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2018-01-22 12:28子平
当代工人 2018年19期
关键词:老李机器人

子平

AI来袭,有人主动顺应,有人被迫迎击,有人不知所措。实践证明,求人不如求己,自助者得天助——

如果要问当今世界,工人的最大危险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说工伤意外,或者行业更迭,然而更大的猛兽在后面——人工智能。

因为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发展工业机器人也成为国家战略之一。《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而实际上,中国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

前阵子,机器人已经抢了不少金融从业者的饭碗,现在他们已经奔着工人来了。面对危机,产业工人的反应呈现百态。

听说沈阳有场国际机器人产业展览,这个消息让张巍有点儿兴奋也有些忐忑,他准备去看看。作为一名流水线工人,张巍一直很好奇机器人是如何工作并准备抢走他的饭碗的,尽管逛展会的人里,可能就有做决策买机器人淘汰他的人。

张巍是沈阳一家汽车配件厂的工人,主要在流水线上组装汽车天线,这些天线用在众多的豪车上。张巍夫妇还养不起车,只能靠单位通勤车上下班。每天在班车上百无聊赖的时候,他都要数一数路过的豪车上,有多少天线是自家企业生产的,甚至是自己亲手组装的。

尽管收入一般,张巍却比较知足,因为自己的一儿一女都很健康活泼,尤其是两岁的小女儿,真真是自己的小棉袄。每天到家被女儿亲的一脸口水,张巍并不在乎,他对自己要二胎的决策很是满意,哪怕时刻都需要节约不敢花钱。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张巍有些不安,因为连续接到几个朋友或辞职或被辞退的消息,其中有两个是因为企业引进了机器人。张巍工作的流水线,早就听车间主任说要淘汰,只是最新的生产线要上千万美元一条,短时间内性价比还赶不上人工,老板还没下决心换,张巍觉得自己还能安稳工作四五年。

面对席卷而来的智能机器人抢夺工人饭碗的大潮,像张巍这样的人规模最为庞大,处境似乎也会变得糟糕。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第一、二产业所雇佣的人数比重依然很高,而这些产业都是很容易自动化的领域。牛津大学弗雷(Carl Benedikt Frey)和奥斯本(Michael Osborne)发表的一篇广为引用的研究表明,未来10~20年,美国有47%的工作岗位有自动化的风险,据此推算中国的比例则高达77%。岗位的自动化,意味着工人的大幅削减。

张巍那几个离职的朋友,合伙做起了水果生意,张巍也时不时去他们的水果店里看看。但是没到3个月,水果店就被街对面新开的连锁副食超市给挤黄了,一盘算几个人亏了七八万元,平均下来每个人损失不多,却让大家都更加谨慎也更加急躁起来。毕竟,一年半载的失业还能承受,但是看不见希望的努力才是残酷的。

张巍帮不上什么忙,就掏钱请哥儿几个吃了一次烧烤,看到朋友们有些消沉,张巍也高兴不起来——他们多数都是一个孩子,自己却有两个孩子要养。张巍妻子的建议是,不如去学学烧烤,因为对面邻居开了3年烧烤摊,就把所有房贷都还完了。不过张巍还是想再看看,他一个大老爷们还是拉不下脸去街头烤串。

“谁知道呢,没准到时真下岗了,自己也会去支个摊吧?”张巍的回答仍然是观望。

26岁的王树伟,刚买了一箱子新书——《着陆页:获取网络订单的关键》《互联网新思维:未来十年的企业变形计》《文案训练手册》……

对于钳工专业职高毕业的他来说,这些书实在过于陌生,之前说起网络技能,他只会浏览网页,刷刷抖音。他从来没想到,要依靠从这些书中获得的知识来重新工作。

5年前,刚毕业的王树伟,应聘到沈阳一家铝合金结构部件厂,在车间负责零部件制造,每天的工作就是锉削、钻孔、划线。一开始,企业还是半自动化生产,在学校比较用功的他,很快就适应了工作,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技工,每月工资能到手3000元。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發展,车间一分为二,王树伟也成为了一名业务骨干,工资攀升到5000元。公司为了留住人才,在2017年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更诱人的是,员工持股并不是大锅饭平均分,级别越高可投入的资金也越多,高管级别最高可到50万元,因而每年的分红将是一笔丰厚收入。

