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的云南民族音乐国际传播途径研究

2018-01-23 23:16王海燕
黄河之声 2018年1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国际化云南

王海燕

(昆明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

一、“互联网+”环境下云南民族音乐国际化传播的意义

自近代以来,外来文化不断传入国内,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云南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为云南民族音乐的受众范围本来就小,而且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地理环境以及经济水平的影响,其的大规模化发展未能成行,而“互联网+”可连接一切的特征,正为其跨过这些障碍提供了便利。[1]因此借助于“互联网+”对云南民族音乐进行国际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首先是民族音乐在国际化的传播中能够借鉴其其他文化的先进之处,丰富自身音乐理论,从而创造出更加悦耳和受欢迎的音乐作品。任何一种音乐文化要想被世人所知晓和尊敬,都要在传承自身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民族音乐的精华,扩大自己的受众范围才能创造出国际化的民族音乐风格。由于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其中有彝族、傣族、哈尼族、僳僳族、白族等二十五个民族,正是这种多民族的聚集背景,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而且各民族的音乐都极具特色。然而这样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也没能散发出其该有的音乐繁荣景象,反而是外来的流行音乐占据了音乐市场的主流,究其原因,少不了民族音乐本身缺少创新,无法从当下新的传播环境中转变自身的音乐理念,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云南民族音乐需要立足自己的文化,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精髓,丰富自己的音乐理论,来满足音乐全球化的发展需求。[2]

其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对增加云南民族音乐的受众提供了新的渠道,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在国际音乐中的影响力,进而提升我国民族音乐的国际地位。因为云南民族音乐诞生于众多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下,民族性、地域性较强,而且其的音乐所以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民族音乐对外传播,尤其是国际化的传播途径。移动互联网的开发与普及让云南民族音乐可以扎根在当地的民族文化氛围中,而向全世界的任何联网的地区实现实时的音乐表演效果,而且,由于VR(Virtual Reality)技术的发展,模拟现实场景成为可能,带上VR眼睛,即使是隔着屏幕也能让观赏者如临“五彩云南”之境。

最后,从文化全球化的角度上看,“互联网+”环境下的民族音乐的传播对于世界音乐的多样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云南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民族音乐的重要一员,虽然长期以来其的国际化程度较低,但这也正是其原生态魅力所在,因为还存在很大的国际化发展空间,在未来其的国际化传播将进一步促进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3]

总之,利用“互联网+”这一发展机遇,民族传统音乐有了更加广阔的展现自我魅力的舞台,这对于我国以及世界音乐的繁荣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互联网+”环境下云南民族音乐国际传播途径

当下“互联网+”已经塑造了一个全新给的极速传播的信息环境,因此在云南民族音乐的传播中要更加重视民族音乐的传播途径的开拓,助力云南民族音乐的国际化发展。

(一)让“互联网+”成为驱动云南民族音乐创新的动力

我国政府自2015年首次将“互联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就已经明确了“互联网+”将成为各行业创新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云南民族音乐也理所当然的包含在内。民族音乐自身民族性与地域性特点虽然限制了其的受众群,但是这也正是其利用“互联网+”突破自身的关键所在。[4]云南当地音乐的创造者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从其他民族音乐身上寻找可以借鉴的地方,还可以利用YouTube、Facebook等国际性的社交软件来拓宽自己的传播途径,通过发布音频、视频等获取国际性的关注度,扩大自己的影响。当然将音乐展现给世界的前提是制作品质上要精良,良好的音乐品牌是云南民族音乐在国际化发展中的基本前提。

(二)政府启动“互联网+音乐”发展战略

任何一种文化如果没有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持,其内在的资源价值都将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云南当地的政府要结合“互联网+”战略,积极推进“互联网+音乐”的融合创新发展,无论是在音乐人才的培养上,还是在资金的投入上都应该加大力度,以保证云南民族音乐的持续性发展。

(三)将云南民族音乐引入当地的音乐教学中

云南民族音乐的有效传承是其走向世界舞台的根基,只有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民族音乐人才才能为将来的民族音乐的发扬光大打牢基础.可以通过将云南民族音乐引入当地的音乐教学中,并且定期组织各种对外音乐交流活动来开阔当地音乐传承人的视野,增强其对外交流的能力,从而为当地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杜怡萱.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播现状与展望[J].音乐传播,2016,03:100-102.

[2]王耀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传播内容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变”与“不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4,03:95-100.

[3]吴跃跃,符晓钰.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网络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05:245-247.

[4]符晓钰.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理论与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国际化云南
聚焦港口国际化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浅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