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公共服务现状及对策

2018-01-22 15:02廖承恺敖红斌杨冬保邓细华
法制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新余市冰雹经济损失

廖承恺 敖红斌 杨冬保 邓细华 张 炜

江西省新余市气象局,江西 新余 338004

气象灾害已成现今时代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害。从几百万元到几百亿元的损失,同时带来的还有不计其数的伤亡人数。新余市2004年-2007年共发生雷电灾害53起,因雷电死亡14人,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579.3万元,间接经济损失5364万元。单2017年5月11日这天的雷雨大风和冰雹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780万,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088万。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住宅、校园、经济产业、电子产品系统损毁和生命财产等严重安全事件越来越多,对社会影响很大。因此,应当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尤其是对郊区农村气象灾害的预警方面更加尤为迫切。

一、雷电和冰雹的危害案例

(一)雷电的形成及危害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高安培的电流、短时瞬间的高温、凶猛的冲击波以及巨大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使其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通常雷击主要是有两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雷电击脉冲)。直击雷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在雷云对地放电时,强大的雷电流从雷击点被击中物体上,称之为直接雷击。直击雷的破坏力十分巨大,一次闪电的最大功率可以达到数亿瓦,比世界上任何发电厂的输出功率都要高。防护不当,将导致被击中建筑物、电子设备遭受严重破坏或损害,对人员造成伤亡。感应雷的静电感应与电磁感应作用属于雷电的间接破坏作用,它产生的暂态过电压比直接破坏作用具有更大的危害范围。能够损坏建筑物中的信息系统和电器设备,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二)冰雹的形成及危害

冰雹也叫“雹”,是从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一种固态降水,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气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在对流云中形成,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若随著高度增加温度继续降低,达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凝结成冰粒,冰粒在上升过程中,吸附周围小冰粒和水滴增大,达到一定重量即往下降,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冰雹对农业危害很大,可以把庄稼打坏,房屋击穿,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较大的冰雹可以比橘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中国严重灾害之一。

(三)我市雷电、冰雹灾害情况

新余市为江西省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赣铁路西段,新余地形以丘陵为主,东部为平原,土地利用构成大体是“六山半水二分田”。有水有山的地方出现雷暴的频率要高于平原地区,因此新余市历年的雷电灾害事故也比较频繁。我市历年雷电灾害严重,几乎每年都有致死致伤的事件发生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在这里列举几个最近发生的典型案例。

2011年7月18日,新余力上果园宿舍楼遭受雷击,击坏有线电视一台,直接经济损失0.3万元,间接经济损失0.6万元。2013年3月,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沙汾王府村1号井遭受雷击,击坏电脑1台、空压井1台、避雷器1个,直接经济损失0.6万元,间接经济损失2万元。

2017年5月11日午后到12日凌晨,受西南急流、高空低槽和切变线共同影响,江西迎来2017年最强一次冰雹、雷雨大风、强雷电等强对流天气过程。本次过程从5月11日午后13时左右开始,5月12日凌晨1时左右结束。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南昌、新余、吉安等4市7个县(区)4.1万人受灾,1人死亡(因雷击死亡),7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近1900人需紧急生活救助;200余间房屋倒塌,43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3.3千公顷,其中绝收100余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100余万元,此次强对流天气使我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780万,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088万。

以上案例能看出,许多案例都是在农村和郊区,这些地方的雷电灾害防御基础较弱,是引发气象灾害事故的根本原因。

二、城市和郊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现状及原因分析

城市雷区防护相对来比较完善,由于近年国家对建设项目防雷审批纳入了行政审批验收系统,所以城市建筑物基本具备防雷功能,但有些建筑布线乱不规范,设备多,散热不均也是遭受雷灾原因之一。当雷电发生后,不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来避免遭受雷击,有的农民在雷雨天气仍然还在劳作,不幸遭受雷击。郊区、农村建筑物的防雷现状与城市截然不同,它们好多都是几十年前村民自行建造或改建的无任何防雷措施的建筑物,雷灾隐患可想而知。农村的各种线路存在私接乱搭的现象,普遍是由较为空旷地的电杆架空支撑引入。雷暴经常会经过这些架空线引入室内,造成人员雷击伤亡或电器损害。农村的家电早已普及,一些村民为增加接收效果,将电视天线架设在楼顶高于楼顶十余米的位置,一旦有雷暴产生,将由天线引入室内,引发事故伤亡。