王树伟将公司的发展看在眼中,琢磨着一旦入股,未来5年的收入至少翻一倍,而他恰好又处在持股条件基本线上。

当他兴冲冲地筹集了5万元钱,准备到公司办理入股手续时,两个生产车间的骨干入股却被公司领导叫停。摸不着头脑的他,和其他几个班长打听了好几天,终于弄清楚,企业准备投资3000万元,上两条全自动智能生产线!

一周后,在宣布这个决定的员工大会上,公司董事长兴奋异常地介绍了智能生产线的好处:“我们最高能将生产效率提升10倍,同时加工精度也提升近10倍,部件车间只需要两个新来的技术员,将基本实现黑灯工厂!”

领导在前面说得眉飞色舞,王树伟几个人却心如死灰,因为他们除了个人能力突出之外,压根就不懂智能系统的维护,现学操作不仅学历不够,也不赶趟了。因为3个月后,新系统就将到场,新设备安装好之时,就是他们的下岗之日。

入股没赶上,还要面临下岗,王树伟感觉遭遇了晴天霹雳。

一个好消息是,就在王树伟准备辞职的时候,人力资源经理找到他,抛出一个新的机会——转岗做网络营销专员。同时,他也了解到公司的一个新转变,那就是互联网营销带来的业务额已经超过5000万元,占到总业务的1/5。公司组建了新的互联网营销部,需要充实一批懂产品的一线骨干和客户沟通专业问题。但同时,人力资源经理也指出他的一个短板:互联网知识贫乏,要尽快补课。

这样的消息,对于已经绝望的王树伟来说,不啻天籁之音。赶走即将失业的阴霾,王树伟走马上任新的工作岗位,从操作机床到敲打键盘,王树伟的转型之路一开始并不顺利,但是几次和客户沟通之后,居然促成了一单100万元的生意。客户下单的理由是——小伙子把产品说得头头是道,绝不是那些油嘴滑舌的业务员,真正回答了客户使用中的几个安装难题。

网络专员工作的第三个月,王树伟的工资条上,出现了一个他以前从未达到的数字:10280。这里面的大部分,是他促成的两个大订单的提成。

工资到手之后,他立刻花了500多元买了这批书,这个举动还得到了公司董事长的表扬——每个员工都要学会终身学习,公司也将为转型的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9月,王树伟将作为公司重点培养的网络专员,前往北京培训半个月。

当前中国,不少“5060”退休人员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却“到点退休”在家无事可干,他们一技在手、有时间有意愿再就业。不少老板和单位为招不到熟练工和技术人员而犯愁。

退休焊工老李,正好在这个供需界面上找到了又一春。

作为铁路系统的一名焊工,老李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奉献30多年,也没有谋上一官半职,最后因为工厂搬迁,进行现代化改造,焊工这个职位被焊接机器人所取代。老李遂从工人位置上退休,因为是特殊工种,老李退休时只有55岁,精力充沛,总想干点儿什么。正好沈阳一家建材公司缺少售后服务人员,老李就应聘过去当了一名售后。

入职后,老李凭借多年的工作积累和钻研精神,迅速掌握了企业高端卫浴产品的技术参数和维修方法,掌握了数十款智能产品的维修诀窍,成为管理十余名售后人员的部门经理。

谈到快速成为一名干部,老李笑着摆摆手说:“没有啥窍门,一是有积累,二是能赶紧去。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不会干活儿,也不愿意研究。所以我就矬子里拔将军了。”

谈到机器人威胁传统产业工人的饭碗,老李并不在意。“按理说我是被机器人也就是你们说的人工智能抢走了饭碗,但是机器人再厉害,也得有人安装使用,出了问题还得懂技术的人去修。”

(文中人物均用化名)

猜你喜欢
老李机器人
你好,机器人
还钱路漫漫
谁厉害
“段子手”老李
李花
你吃了吗
你吃了吗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