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北方草原退化因素研究综述

2018-01-23 18:25顾丽婷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2期

【摘 要】 本文对数十年造成北方草原退化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梳理,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四方面进行研究综述,认为造成草原退化的因素中,灾害性的自然因素和不合理的人为因素固然重要,但政治、经济因素对草原生态的恶化更具破坏性。

【关键词】 北方草原;草原退化;退化因素

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草原退化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草原退化的现状、原因以及草原生态的保护和修复等方面,学者们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通过阅读相关研究文献,可以看出造成草原退化的因素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一、草原退化的自然因素

草原退化的自然因素中,气候变暖和鼠害等生物灾害尤为突出,其中气候变化包括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加尔森·纳比和贾幼陵认为气候变化是引起草原生态恶化的重要自然因素。[1][2]据资料显示,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地区近40年气候呈波动性的升高,温度和降水年际间的变幅近年来明显加大。[3]干旱成为了锡盟地区的主要气候灾害。马爱霞认为在影响草地生态环境演变的自然因子中,气候旱化最敏感。[4]

草地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生物灾害面积日渐扩大,草层变矮变稀,利于鼠类大量繁衍,鼠害发生愈发频繁。有观点提出气候变暖位居其次,鼠害是加速草原退化的重要因素。关注鼠害影响草原退化的同时,毒草危害日渐凸显,使草场利用率下降。

二、草原退化的人为因素

有学者认为首先是人的意识和认知方面的不足导致草原退化。刘宇飞提出草原退化的原因包括对草原生态服务功能认识的不全面及全社会对草原的保护意识淡薄。[5]还有学者认为在草原退化的过程中,自然因素影响率是22.45%,而人为因素影响率达45.28%。[6]人口增长超过了自然资源尤其是草原资源的可承载能力,是导致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马戎、潘乃谷在《边区开发论著》一书中通过对内蒙古生态环境恶化的关注,表明人口增加、农牧民“短期行为”的掠夺式经营使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无力承受。[7]人口增长过快,自然资源的增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口日益膨胀的需求。[8]

在国内学界对草原生态环境失调和恶化的关注中,费孝通先生提出草原生态失衡是“四滥”造成。[9]卢满意也提出樵采过度是影响草原退化的人为因素之一。[10]在草原退化的人为因素中还有观点提出无序开采矿产资源也是造成草原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11]

对于草原退化的原因,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过度放牧是引起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魏利平通过对《内蒙古统计年鉴》1978~2007年锡盟大小牲畜总数量的统计得知,牲畜头数超过了草原适度放牧的数量,放牧因素成为造成草原退化的主导因素。卢满意认为牲畜数量超过草原的承载能力,会导致草原植被品质和生产力降低。李政海等人通过对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草原牲畜头数统计的对比分析,得出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原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12]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农耕经济也是造成草原退化的因素。例如,马爱霞认为草地利用不平衡与人类进行的各项减灾工程未顾及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造成草地在不同地段的退化。[13]张勃等人认为,农田灌溉用水大、利用率低,是造成草原退化的人为因素之一。[14]贾幼陵、王永槐也认为农耕经济对草原的蚕食和破坏是造成草原退化的人为因素之一。此外,郑淑华等人提出,草原退化的根本原因是打草场的掠夺性利用所致。[15]

综上所述,人为意识层面的欠缺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开荒、滥樵乱采、开矿、打草厂等行为,造成了草地利用不平衡。对于牧民来说,超载放牧成为影响草原退化的另一诱因,农耕经济对草原的蚕食也不容小觑。虽然所有因素环环相扣,但人口的持续增加和日益增长的物质、经济需求则是造成草原退化的根本性原因。

三、草原退化的经济因素

我国草地资源位居世界第二位,樊胜岳、张卉等人认为草原退化已成为制约牧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牧户追求更高家庭收入与现实经济状况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其过度放牧的根本原因。[16]吕少宁等人认为“围栏放牧”是一项经济措施,其本身并没有起到保护草场的作用,而且单个农户在市场定价机制中处于绝对劣势。[17]王云霞、曹建民等人提出,造成草原退化的经济原因是由于牧民生产的单一性和封闭性。[18]由于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追求收入增长,必然导致草原的过度利用和退化。王婧通过调查表明,外来者以“偷挖药材”、“买卖草场”,找牧民“代养牛羊”等行为,进一步汲取了牧区的生态资源。[19]

从以上造成草原退化的经济因素中可以看出,当市场成为交换体系中高高在上的推动力后,由其管制的一切都在经历转型的过程。[20]当自然资源被纳入市场领域又缺少规范时,对草原资源的利用容易產生混乱的状态。