村民住宅遭受雷击究其原因,是防雷设施的缺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的建筑物有一些比较年代久远,当时建造时期并没有安装防雷设施,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农民们都建起了新楼,有的也没有安装必要的避雷网、避雷带防雷设施,一些单位和个人雇请无专业防雷技术的建筑公司或是个人,安装了不合格的防雷设施,留下了雷灾的隐患。(2)农村的房屋多为自建,屋顶的太阳能热水器、电视天线等也没做接地处理。在郊区企业和校区的建筑物防雷装置很多都不完善,甚至根本没有任何防雷装置。这就表现为防雷管理的缺失,从选址和设计,再到建造竣工都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部分村民的楼顶避雷针安装不规范,很多村民误理解为只要安装了避雷针放在屋顶就能避雷,却不知避雷针其实是引雷针,在没有良好的基础接地和引下线的连接下,根本起不到防雷的用处,反而起了反作用增加了遭受雷击概率。(3)居住环境而致,农村的房屋建设规划都喜欢坐北朝南。恰时雷电高发期正是西南季风暴发时期,房屋建筑由于坐北朝南,正处于应风向,和雷云运动的主方向一致,所以房屋很容易遭受雷击。

三、郊区农村雷电防御措施建议

(一)加强宣传力度,需要气象部门加强雷电防御宣传,及时通过预警信息平台,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时,相关工作人员随即组织广大农户做好雷电、冰雹灾害的防护措施,指导农户如何防灾。

(二)将防雷设计审核纳入到农村建物建设许可中,对新建建筑物应从建房开始就严格按照房屋的雷电防护标准进行设计,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已建建筑物应增加防雷装置保护,对年代已久,已经不可能安装常规的防雷装置建筑物,建议在每个村落合适地点安装独立避雷针作为防直击雷保护措施。

(三)对于电力线路和电话线路在架设线路时应尽量做好防雷设计,把防雷设施纳入到农村的线网改造中,电线、电缆、有线电视线路应采用地下铺设的方式,减少感应雷击事故的发生。有条件的可在线路的入户端安装防雷器。

(四)减少在雷雨天的田间劳作,夏季是雷暴多发季节,农民户外活动或田间劳作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外出劳作前,可拨打当地的气象声讯电话,便可了解当天的天气状况以及雷电的活动规律,做好防护工作。雷雨天时,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应撤回安全地带。不将自己暴露在雷电袭击的范围内,来不及躲避的农民应将双腿并拢蹲下,把身上的金属物品丢弃,步行时步伐不要过大,以免引起跨步电压过大。

四、结论

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预警信号,第一时间做出最快速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对于一次重大的灾害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的。搞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需要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需要监管部门加大对农村防雷安全的管理,提出切合本地的农村防雷方案,同时,不断加快构建完善的灾害监测、分析预测、预警以及防灾减灾救灾指挥综合平台,全面提高灾害监测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

[1]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

[2]吴锋利等.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0.

[3]董德文,申红石.农村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硅谷,2009(1).

[4]郑建卫.农村防雷减灾的思考[J].大众科技,2010(4).

猜你喜欢
新余市冰雹经济损失
小诸葛漫“话”天气之冰雹
交通运输部关于海上交通事故等级划分的直接经济损失标准的公告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新余市渝水区界水乡防洪工程安全综合评价
新余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Alita:Battle Angel
冰雹的优点
烧伤创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病例对照研究
快跑啊,下冰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