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之六经辨证

2018-01-23 21:19黄双辉梁雯霏石达友
猪业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白虎承气汤耳病

黄双辉,梁雯霏,张 义,石达友

(1.广州天科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广州 510890;2.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州 510642)

传统中医学认为,天、地、人三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猪也同此理。

天之寒和地之水合人之膀胱为太阳寒水经,天之热与地之火合人之心为太阴君火经,天之燥与地之金合人之大肠为阳明燥金经,天之湿与地之土合人之脾为太阴湿土经,天之暑与地之火合人之三焦为少阳相火经,天之风与地之木合人之肝为厥阴风木经。天地万物之大象,人秉天气而生六腑,秉地气而生六脏,天之六气为地之五行之魂,地之五行为天之六气之魄,阴阳互根,天之六气与地之五行皆备于人身中,分之为六,合则为一。无论是寒热错讹与燥湿乖谬,虽百变无穷,但溯委穷源,不外六气。内伤者,病于本气衰旺之偏见,外感者,病于天地有缺之气偏而本气之偏感之为病。三阴三阳之太阳与少阴、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标中,六则三,三则一。仲景之伤寒从六经以六经立法,昭揭明白六气之性情形状,后察六气之证候,以六气为基,六经辨证,诸病无所逃也。

猪蓝耳病,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的俗称。此病对我国养猪业的危害众所周知,经多年的摸索认为,中兽医在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方面具有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优势。作者长期在猪场基层工作,是中兽医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爱好者,通过多年应用中兽药防治猪蓝耳病的临床实践总结得出,虽然猪蓝耳病临诊以温病为主,但湿温、热病、中风、伤于寒也偶尔可见,因此,通过尝试用六经辨证对猪蓝耳病进行辨证分析与选方防治,论述如下:

1 正阳明证之猪蓝耳病

猪全身潮红、目赤恶热、呼吸俱粗、昏沉、呕吐、唇干燥、口干、咽燥、苔黄黑、鼻孔干、鼻孔扇张、胸满痛拒触、腹痛、便秘硬干、小便涩等。

1.1 辨证

恶热、呼吸俱粗,鼻息来去俱粗,是足阳明实证;大便干硬闭,邪入大肠,腑气不通,是手阳明实证;小便涩,火腑不通,是阴气不化,足膀胱火化实证;口燥渴,是火烁津;舌苔老黄,是胃中浊气;熏蒸肺脏,肺气不化而气不化津。综合辨证是阳明经腑热盛证(俗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1.2 治则

散法与降法,通腑泄热。按邪所在部位有下面7种分治细则:

1)邪在太阳阳明近表以散为顺,以白虎之金飚以退烦热,益阴清热止渴,白虎汤主之;

2)邪已入正阳阳明之里实,则非下夺不可,故以大承气汤主之;

3)诸症悉有而症微,阳明实证,但未满实,小承气汤和之;

4)出现烦躁,大便正常,小便不正常,此属邪犯心包络,减味竹叶石膏汤方合调胃承气汤主之;

5)后期出现纯利稀水,粪干少者,热结旁流为邪犯膀胱,调胃承气汤主之;

6)严重病猪,诸症俱急,大热大渴、舌燥、舌色金黄,痰涎壅甚,邪犯太阴并留阳明经者,承气合小陷胸汤方主之;

7)大便黑而稀者,有瘀血,邪在血分,不欲饮水,热邪燥液口干,犀角地黄汤主之。

1.3 选方

白虎汤、承气汤、减味竹叶石膏汤、调胃承气汤、承气合小陷胸汤、犀角地黄汤。

白虎汤方(内不得泄、外不得发,中外俱热气分证)——石膏50 g、知母18 g、甘草(生 )6 g、粳米 9 g。(加减方:去粳米,加玄参8 g、丹参8 g、金银花12 g、生地 10 g)。

大承气汤方(痞、满、燥、实,矢气通)——大黄12 g、芒硝 9 g、枳实12 g、厚朴24 g。(加减方:去枳实,加柴胡 9 g,黄芩 9 g)。

小承气汤方(腑轻症)——大黄12 g、厚朴 6 g、枳实 9 g。

减味竹叶石膏汤方(大热已去,余邪留连,余热未清、胃津已伤、虚已现者)——竹叶15 g、石膏 18 g、麦冬 18 g、 甘 草 9 g。( 加 减 方:竹 叶12~24 g,石膏 18~50 g,(有呕 )加半夏6~12 g,并加大石膏量、金银花9 g。症稍微热者竹叶换淡竹叶15 g)。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12 g、芒硝9 g、生甘草 6 g。