四、草原退化的政策因素

政治具有潜在的、嵌入性的结构因素,对个人具有限制和引导作用。在草原退化的政策因素中,科尔曼提出草原生态恶化“非个人责任”、“不能让政府和公司溜之大吉”。[21]有学者沿用科尔曼提出的观点,认为国家对草原的治理,是政府权力的集中化和牧民组织弱化的表现。[22]制度设计曾设想通过明确产权、划清边界达到改善草原生态的目的。这些想法虽好,现实却相反。这一设计还带来了意外的结果,首当其冲是草原生态系统整体性的丧失,其次由于牧区资源环境、传统文化及社会问题的复杂多样,造成草场使用权落实了,但保护建设的责任落空了。此外,有些地方政府“搭便车”行为时有发生。

造成草原退化的政策因素中,牧区实行草原和牲畜承包到户的双承包责任制,导致草原退化。[23]管理体制也是影响草原退化的原因之一,没有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草原生态破环。赵成章等人认为,草原产权制度与过度利用草地密不可分,产权制度的缺陷和供给的滞后性使草地的使用与保护处于无序状态。[24]杨丽娜等人认为草原保护法规的难以执行和落实,严重影响了草原可持续发展。[25]王云霞等人认为,不完善的管理利用制度造成草地资源的掠夺式利用。[26]韦蕙兰等人提出政府不当的制度供给成为玛曲草原退化的重要制度因素,[27]把本来投资少、省人省事的草原畜牧业,变成了高投入、靠国家扶持的小农畜牧业。endprint

上述造成草原退化的政策因素中,我们可以看到,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需要承认草场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制度安排的失误,而非人口压力、过度放牧和牧民缺乏远见。政府在做制度安排时,应该以牧民为中心,因为牧民才是草原真正的主人。

五、总结

综上所述,造成草原退化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经济因素与政策因素四方面。自然因素是从微观层面的视角出发,通常归咎于气候。人为因素是从个体行动的视角出发,首先在于人的意识层面,其次人口增长过快,随着牧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与现实经济状况之间的矛盾,出现大量打草场和挖草药的行为造成草原生态的破坏。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是从关注宏觀的社会结构背景角度出发,考察意识、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及社会流行性话语等宏观结构因素对牧民行动的影响。人为因素和政策经济因素虽然视角不同,但在政策导向过程中,个体行动也受其推动。

总体来看,造成草原退化的因素中,灾害性的自然因素和不合理的人为因素固然重要,但政治经济因素对草原生态的恶化更具破坏性,还无意中推动个体行为,使被异化的观念和行为又作用于社会和环境层面,加剧环境恶化。因此,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视角下,我们认为与草原直接相关的牧民的行动对草原生态恶化有影响,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它们有政策、经济因素的深层次结构性背景。

【注 释】

[1] 加尔森·纳比.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和草原保护长效机制[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

[2] 贾幼陵.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和草原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J].中国草地学报,2011.02.

[3][8][11] 魏利平.不同因素对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影响程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4][13] 马爱霞.甘肃黄河上游主要生态功能区草原退化成因及治理对策浅析[J].草业与畜牧,2009.04.

[5] 刘宇飞.草原退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1.10.

[6][10] 卢满意.锡林郭勒草原退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7] 马戎,潘乃谷.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府村调查.载马戎,潘乃谷.边区开发论著[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2-139.

[9] 费孝通.费孝通通论西部开发与区域经济[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144.

[12] 李政海,鲍雅静,张靖.内蒙古草原退化状况及驱动因素对比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5.01.

[14] 张勃,郝建秀,张凯.山地草原牧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草业科学,2004.04.

[15] 郑淑华,黄国安,王烨.东乌珠穆沁旗草原退化原因简析[J].内蒙古草业,2011.01.

[16] 樊胜岳,张卉,赵成章.甘肃省肃南县过度放牧的社会经济成因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6.06.

[17] 吕少宁,文军,康悦.黄河源区玛曲草原草场退化原因调查分析[J].生态经济,2011.02.

[18] 王云霞,曹建民.内蒙古草原退化社会经济原因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19] 王婧.外来者经济活动与草原退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20] 流心.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 常妹,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1] [美]丹尼尔·A·科尔曼. 梅俊杰译,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

[22] 王子艳.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2.

[23] 俞婷.阿勒泰市草地退化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2.

[24] 赵成章,龙瑞军,马永欢.草地产权制度对过度放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5.01.

[25] 杨丽娜,王世进.边疆草原退化问题及应对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12.30.

[26] 王云霞,曹建民.内蒙古半农半牧区草原退化与合理利用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27] 韦蕙兰,孙喜涛.制度视域下草原退化原因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0.06.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费孝通论西部开发与区域经济[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

[2] 王关区.我国草原退化加剧的深层次原因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27(04).

[3] 许至信,白永飞.草原退化与气候变化[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7.03.

[4] 姜冬梅.草原生态恶化的制度因素探析[J].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5] 张倩,李文军.分布型过牧:一个被忽视的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12.

[6] 秦大河,丁一汇,王邵武.环境变化及其对中国西部的影响[J].地学前缘,2002.9.321-328.

【作者简介】

顾丽婷(1990.11-)女,回族,上海人,兰州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