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大找碴

2018-01-22 19:23
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 2018年2期
关键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哈勃科幻电影

说起科幻电影,除了华丽的想象和震撼人心的特效,最讓大家折服的一定是它反映的科学专业知识。可是说到科学性,当亦真亦幻的科幻电影遇到专业严谨的科学精神,又会闹出哪些笑话呢?就让我们戴上科学的眼镜,到科幻电影中去找找碴吧!

《火星救援》:火星行走和地球不一样

影片中,马克在火星上保持着和在地球上一样的移动方式是不科学的,因为现实中火星的重力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曾做过设想,结论是要在火星上行走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跳的方式进行大步移动,或是拖着脚进行小步移动——想一想“阿波罗号”飞船登月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方式,你就知道了。

《后天》:一天之内不可能速冻进入冰川期

该片描绘的是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川期的科幻故事。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的科学家们担心观众被误导,利用计算机模拟分析现在的气候,以测量历史上的寒冷度,发现剧烈的气候变迁不是发生在短时间之内,而是几十年之间,并断言在未来的5个世纪内,不会发生大洋暖流中断的现象。

《地心引力》:从哈勃太空望远镜不可能飞到空间站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任务组负责人瑞伯·思科威尔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了影片最大的硬伤——乔治·克鲁尼利用身上的喷气背包,带着同伴从哈勃太空望远镜飞向国际空间站,根本不可能发生。事实上,哈勃太空望远镜与空间站各自所处轨道相距甚远,从这点到另一点所需的能量非常大,即便是宇宙飞船载满燃料都无法做到。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哈勃科幻电影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气候研究员获得世界粮食奖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哈勃的“366日”(下)
哈勃的“366日”(上)
我终于忍不住对扫把下手了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How great lunar inventions affect us?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
NASA: in fact, we have not found the water
“哈勃”,25岁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