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

2018-01-22 10:25吕婷婷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和谐关系构建策略小学班主任

吕婷婷

【摘 要】班主任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关键力量,对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在班主任管理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障碍,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针对这一情况,文章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分析矛盾所在,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和谐关系;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33-0109-02

现阶段,小学班主任能否与学生构建起良好、和谐的关系,会影响学生的日常管理及发展。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育的重要时期,班主任引导对学生的影响可谓非常深远,也许一句话就会对学生一生的行为产生指导性的作用。面对这样的形势,班主任就要以身作则,传递给学生更多学习的方法和为人处世的规则,通过科学引导,帮助小学生更加全面、更加具体地认清社会、认识生活。目前,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已经成为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应引起广大班主任的关注。

一、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从战术上讲,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小学班级管理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才能够为后期的管理工作夯实基础。因此,和谐关系的构建也需要班主任事先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而有针对性地展开管理工作。

在步入小学之前,小学生已经从幼儿园或者家庭中学到一些知识,具有初步的认知能力,并且对于一些事情也有独立的判断能力,能够分析事物之间简单的关系。随着小学生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他们的记忆力、模仿能力以及感知能力等也在不断地增强,其想象力也会得到飞速发展。但总的来说,学生的自控力还有待提升——他们面对喜欢或者讨厌的情况,会直接表现出来,而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此外,这个时期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学习的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處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他们喜欢学习,但是往往将注意点放在一些课堂的微小信息上,容易出现畏惧老师的心理。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班主任给予学生更多的耐心,以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班级管理中常常出现的矛盾

在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出现矛盾是影响和谐关系构建的最主要原因,如果难以确保课堂的和谐,就很容易影响小学生的发展。

1. 班主任片面看待学生

虽然学校一再强调在班级管理中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但现实并不是很理想。在具体教学中,部分班主任会根据成绩区分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得不到关注,导致学生在小学就产生自卑或者叛逆情绪,这势必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而对于不合理的评价,学生也会产生消极情绪,这就会严重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2. 班级管理制度不科学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当中,班主任往往处于主导地位,这对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非常不利。学生与教师不能够站在平等的地位中,会导致日常班主任工作中出现问题很难及时做出回应,这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约束了小学生的发展。

3. 缺乏管理的耐心与爱心

小学生的自控力都比较差,并且喜欢动,很容易做错事,一旦小学生犯错,有部分班主任很难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交流,甚至有部分教师还会出现消极情绪,以惩罚性措施来教育学生,这对小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也导致学生对班主任存有意见,影响班级的和谐发展。

4. 师生间缺少沟通

小学生其实就是“十万个为什么”,他们对周围几乎所有事情都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好奇心。这些问题的种类很多,而班主任在他们的眼中又往往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如果不能够耐心地解答问题,或者出现解答错误的情况,就会导致学生产生非常消极的情绪。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

1. 树立正确的观念,对学生一视同仁

要构建和谐的学生关系,最为关键的就是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是平等的,如果在师生或生生相处时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还会限制学生的进步。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不以成绩论英雄。此外,还需要形成正确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和学生多交流,对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消除对班主任的畏惧心理,与同学和谐相处,互帮互助。通过不断地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虽然在管理中要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将学生与自己区别开来,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但是要能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分清楚课上与班级管理中与教师相处的关系,继而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进展,切实做好引导工作,构建一个平等、和谐、有序的教学与管理秩序。

2. 健全班级管理制度,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

班级管理工作并非班主任一个人的工作,而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小学教学中,为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学会放权,让学生辅助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以提升学生的能力。通过民主方式管理班级,使学生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构建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比如,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将班级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以每个小组为单位推选班委,与班主任共同组成班级管理的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热情,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让班级活动公开、透明化,以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3. 注重师生交流,确保沟通理解

交流和沟通是减少冲突的关键,因而也是和谐关系构建的重点。为更好地沟通,班主任要做到:①要以正确的心态和观念对待学生,积极与学生交流;②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并学会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与小学生相处并非容易的事情,在相处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还需要耐心、细心地站在他们的立场去解决问题,避免由于说错话而对学生造成伤害。在与学生交谈之前,要先知道学生到底想要做什么,确定需求,避免由于沟通不当而导致学生降低对班主任信任感的情况出现。endprint

因此,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接触,并亲切地与他们交谈,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同时,还要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做到因材施教。如果学生比较内向,班主任就需要多加鼓励,而面对非常活泼,甚至影响课堂教学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引导,讲明道理。通过不断地引导,实现与学生互通,达到理解学生的目的,与学生构建起和谐的关系。

4. 对学生宽严相济,推进和谐关系的构建

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个性、兴趣、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结合学生实际,以宽严相济的方式引导,推进和谐关系的构建。其实,每个小学生都是天使,在班级管理中,要能够爱护学生,并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并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后,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此外,还要以赏识教学法的视角分析,对其进行宽严相济的教育,帮助学生及时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索中找出其中的规范,实现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此外,针对学生不良的情绪和状态,教师也需要制订规范进行引导,从而推进班级关系向和谐方向发展。

5. 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发挥榜样作用

良好的班主任形象是保证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的牵引力以及推动力,在具体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严于律己,在实践中以积极的言行约束自己。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并且模仿能力相对较强,在班主任严格要求自己、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的时候,学生也会受到影响,他们会模仿班主任的一举一动,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此外,班主任也需要注重穿着、仪表以及谈吐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修养,了解并学会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以高要求来完善自己。在教师的努力之下,会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的人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也会直接影响着学生,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人。

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都有着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学会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提升自己,提升管理的效率,为小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家兰.关于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研究[J].教育,2016,(11).

[2] 胡梦文.探讨新时期下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有效构建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1).

[3] 斯朗措姆.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方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6,(96).

[4] 罗凤玲.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构建和谐关系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

[5] 朱和桂.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2).

(编辑:朱泽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和谐关系构建策略小学班主任
浅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建构
浅议图书馆馆员与读者关系
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方式研究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