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法院:网上官司怎么打

2018-01-22 08:36刘熳王昊魁龚亮
畅谈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审理当事人法官

刘熳 王昊魁 龚亮

9月9日上午,北京挂牌成立互联网法院。这是继2017年8月杭州互联网法院成立后,全国第二家互联网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将提供诉讼风险智能评估、诉状自动生成、在线浏览卷宗材料等智能化服务。相比于传统法院,互联网法院审判运行模式有何不同?网上官司怎么打?

“刷脸”进法院

“请跟我来,注意脚下,在这里您可以办理立案。”刚踏进坐落在北京丰台科技园内的北京互联网法院,一个身着白色法袍的机器人就出现在法院门口。

作为全国第二家互联网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蕴含着不少高科技。

在法院門口负责迎接引导的这个机器人叫作“互宝”,它身高约1.5米,蓝眼睛,“互”取自互联网法院的“互”字。

“互宝”机器人不仅能指引当事人立案,还可以回答法律问题:“文章被其他网站转载,如何维权?”“著作权被侵权,对方承担何种责任?”“借款人不还款,担保人需全部赔偿吗?”这些专业的法律问题对“互宝”来说都不在话下。

与传统法院不同的是,传统法院进门首先是人工登记、安检,而互联网法院则是一排“刷脸”闸机:通过“刷脸”对法院立案、参加庭审的当事人进行“人脸识别与实名认证”。

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姜颖介绍,“刷脸机”对人脸五官特征及证照信息扫描识别后,后台系统可实时与公安系统的身份信息库、北京市司法局的律师信息库存储的主体身份信息进行比对,确保实名认证功能安全易用。它相当于互联网法院的“门禁”,当事人进入法院后,凭自己的人脸、身份信息进入特定的法庭,法官也通过刷脸门禁进入预约过的法庭。

网上案件,网上审理

“请原告发表起诉意见,明确诉讼请求。”

“请求法官判令:一,立即停止侵权;二,被告赔偿我经济损失费用1万元。”

“请被告发表答辩意见。”

……

互联网法院的网络法庭上,法官朱阁正在模拟审理一起著作权侵权案件。在法官席正前方的三块显示屏上,分别展示法官及原被告双方画面。朱阁给记者演示了语音识别、证据展示、电子签名三项技术在法庭的应用。

“一个屏幕联结了法官和当事人。原被告通过电脑终端或手机就可以参加庭审。”朱阁介绍说,网络法庭不再设书记员席,而是采用语音识别系统实时进行庭审记录,语音识别精准度高达98%。在法官屏幕上,上述著作权侵权案件原告提供的著作权登记证书、一张照片电子底片,清晰地展现了电子证据。庭审笔录结束,原被告双方可以通过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签署自己的姓名。

据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雯介绍,在审理方式上,法院以“网上案件网上审理”为原则,当事人不需要到法院就可以实现起诉、调解、立案、送达、庭审、宣判、执行等全部或部分诉讼环节的网络化办理。对当事人不同意进行线上审理或经法院审查不适合线上审理的案件,可以采用线下审理和线上审理相结合的方式。

从受案范围看,北京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北京市辖区内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审特定类型互联网案件,具体细化为11类,包括:互联网购物合同纠纷;互联网服务合同纠纷;互联网金融借款、小额借款合同纠纷;互联网著作权权属纠纷;互联网著作权侵权纠纷;互联网域名纠纷;互联网侵权责任纠纷;互联网购物产品责任纠纷;检察机关提起的互联网公益诉讼案件;因对互联网进行行政管理引发的行政纠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其他互联网民事、行政案件等。

人工智能写诉状

进入法院后,如果当事人到法院起诉并未携带起诉状,或不会书写起诉状,可以应用“智能诉状一体机”解决问题。在“智能诉状一体机”中选择案由,并根据对系统自动生成的案情引导问卷做出选择,就可以得到一份由系统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自动生成的起诉状。当事人进行诉状信息预览并确认后即可用于起诉。

北京互联网法院还在一楼左侧特别开辟出“感知在线诉讼区域”,分为立案e点通、多元调解亭、网络调解室、在线审判全景演示、网络法庭、科技之窗、智能执行、电子留言区八大模块。

在“多元调解亭”,拱形的玻璃门隔离出两个独立的调解室,嵌入的诉前调解平台对接70多家行业调解组织。

同意进行诉前调解的当事人,只要在家进入平台搭建的系统,就可以“足不出户”进行远程在线调解。调解完成后,调解协议、调解申请确认书就可以回传到立案的诉讼平台。

姜颖介绍,不管调解是否成功,结果都会自动反馈到立案系统,调解成功并申请司法确认的案件会被系统直接列入申请司法确认,得到法院确认的调解协议就可以执行。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将由法官进行后续的审理。

