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2018-01-23 09:00孙宗丹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模式施工

孙宗丹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市 530000)

引言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涉及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两大重要板块,涉及的概念及内容多。传统教学体系将施工技术作为教学重点,对施工组织缺乏足够的重视,无法满足当前土木工程行业要求,因此,要求高校提高认识,积极推进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

1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使学生切实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更好的走向工作岗位,高校应结合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实际,做好相关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对当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1 不重视实践训练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包括较多的理论知识,部分知识需学生认真实践与总结,才能彻底掌握,从知识转化为能力。但部分高校教学中,仍将理论知识作为重点:①教学课时有限,理论与实践知识兼顾的难度较大。②部分高校缺乏供学生实践训练的设施,学生参与实践训练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掌握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知识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巩固。

1.2 教学形式较单一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形式单一,仍以课堂教学为主。众所周知,一些知识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深刻理解一些施工细节。另外,部分高校在生产实习环节,虽安排学生深入到一些工程的施工现场,但受工程进度的影响,教师很难给学生针对性指导,实践效果不佳。

1.3 教学重点不突出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涵盖内容太过广泛,但教师为传授更多的知识,通常对知识点都会进行讲解,这种面面俱到的做法,虽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但讲解的知识不够深入,重点不突出,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无法满足土木工程施工要求。

1.4 教师实践经验少

当前虽然高校招聘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时,对学历的要求不断提升,但缺乏实践经验的考虑。①多数教师毕业后直接任教,工程经验缺乏。同时,从教后受教学、科研等影响,很难有进入工程一线实践的机会,导致实践经验缺乏。②部分教师虽有工程经验,但当前土木工程行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不断出现,教师如不及时进行学习,储备的知识很容易落伍。

2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为提升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应做多总结,分析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行改革,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具体可考虑从以下内容入手:

2.1 完善实践训练设施

为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学校应增加投入:①积极完善实践训练基础设施,例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设土木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对实训中心进行科学规划,设置专门的钢筋绑扎、砌筑抹灰等场地,让学生亲身感受施工过程。同时,结合相关实训内容,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施工组织进行设计,以提高学生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协调能力。②完善虚拟实验设施。针对一些特殊土木工程,可借助虚拟实验给学生提供训练的机会,因此,高校应购买相关的计算机设备以及土木工程施工模拟软件,建立虚拟实验室。学生可通过软件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掌握土木工程各施工环节与细节,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加以弥补。

2.2 积极丰富教学形式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彻底、牢固掌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专业知识,高校与教师均应作出努力,在教学形式上多下功夫,不断丰富教学形式。①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形式。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为学生讲解土木工程施工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重点、难点知识。例如,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建筑、结构模型,加深学生对相关施工内容的理解。②高校应开设远程教育。信息时代的到来,催生各种新型教学形式。例如,基于互联网发展而来的远程教育,因不受学习地点的限制,在一些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高校应开设远程教育,给学生提供实时指导。例如,学生实习时,教师借助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并给予学生相关指导。③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为帮助学生积累一线经验,高校应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利用暑假、寒假到企业实习,让学生在实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积累一线施工经验,为其更好的踏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如图1学生在建筑施工现场实训学习)。

图1 学生在建筑施工现场实训学习

2.3 优化相关课程内容

为帮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重点知识,更好的适应当前土木工程行业要求,高校应积极优化相关课程内容,具体可从以下内容入手进行改革:①精简教学内容。为提高教师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的重点,高校应结合土木工程行业发展状况,对原有老旧的知识进行精简,及时添加新的行业内容。另外,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突出重点,不应面面俱到,而是将重点知识为学生讲明白、讲透彻。②添加前沿知识。当前土木工程行业发展迅速,一些新知识不断出现,因此,高校应及时将新知识纳入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前沿技能,例如,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时,要求学生掌握CAD技术,但目前来看,仅仅掌握CAD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当前BIM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功能强大,具备设备管理、工程监理、数字化加工等功能,可模拟土木工程施工环节,避免施工中意外的发生,因此,高校应开设BIM相关课程,为学生讲解BIM专业知识,更好的应用在土木工程施工中。

2.4 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教师综合素质对教学质量造成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高校应注重从教学入手进行改革,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①严格招聘关。高校在招聘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时,既要考虑其学历,又要考虑其从业经验,尤其应注重考查其是否具有工程施工经验,择优录取。②制定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定期邀请土木工程相关企业人员给广大教师开展培训工作,讲解土木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流程、施工方法等,使教师掌握土木工程相关施工知识。另外。针对在职教师,高校应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要求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使教师及时掌握土木工程行业新技术、新方法,在教学活动中传授给学生,防止所教内容与实际施工脱节。

3 结论

当前我国社会处在黄金发展时期,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因此,为培养更多符合行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自身任务的艰巨性,做好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研究工作,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本文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良问题,主要体现在高校不重视实践训练、教学形式单一、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师实践经验少,给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产生较大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应结合实际,做好教学模式改革工作。

(2)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要求高校结合土木工程行业特点,做好充分的论证分析,增加在实训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不断完善实践训练设施。同时,积极丰富教学形式,做好相关课程内容的优化,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好的符合行业要求。另外,高校还应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杨璐,张文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01):79~82.

[2]杨惠君.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3):58~59+79.

[3]王忠辉.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J].河南建材,2016(01):118~119.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模式施工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践行探索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