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合作期待碰出新火花

2018-01-22 19:20王漪
投资北京 2018年1期
关键词:洽谈会两地北京市

王漪

2017年,11月28-29日,第二十一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简称“京港洽谈会”)在香港举行。本届会议以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为主线,推动两地在“高精尖”产业各领域深化投资贸易合作,在科技、文化和青年交流等领域创新创业合作,在医疗卫生、食药安全、环境保护、城市水务、“大城市病”治理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新时期京港合作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让两地政府、企业及各界人士格外期待未来双方合作能够碰撞出新的火花。

两地不断开创合作新局面

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京港两地每年轮流举办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至今已举办二十一届,不仅是两地交流沟通的桥梁纽带,为两地政府、知名企业、投资者搭建了精诚合作的平台,也是促进京港两地合作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充分发挥两地互补优势,促进京港两地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回顾过去20年,京港洽谈会推动了京港两地在经贸领域的广泛合作,一大批符合两地城市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相继落地。京港洽谈会通过商机发布、投资洽谈、项目签约、研讨交流、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有效地促进了两地的交流与合作;促成京港两地项目签约,涵盖基础设施、生物医药、金融服务、城市管理等众多领域,其中包括多条地铁线特许协议、中关村核心区香港创新驿站、环球金融中心等多个重大项目。

2017年11月,第二十一届京港洽谈会在香港举行,主题为“创新引领、要素互通、开放发展、共创繁荣”,会上共安排15项活动,包括重要活动4项,专题活动9项,展示与投资咨询洽谈活动2项。其中首次设置了“重大战略”板块,重点推介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机场、冬奥会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商机。

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到,北京市的这些重要工程项目对京港合作双向投资来说,是“莫大的机遇”。此外,京港两地在发展创新及科技、推动创意产业方面合作空间很大,欢迎北京科创企业和创意产业人才来港发展。她还表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西九文化区的建设,有助进一步推动京港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最终,本届京港洽谈会共有24个双向投资重大项目签约,签约金额折合108.2亿美元。整体来看,两地的合作领域因京港洽谈会变得更加多元化,从创办之初以促进京港两地经贸合作和地产投资为主,到第八届突出两地在经贸、教育、旅游、文化、人才、环保和奥运经济等7个方面的合作;从第十八届加强京港两地在“高精尖”经济和产业等领域的投资贸易合作及两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大城市病”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到第二十届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科技创新创业、京津冀协同发展、各开发区投资推介及公共服务交流等合作,京港洽谈会为京港两地的合作不断开创新的格局。

数据显示,2017年1-9月,香港在京新设企业380个;北京实际利用香港投资98.3亿美元,占北京全部实际利用外资的79.8%,位列来京投资国(地区)第一。2017年1-9月,北京市在香港直接投資企业80家,投资额达22.96亿美元,占北京市全部境外直接投资的45.2%。两地均是当地企业境外投资的首选地。

可以说,京港洽谈会不仅推动了首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发展,也促进了香港的经济发展,繁荣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紧密相连,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为京港两地站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合作指明了方向。

在“高精尖”领域齐发力

目前,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数据统计,北京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近6%,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2017年,北京市着眼于硬科技突破,成立200亿元科创基金,预计总规模可达1000亿至1500亿元,以加强对基础研究和早期研发的支持。2017年1-8月,北京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29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期末有效发明专利4.2万件,同比增长21%。北京市代市长陈吉宁在开幕式上表示,希望与香港合作,推动共建创新孵化器、大型科技园、众创空间,搭建两地青年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

而香港也正在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特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杨德斌表示,未来特区政府继续推动香港成为知识型经济体系,利用香港“一国两制”的优势及“一带一路”、“大湾区”机遇,令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他提到,本届政府施政报告中提及,未来创新科技将成为政府发展重心之一,要将本港研发开支占本地生产总值,由0.74%增长至1.5%,并吸纳更多科技人才及设立创投资金,鼓励创新。

为了让香港各界深入了解北京市在“高精尖”领域的合作空间,本届京港洽谈会上,北京首次对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进行全面系统介绍,并设置了“京港科技创新合作专题活动”,重点推介北京市“三城一区”, 提升京港两地创新的区域协同力和综合竞争力。北京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秘书处、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代表,全面介绍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规划布局、建设成效及合作需求。

活动现场,京港两地就一系列合作意向签约,包括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中关村绿创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香港理工大学,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与京泰国际商务中心有限公司、入孵香港创业团队等单位分别就科技研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方面的合作意向签约。

两地在“高精尖”领域的共同发力,让政府官员与企业人士都对未来的合作抱有极大期待。陈吉宁表示,京港两地可围绕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城市管理、创新科技、重大工程建设五大领域深化合作。他直言香港服务业发展成熟,营商环境优质便利,愿加强双方对接交流,学习香港在政府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并期待在金融、保险、增信、法律、人才、电子商务、国际会展等领域深度合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洽谈会两地北京市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汇聚四方来宾
九转功成告天下 互联互通赢未来
第十六届中国西藏-尼泊尔经贸洽谈会在拉萨举行
第五届泛珠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召开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