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患者MPV与PDW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预后的关系

2018-01-22 06:54韩海莉刘东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4期
关键词:心血管血小板心肌梗死

韩海莉,刘东升

(1.沧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北 沧州 061001;2.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发作性胸痛、胸闷等症状,可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血小板的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栓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是ACS的重要激发因素,同时与ACS早期并发症及远期预后有重要关系,血小板的激活是体内血栓形成的原始因素,血小板的参数常包括有血小板计数(PLT)、MPV和PDW,本文选取我院的ACS患者,根据其MPV和PDW水平的不同划分不同的组别,分析MPV与PDW与ACS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预后的关系,现将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ACS患者449例,将入院后未进行血小板检测或未留下联系方式者或电话无效或拒绝随访者,一共89例,最终纳入研究359例,诊断符合急ACS的诊断标准[1],同时排除抗凝禁忌患者以及对抗凝剂过敏者[2]。359例患者中,男299例,女60例,平均年龄(56.78±11.43)岁。分别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血小板检测

研究对象在未进行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前或者在次日晨进行空腹采血,常规消毒用注射器抽取静脉血3~5mL,放于EDTA抗凝管中,注意摇匀,采用LH750血液分析仪做常规血液检测。

1.2.2 随访

在治疗后1个月、12个月通过打电话和门诊随诊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记录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1.3 观察指标

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律失常、猝死、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栓塞、脑血栓形成等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A组和B组治疗后1个月、12个月MACE发生率比较,Ⅰ组和Ⅱ组治疗后1个月和12个月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A组和B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12个月MACE发生率比较 [n(%)]

表2 Ⅰ组和Ⅱ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12个月MACE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ACS是一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危害率极高[3],因此准确的评估以及积极的干预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改善预后,PDW升高主要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区别,MPV主要是测量血小板大小。相关研究表明,PDW和ACS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独立相关,PDW是ACS患者2年内发生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MPV和血小板活性密切相关,相关研究表明,MPV升高和冠脉内血流减慢相关,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MPV显著升高,MPV也是发生前降支梗塞的独立预测因子。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的359例ACS患者的MPV和PDW进行分析分组,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12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研究结果表明,MPV与PDW对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远期预后具有预测作用,可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1] 许文亮,徐 莉,王 旭,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2,17(3):181-184.

[2] 陈亚磊,张东凤,左慧娟,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6,35(1):15-19.

[3] 郭 斌,谢 宁,李君安,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RDW和MPV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036-4037.

猜你喜欢
心血管血小板心肌梗死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