一个特别的“高科技”细节设计是:在调解进行时,原本透明的玻璃可以调成“雾化”状态。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兼顾体验区和实际应用区两个功能,玻璃透明状态时便于体验人观看实景,调解员进行调解时则采用雾化玻璃状态,隔绝外界干扰,不影响调解的进行。

为确保当事人对案件的知情权,并解决法院“送达难”问题,北京互联网法院引入了“弹屏短信”技术,通过电子送达方式化解难题。法院会通过系统向当事人发送记载送达内容的弹屏短信,只有当事人点击确认,手机才恢复正常的状态,不点击确认,手机将保持锁屏的状态,当事人确认即视为送达。

在“文书自动生成模块”体验区,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一份简易案件裁判文书自动生成的过程,生成的裁判文书有绿、黑两种字体,绿色字是从平台抓取的案号、当事人基本信息、案件事实、适用的法律条文等个性化信息中抓取的,黑色字体则是固定模板内容。

“通过庭审之后形成裁判文书初稿大概只需要十几秒钟,法官只需要进行简单修改和校核就完成一份裁判文书。”

七次赴杭州“取经”

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李经纬告诉记者,早在今年年初,筹备组就开始启动前期调研,到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一—杭州互联网法院学习,了解法院一年运行情况和运行机制。

谈到筹备中的困难,李经纬回忆说,成立北京互联网法院,对长期在传统法院工作的法官来说是件“挺突然”也“很意外”的事。对传统审判规则、运行模式非常熟悉,但对互联网审判并没有太清晰的概念,是初来互联网法院的法官共同面临的问题。

为此,他和筹备组就先后七次去杭州互联网法院调研“取经”,多次进行平台学习。

“第一次去没有准备,只了解了互联网法院基本面貌,了解了什么叫互联网法院及互联网的理念。”李经纬说,但回到北京,筹备组又面临了新的问题,例如技术平台如何搭建、怎么运行?这些都需要“反反复复去了解学习”才能有清晰的概念。

此后,杭州互联网法院又推出了“异步审理”方式。通过“异步审理”,当事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针对对方证据进行质证。北京法院提出的“24小时不打烊”的法院,也正是基于这一创新理念。

据介绍,在平台建设上,北京虽借鉴杭州的经验,但并不是“完全复制迁移”。比如为体现互联网法院的特色,互联网法院专门开辟体验区,就是为了让参观者可以对互联网在线诉讼流程有直观了解。李经纬说,现场观摩体验区的设计,在全国法院也并不多见。

增设互联网法院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涉互联网纠纷案件数量与日俱增,传统的诉讼规则和审理机制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2018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增设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安凤德表示,北京互联网法院严格按照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精神,在案件管辖、上诉机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审理方式、平台搭建等方面充分体现改革的创新性与先进性。

“增设互联网法院是大势所趋。北京设立互联网法院的条件较为成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互联网产业发达、涉网案件较多、技术条件具备、人才储备充分。”安凤德表示。

据介绍,近年来,北京法院审理了全国首例网络虚拟财产纠纷案、全国首例淘宝网店分割案等一批新型、疑难、复杂互联网案件,积累了大量优秀审判人才。同时,北京法院在网上立案、集中送达、在线调解、远程庭审、数字法庭建设等方面都取得良好实效,在互联网审判领域创造了一些新颖典型模式。

同时,北京作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第一方阵的重要一员,近年来,互联网案件數量不断增长。2017年,仅全市法院受理的互联网购物、服务合同等9类互联网案件就有45382件,2018年1月至明审理以上案由案件37631件,同比上升24.4%。

从杭州互联网法院运行情况来看,通过集中管辖互联网案件、完善配套机制建设,确实提高了审判的质效,有利于规范促进当地互联网产业发展。截至2018年8月底,杭州互联网法院共受理互联网案件12103件,审结10646件,线上庭审平均用时28分钟,平均审理期限41天,比传统审理模式分别节约时间3/5、1/2,一审服判息诉率98.59%。

据介绍,北京互联网法院现有员额法官38名,整体体现出年纪轻、学历高、专业强的三大特点。员额法官平均年龄40岁,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75.7%,平均审判年限10年。

猜你喜欢
审理当事人法官
我不喜欢你
审计项目审理工作的思考
“三审一评”提升执纪审查质量
中西方饮酒文化大对比
该给法官涨薪了
从梦想到现实
离婚对白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