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如山倒,减负如抽丝

2018-01-24 03:04田茂永
首席财务官 2017年8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简政放权税率

最近几天,一篇盘点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研判中的重大分歧的文章在我关注的CFO朋友圈里热传,看多派与看衰派的阵容都很强大,逻辑与证据也各自凿凿。在我看来,看多派是依旧乐观于原有经济体制的巨大惯性所带来的增长空间,而看衰派则是对于“泥足巨人”在深水区里挣扎到强弩之末的判断。

如果低效率的政府及国有体系的投资强度回到正常状态,看似强大的原有经济体制的惯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好像冬日阴冷南方的房间里的大马力空调,一旦关闭电源,屋子里瞬间就会寒气刺骨。从这个角度来说,看衰派更符合常识。而真正能突破看多与看衰界限的,仍然是我们一直念兹在兹的以减负为导向的“深改”。

首先,从“简政放权”的层面看,距离真正能释放市场活力的登堂入室来说,现在充其量是走到了大门口(当然,之前是在村门口)。我曾在一个小范围的政商交流场合,听到一位省直机关的高官,讲起其是如何把该机关多年不用的审批权限拿出来放到“简政放权”目录里充数的情景。观一叶知天下秋,真正的有实质性意义的简政放权应该需要跨出部门藩篱来操作。如果这一步骤真正启动了,那么也就标志着整个市场效率的“降噪”开始了,牛熊分界的拐点也就随之而来。

目前还能看到很多政府机构对于纯市场行为(比如风险投资、创业)方面的大量资金扶持,我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不把更多的力量用于已经在市场上存活多年的企业,而偏偏去扶持95%的可能在一年内倒闭的创业项目?

其次,对于税负与社保来说,同样还没有出现对于经济具备刺激作用的减负动作。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今年一季度,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33317亿元(已扣减出口退税),比上年同期增长11.8%。超出GDP增速近一倍的税收增速,说明在营改增之下,即便有轻微的减税效应,也无法抵消征收效率的急速提升。因此,现在是最好的降总体名义税率的最佳时机,如果匹配GDP增速的话,起码有50%的名义税率下降空间。

再看社保的官方数字,截至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五项基金总收入为1.53万亿元,同比增长26.9%,总支出为1.18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如果考虑到加大国有资产划拨力度,抵御老龄化所带来的支出快速上升的改革红利,那么上述总体社保五项基金也存在大幅下调征缴比例的空间。

其三,出口和消费面临新的此消彼长局面。在上一个经济周期中,由于人民币升值因素,出口实际上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消费却因为连续的消费升级,而跃上了全新的台阶。如今,强势美元再度回来,出口复苏可期,但高房价对于消费能力的透支效应,却是不容忽视的长期危机。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简政放权税率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治理迭代
增值税税率正式下调16%调为13%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试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中国自7月1日起取消13%增值税税率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简政放权环保公告真的取消了吗?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 便民办税春风来 简政放权提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