产业发展工程、资源型产业生态化改造工程、产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工程、生态种养发展工程、生态旅游发展工程、水环境改善建设工程、大气环境治理建设工程、土壤修复与改善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生态城镇建设工程。实施以上十大工程,目的在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同步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创造更多“绿色财富”,提升社会“绿色福利”,统筹解决发展与生态两大问题。在实施生态经济十大工程中,全区各地积极响应,因地制宜地做好“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文章。如百色市的隆林等县的碳汇造林项目、河池市各县(区)的核桃产业、来宾市的金秀等县的茶果和乡村旅游、桂林市的恭城等县的生态水果种植等等,通过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既让贫困群众尽快走上稳定脱贫的道路,又为广西进一步蓄积了绿水青山的生态家底,实现精准脱贫与生态良好的互动双赢。

(三)切实履行“绿色责任”,作出更多“绿色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生态环境问题是重大政治问题。并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强化了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和政治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大力实施生态经济十大工程的同时,还采取一系列举措不断强化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和政治担当,切实履行“绿色责任”。一是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建设。为确保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广西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生态经济发展壮大、资源环境约束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的三大目标。二是完善环境监管,严格执行“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强化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三是加强砂石资源开发规划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定并发布实施了《广西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2016—2020年)》《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全区砂石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新的统筹安排和部署。四是深入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和宜居城市建设活动。

经过五年多的努力,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生态立区、绿色崛起之路,既为建设美丽广西夯实了坚实的生态基础,又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多的“绿色贡献”:全面完成国家下达节能减排降碳任务,实现国家下达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落实河长制,使西江流域成为全国首个建成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的大流域,广西玉林段的九洲江污染治理成为跨省区流域环境治理典范;美丽乡村和宜居城市的创建活动,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南宁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基本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坚持生态立区、生态惠民,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全区上下坚定生态优先理念,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建设美丽广西的历史见证。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经验。

(一)舆论引导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共识

建设生态文明,凝聚社会共识极重要。这既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提高认识,更需要社会各界提高认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與论引导,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凝聚起来,形成共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奠定思想基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向灯,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中加强绿色发展政绩观的教育,要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在谋划全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要着眼大手笔,认真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协调,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为各级各部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优先之共识标好了导向。由于形成共识,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全区各地坚持生态优先,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良好的双赢。

本研究采用多种类型的测序数据,首次完成了单叶省藤和黄藤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的组装,2种棕榈藤的基因组作为重要的参考基因组,将有助于促进其他藤种的从头基因组测序组装和重测序研究,同时通过与不同物种进行比较研究,为物种进化研究提供证据。借助两种棕榈藤高质量基因组数据,使木质素生物合成通路关键基因的鉴定更加便捷,这些候选基因对棕榈藤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本研究为进一步对棕榈藤及相关物种基因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责任确保生态环保任务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2]240,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并一直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抓紧抓实抓好。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各级党委的责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党政同责”的要求,把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明确要求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担当意识,履行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一是严格“问责机制”,对在落实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责任过程中不履职、不当履职、违法履职等情形,导致产生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而且是追责到底。二是实行追责与考核“捆绑”机制,将追责与各级党委、政府考核评价和干部任用进行“捆绑”,与党政领导职务晋升进行挂钩。三是明确“一岗双责”,即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除了要履行好业务工作职责,还要承担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形成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齐抓共管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

(三)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而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系统工程,必须在系统性方面下功夫,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顾此失彼。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结合广西实际,按照系统性要求,建立健全条块结合、各司其职、权责明确、保障有力、权威高效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一是切实落实对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责任,增强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独立性、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二是适应统筹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的新要求,规范和加强环保机构队伍建设,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组织保障。

(四)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环保监管合力

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在于对环境污染源头,尤其是企业排放的监管。为加强环保监管,全区各级人民政府整合监督力量,通过行政执法、民事调解、刑事司法手段以及多部门对接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各地就本地区重点环境监管区域,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指定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对设施运行、污染排放、环境卫生等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严格管控;对企业实施驻厂监管,实行限煤质、限排放、限总量的“三限”措施,最大限度压减工业排放;对市区集贸市场、流动商户、城中村、城边村等环境情况进行不定期排查整治。同时,对于企业环境违规违法行为,在环境行政执法基础上,通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由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承担赔偿责任,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提高了企业的“违法成本”,使之以此为戒,增强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将守法成为自觉化、常态化。