承气合小陷胸汤方(症已急)——生大黄 12 g、厚朴 6 g、枳实 9 g、半夏9 g、栝蒌 9 g、黄连 6 g。

犀角地黄汤方(病中后期、身红有疹、粪便见血)——水牛角30 g、生地24 g、赤芍 12 g、牡丹皮 9 g。(加减方:尿有血加茅根15 g、斑红驳加青黛10 g、复现高热加大黄 6 g,黄芩 12 g,衄血加侧柏叶 16 g)。

疫邪蟠踞于阳明之中,以小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大黄荡涤阳明之热结,枳实开幽门之不通,厚朴泻中宫之实满,此为小承气汤。满实者加用芒硝入阴软坚,为大承气汤。去枳、朴之攻气结,加甘草以和中,则为调胃承气汤。用量上以大黄调降“下”之度,总之,猪蓝耳病阳明实证以承气汤为主,有何症加何药,能大大地提高临床疗效。

2 阳明与太阴合证之猪蓝耳病

猪全身显黄色、发热渐高、口渴却不饮、困乏呆钝、猪头微胀、身重懒动、喜侧卧胸闷、食欲不振、身微热而不扬、小便不利、大便溏、舌苔黄、腻等。

2.1 辨证

胸闷不舒、为湿热郁于上焦,肺气满郁不得宣泄,则水道不通而喘促。身热,午后热盛,胸脘痞闷,身重肢倦,苔腻,为脾胃受邪;病体阳虚,湿邪偏盛者,为湿重于热型。病体阳盛,热邪偏胜者,为热重于湿型。还有湿郁热蒸、湿热并重之证。综合辨证是阳明湿热与太阴湿热并重证(湿 热型致病猪)。

2.2 治则

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故应祛湿与清热并重。用降法,清热祛湿。湿重于热者,三仁汤主之;热重于湿者,白虎加苍术汤主之;湿热并重者,连朴饮主之。

2.3 选方

三仁汤、白虎加苍术汤、连朴饮。

三仁汤方(湿重热轻、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小便短赤)——杏仁12 g、飞滑石 18 g、白通草 6 g、白蔻仁 6 g、竹叶 6 g、厚朴 6 g、生薏仁 18 g、半夏10 g。(加减方:“三仁”各管上中下焦,药量酌情加减,恶寒甚加藿香与香薷,湿重加苍术 6 g,昏重加石菖蒲 6~10 g,有复热加黄连须、黄芩、黄柏少许,去半夏、厚朴、加知母、石膏,后期有化燥加二地)。

白虎汤方——石膏50 g、知母18 g、甘草(炙)6 g、粳米 9 g。

苍术汤方——防风3 g、黄柏各3 g、柴胡 6 g、苍术 9 g。

连朴饮方(小便赤,吐泻)——制厚朴 6 g,黄连 3 g、姜汁炒 3 g、石菖蒲 3 g、制半夏 3 g、香豉炒 9 g、焦栀子 9 g、芦根 60 g。汤液置冰箱中,取出稍停灌服。(加减方:尿赤加车前子,吐泻倍半夏)。

3 阳明入少阴及厥证之猪蓝耳病

渐进性消瘦、偶尔腹泻、身体凉热不均、神倦耳聋、猪体烦扰、舌绛苔少甚或时时欲脱;斑疹隐隐,骤然腹痛,呼吸短促等。

3.1 辨证

邪热久留不去,肾阴耗损,若肾阴被耗,则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而致虚风内动,虚风内动则肝肾阴虚,热入营血。综合辨证是阳明入阴及厥证(蓝耳病阳性感染与慢性感染病猪)。

3.2 治则

䃼法,滋阴潜阳。热入营血者,清营汤主之;肾阴耗损,肝肾阴虚者,加减复脉汤主之;入厥证者,救逆汤主之;骤然腹痛,呼吸短促者,半夏桂枝汤主之。

3.3 选方

加减复脉汤、清营汤、救逆汤、半夏桂枝汤。

加减复脉汤方(后期阴虚内热)——炙甘草 18 g、生地 18 g、生白芍 18 g、连心麦冬 15 g、阿胶 9 g、胡麻仁9 g。(加减方:无阿胶则换熟地而倍生地,便燥则倍二地,食欲不振则加干姜、肉桂)。

