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羽土鸡圆了百户农家脱贫梦

2018-01-22 18:40姜兆军
中国老区建设 2018年12期
关键词:百户万羽通州区

□ 姜兆军

10月中旬,江海平原黄金铺地,丰收在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九总渡村2组村民黄仁九笑逐颜开,双和公司赠送给她的200多只苗鸡已经长大,公鸡卖了5000多元,母鸡开始产蛋,天天都有进账。

黄仁九一家6口,她与丈夫年近七旬,上有年逾九旬的婆婆,下有正在读大学的两个孙子,过去全家的生活来源就靠儿子一人的打工收入。如今,他们看到了脱贫的希望。黄仁九动情地说:“等我的两个孙子工作了,也要让他们帮助贫困的乡亲们!”

黄仁九一家的变化,是通州区老促会实施“百户万羽生态养殖扶贫工程”的一个缩影。

一条精准扶贫的妙计良策

2017年初冬,通州区老促会理事长曹国平在进村入户调研中发现,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实施,各地贫困户总量逐年减少,尚未脱贫的人群大多是老弱病残,如何使这部分农户摆脱贫困,成为脱贫攻坚战需要迈过的一道坎。

通过讨论,大家感觉到,通过养鸡增收脱贫,不失为精准帮扶贫困户的一条好路子。不少尚未脱贫的农户有家庭养鸡的习惯和技能,如果在房前屋后小规模养鸡,劳力付出不多,饲料可用部分自产杂粮,鸡粪是优质的农家肥,可以还田且没有污染,散养的土鸡、鸡蛋销路也看好。大力实施“百户万羽生态养殖扶贫工程”,曹国平的这一思路逐渐成熟,并得到南通市老促会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然而,怎样才能把贫困户组织起来养鸡?大家想法一致,先依托龙头企业来提供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的支持。

一家热心扶贫的龙头企业

通州区老促会几经寻觅,决定将南通双和食品有限公司作为“百户万羽生态养殖扶贫工程”的实施载体。这家公司创办于2001年,是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家禽养殖、屠宰分割、冷藏销售及肉制品深加工业务。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何灿华是一名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不仅有实力善经营,而且有扶贫爱心,乐意参与“百户万羽生态养殖扶贫工程”。

今年6月,双和公司订购了11000羽优良品种青脚麻鸡,赠送给102户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

双和公司在孵坊育雏半个月后才将苗鸡送到各家各户,使苗鸡成活率普遍达到95 % 以上;苗鸡进户后,专门安排一名大学毕业生兽医挨家挨户登记造册,定期上门,免费进行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治;与养鸡户签订合同,凡帮扶对象养殖的鸡、蛋需要公司帮助销售的,均以高于市场价10 %的价格予以收购,为养鸡户解除了后顾之忧。

一群尽心尽职的基层干部

通州区老促会十分注重汇聚镇村基层老促会的力量、注重发挥基层干部的作用,从而确保了工程的成功实施。

2017年11月,通州区兴仁镇老促会理事长严锦富邀请兴仁、西亭两镇8个村的主要干部及老党员代表,就组织实施“百户万羽生态养殖扶贫工程”进行座谈讨论,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措施,分别建立了工作小组。由于贫困群众居住分散,家庭情况千差万别,各村党总支发动老党员协助工作小组调查摸底,走家串户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填写登记表,确定帮扶对象。

西亭镇九总渡村23组村民徐汉清今年64岁,儿子因车祸去世,儿媳改嫁,老俩口与孙子相依为命,接受双和公司赠送的200多羽苗鸡后,两位老人精心饲养,当年可增加收入近两万元,不仅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状况,还基本解决了孙子上大学的费用,老徐打心眼里感激老促会、村干部和双和公司。

尝到甜头的贫困农户铆足了劲,期待来年在双和公司的扶持下饲养更多土鸡。通州区老促会上上下下帮扶老区群众的干劲更足了。?

猜你喜欢
百户万羽通州区
国家统计局:十年间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家电拥有量较快增加
蛋鸡规模养殖现状调查报告
双重疫情下上杭县家禽业的“危”与“机”
海南临高蛋鸡养殖扶贫项目投产
狐狸的把戏(续编三)
狐狸的把戏(续编二)
铁老板变身“养鹅哥”
通州区政协网络征集提案线索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