(五)示范引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新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在首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求实践创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从区情出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上、产业上、舆论上、模式上等方面着力创新,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复制、可资鉴、可推广的广西经验。一是在绘制“美丽广西”幸福画卷过程中,以“清洁乡村”起跑,实现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三个目标;以“生态乡村”接力,实现“三化”目的,即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然后重彩描绘“宜居乡村”,向社会展示基础便民、产业富民、服务惠民的幸福图景。二是在生态产业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养殖、绿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良好双赢。三是通过推行“绿色办公”“建设绿色机关”等举措,树立社会标杆,引领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四是推广以绿色生产、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为重点的生态设计和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典型示范。以上四个方面的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

(六)多元参与促进生态环境共治共享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政府部门、企业的责任,也是社会各界的责任。只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才能建设好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为此,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上,尽可能做到信息公开,让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知情,并畅通多种渠道鼓励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来,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转化为广大群众行动自觉,通过多元参与促进生态环境共治共享。

三、以新思想引领,扎实推进新时代广西生态文明建设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思想引领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指出,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新时代赋予了广西新的发展机遇,要扎实推进富民兴桂,奋力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新篇章,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扎实推进新时代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一)立足生态“金字”招牌,增强环保紧迫意识

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公民环保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广西良好的生态得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评价,“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金字招牌。”但广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诸如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质量效益不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脱贫任务艰巨,民生短板突出等等。而要解决以上问题,加快广西高质量发展,势必牵动到环境问题,给全区带来巨大的环保压力和更多的环保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各级干部和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十分紧迫。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一要充分利用政府机关、宣传媒体、社会团体等力量,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向社会公众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环境保护意义等方面的宣传,让人们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破坏环境的危害性,从而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二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环保教育,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的组织领导能力,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组织领导能力的提升,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不断迈向新高。三要加强对广大群众和学校学生的环保教育,促使广大群众、广大学生自觉养成爱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并内化为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

2.倡导科学的生态消费。所谓生态消费,它是一种既保证人们生活质量,推动生产发展,又讲究资源节约,对生态环境不构成危害的消费。它是与急剧膨胀的消费相对应的一个消费概念。通过倡导科学的生态消费,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一要树立科学的生态消费意识,自觉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实现消费与环境互利,享受与生态双赢。二要推广使用绿色产品,尽可能最少地向环境投放污染物,实现人与自然友好和谐。

(二)坚持生态“红线”管控,全面推动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237,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在2018年5月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要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因此,推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生态“红线”管控,全面推动绿色发展。

1.确保环境质量底线。将确保大气、土壤、水质等方面的环境无劣质、保安全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环保责任线,切实从总量上对能源、大气、水质、土地等战略性资源实施管控。

2.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一要在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城乡建设等十大重点工程中,加大推进生态项目建设。二要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推进生态养殖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

3.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县城、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和城镇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

(三)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拥有“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的广西,其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更艰巨、责任更重大。因此,必须通过构建具有广西地域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不断提高环境治理水平。一是构建以“蚂拐文化”②为主要载体的生态文化体系。在广西壮族群众观念中,尊重青蛙、爱护青蛙就是尊重自然,爱护生态。要传承和弘扬这种朴素的环境信仰,并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赋予新的内涵,使之成为广西生态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和价值取向,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所践行。二是依托生态优势,构建以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经济、生态养殖经济等为特色的广西生态经济体系。二是要着眼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此为核心构建全区生态目标责任体系。四是要着眼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之为保障构建全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五是要着眼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以之为重点构建全区生态安全体系。通过构建以上五个方面的体系,提高全区环境治理水平,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四)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营造优美生态环境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加快推进新时代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这些原则,营造优美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一要按照中央环保督察要求,对督察反馈的问题进行整改,对环保做得好的方面精益求精。二要建立健全大气、水质、土壤污染联防共治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和推行湖长制,加强对全区江河流域及湖泊沿滩的治理。三要围绕“向海经济”,在拓展海洋开发的同时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四是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同时,加强对森林、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石漠化的治理,做好“金山银山”工程,巩固和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

(五)切实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环保主体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加强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明确全区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全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主动作为,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之中,为推进新时代全区生态文明建设作奉献。

注 释:

①九张创新发展名片分别是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高性能新材料、生态环保产业、优势特色农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大健康产业。

②“蚂拐文化”,蚂拐即青蛙,是壮族的文化图腾,厚待青蛙,青蛙才能让“雷王”降雨,普惠庶民。

猜你喜欢
全区环境保护广西
环境保护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广西广西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广西尼的呀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