清营汤方(斑疹已现、夜晚体温稍高白天)——水牛角 20 g、生地 15 g、玄参 9 g、竹叶卷心 3 g、麦冬 9 g、金银花 9 g、连翘 6 g、莲子心 6 g、黄连须 5 g、丹参 9 g。(加减方:症状明显去黄连须,斑疹加牡丹皮10 g,有嗜睡加北板兰根 16 g,有抽搐加石菖蒲 10 g,皮肤凉热不均加柴胡12 g,有呼吸稍加快加紫苏)。

救逆汤方——炙甘草18 g、干地黄18 g、生白芍 18 g、带心麦冬 15 g、阿胶 9 g、生龙骨 12 g、生牡蛎 24 g、人参 6 g。

半夏桂枝汤方——半夏18 g、秫米30 g、白芍 18 g、桂枝 12 g。

4 太阳阳明病之猪蓝耳病

发热、微恶风寒、鼻镜汗多、口渴而咳、午后热甚、夜正常等。

4.1 辨证

初期感染猪蓝耳病者,邪未内入,留于太阳与阳明处。温邪袭肺,外则卫气郁闭,内则肺气不宣。中风则发热,无恶寒。辨证综合是太阳阳明证(除夏感外之初发病猪)。

4.2 治则

用散法,辛凉解表、透邪外出。热扰卫阳者,银翘散、桑菊饮主之;湿遏卫阳,四肢酸困,身热不扬者,霍朴夏苓汤主之。

4.3 选方

银翘散、桑菊饮、霍朴夏苓汤。

银翘散方——连翘15g 、银花15 g、苦桔梗 6 g、薄荷 6 g、竹叶 4 g、生甘草 5 g、芥穗 4 g、淡豆豉 5 g、牛蒡子 6 g。

桑菊饮方——杏仁 6 g、连翘 4.5 g、薄荷 2.4 g、桑叶 7.5 g、菊花 3 g、苦梗6 g、甘草 2.4 g、苇根 6 g。

霍朴夏苓汤方(沉困嗜睡、肤色浊腻如油舌苔积粉)——藿香梗6 g、厚朴 3 g、姜半夏 4.5 g、赤茯苓 9 g、杏仁9 g、 生苡薏仁 12 g、白蔻仁 3 g、猪苓9 g、淡香鼓 9 g、泽泻 4.5 g、通草 3 g。(加减方:药不行加大腹皮、倍藿香梗)。

5 猪蓝耳病之六经辨证小结

猪蓝耳病,此疫邪内入,若猪之病体有亏,则病起矣。《猪病学》第9版之猪蓝耳病“吞噬细胞内吞作用”,也从另一侧面呼应此论。病邪入体,皆于太阳而入,寒则于足太阳经,温则从手太阳门户鼻入。如若本气自病,则感而起病也。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春末夏初,阳气弛张。若猪蓝耳病感染则厉气流行,兼夹秽浊。然,冬之季“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致病少矣(因猪为水畜也)。

当今之病理学,从另一侧面帮助人们了解到猪蓝耳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猪蓝耳病于扁桃体中的结缔组织与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肺泡内吞噬细胞为首被感染位,而肺泡巨噬细胞为其具有免疫作用的主要靶细胞,依此推理可见。临床剖解与显微观察也呈现了病毒以侵害脾脏、淋巴结、空肠等器官组织为主要,肝脏、生殖器官次之,后至脑和心肌组织这样一个病理事实。

现代兽医学术界对猪蓝耳病之困惑有四:一曰持续性感染,二曰造成免疫抑制,三曰抗体依赖性增强,四曰毒株变异、增强。现代养猪界对猪蓝耳病困惑亦有四:一为预防措施难以下手,二为防治手段枯竭,三为疫苗预防不够理想,四为混合感染多之。总之,传统医学中的同病异治,实乃抓住了病之根源,病症变则方药需变。预防湿热内生、保肝护肾是预防本病(猪蓝耳病)的关键之关键。

猜你喜欢
白虎承气汤耳病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白虎
白虎
《温病条辨》大、小、调胃承气汤之研究
山楂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伴高脂血症大鼠的作用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