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好慈善工作助力关爱体系建设
——十九大报告学习笔记

2018-01-24 03:53王前进
慈善 2018年3期
关键词:义工慈善儿童

文/王前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十九大报告有关民生实事中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下简称“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

对农村“三留守”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提供关爱服务,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纳入国务院工作要点。对此,民政部会同全国妇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和单位,为破解农村“三留守”难题做了大量工作。

这些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明显增多,“三留守”群体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农村“三留守”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留守儿童“身边无人”,这些孩子与父母聚少离多,生活上少照顾,精神上少关怀,行为上少引导,极易误入歧途,甚至成为“问题少年”。二是留守妇女“身心不安”,不仅要一个人承担劳务,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托,有些有时孤独无援地承受外界侵犯。三是留守老人“膝下无人”,有些常年在困苦和孤独的陪伴下生活,形成特有的“寂寞老人”群体。他们在自我保护、致富创业的能力比较弱,关心照顾欠缺。关爱“三留守”等特殊群体,应确保他们基本生活得到照料、公共服务得到保障,实现“幼有所育”“弱有所扶”“老有关心”。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和补充。通过市场实现收入的第一次分配;通过政府调节实行收入的第二次分配;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个人出于自愿将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社会,乃是不可小觑的第三次收入分配。慈善组织通过募捐,把一定的资金或财物集中起来,然后分配给有需要的人。中国的慈善思想,先秦时期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譬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

十多年来,我们常怀仁爱之心,广行济困之举,仁德与善行相统一。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慈善法》所规定的公益活动,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也包括救孤、扶老等方面工作。

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少者怀之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就是,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对于年少的,就关怀他。这些年来,我们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认真做了一些事。

(一)建设留守儿童之家

我区西部山区的留守儿童现象比较突出。茅畲逸夫小学就是一个典型,留守儿童率高达92%(其中双亲外出占58%)。为了帮助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各级慈善机构在中华慈善总会的带领下参与了这项活动,与各级教育部门、妇联、黄岩区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社会各界,伸出友爱双手,慷慨解囊建设学校留守儿童之家。2016年5月,利用校网调整后的一幢闲置教学楼(四层八间教室)装修落成。开设了“悦读吧”“科技厅”“创意坊”“艺术苑”“翰墨斋”等活动场所,配备了电脑、电视、亲情电话、图书及乒乓球、篮球、跳棋等文体活动器材,配有室内外活动场所和留守儿童活动宣传阵地。闲暇之余人气兴旺,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体会到社会、家庭之“大家”的温馨。

其中我会拨出25万元专项慈善资金,该项目还获批省慈善总会“为了明天—关爱留守儿童”专项资金项目,获得省、市慈善总会各4万元的资助。同时,还获得中华慈善总会“爱心图书室”项目捐赠的3700册中小学课外图书。其他爱心单位也纷纷慷慨解囊。2016年12月2日,台州市在茅畲逸夫小学举行了以“让我们一起爱你”为主题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现场推进会。

2017年,我会又拨出25万元专项慈善资金,在上垟乡中心小学建设“慈善关爱留守儿童之家”,设立了图书阅览室、才艺展示室,为学生(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实用的基础设施。

(二)改建“焕新乐园”

“焕新乐园”项目由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发起,以环境改造为切入点,对6至16周岁儿童的低保家庭进行儿童房间环境改造。通过与孩子结对陪伴,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设体现精神面貌和生活追求的“焕新乐园”,为孩子们的幸福家园圆一个梦。

黄岩慈善义工协会积极参与这个项目,自2017年年初开始,已在区内进行了十位小朋友“焕新乐园”的改建。“焕新乐园”公益项目改造内容主要包括解决水电气安全问题;布置儿童独立、安全且保护隐私的生活空间;改善学习环境;灵活处理闲置物品;保留体现传统文化的老旧家具及物件等。在建设“焕新乐园”的工作中,他们认真踏实地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广大义工积极参与其中(包括公务员、教师、民警、村干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是选准对象;二是筹集资金;三是采购物资;四是参与改造,每处参与的改造志愿者20~30人;五是落实结对志愿者,对应一位小朋友,固定的为3~4人;六是跟进陪伴服务对象。为孩子们量身定做窗明几净、靓丽整洁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志愿者们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定期前往这些家庭,持续关注和帮助他们,唤醒他们生活的热情与自信。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者安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就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对于年老的,使他得到安乐。这些年来,我们在关爱农村留守老人方面,认真做了一些事。

(一)坚持经常性开展敬老活动

先转发黄岩区慈善义工协会(区慈善总会义工分会)的一个通知,通过文字让大家感受一下慈善敬老爱老的场境和氛围。

在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的喜庆日子里,黄岩区慈善义工协会(区慈善总会义工分会)决定,于10月29日(周日)走进江口街道项岙村,举行“喜庆十九大,欢度重阳节”大型敬老服务活动,以为老人做实事、传播孝道为主题,把“社工进礼堂”与“走进父老乡亲”两个项目的服务结合起来,为当地老人圆这个“欢聚过节”的梦。

活动内容:

1.为老人提供理发、洗头、洗脚、修剪指甲与脚趾甲、护理双眼、理疗、义诊、量血压、磨菜刀等生活与人身健康服务;

2.为老人们烧制一餐精心准备的重阳节日宴;

3.为老人与当地群众送上一台文化精神大餐——文艺演出。

活动分工:

1.为老人服务:由3666秋怡、3457黄婉芳负责,召募27~29名义工按服务内容分头承担(见附件分组名单);

2.烧制节日宴:由3666秋怡、0258沙巴克负责;

3.文化精神大餐——文艺表演:由2045卢荷芳、0572陈凤玉负责,带领义工艺术团倾情演出。

活动分段时间:

1.为老人服务:13∶00 - 15∶30

2.重阳节日宴:16∶00 - 18∶00

3.文艺表演:18∶00 - 20∶40

出发时间与地点:

1.参加下午服务义工:12∶00在协会院内出发;

2.参加晚上演出义工:由2045卢荷芳负责确定并通知。

黄岩慈善义工的“社工进礼堂”项目已经走过了三年的历程,在相关文化礼堂开展文化民俗传承、宣讲、送春联、文艺表演等活动,还着重坚持了腊八节“一碗腊八粥”暖冬行动、便民服务、传播正能量影展等活动,在黄岩城乡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三年来,黄岩区慈善义工协会共组织各种类型、不同内容的“社工进礼堂”服务活动304次,参与义工3097人次,总服务时间1.3万小时,受益者5.4万人。

老龄化社会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今年,协会又适时启动了“走进父老乡亲”助老服务项目,把我们对老人的关切与生活、健康帮助,送到生养我们的广大农村与社区,看望与服务更多的父老乡亲,更大范围地传播文明、传承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就有那么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庄(江口街道项岙村),200位老人多年来期盼着能够在重阳节欢聚一堂,过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10月29日,黄岩慈善义工为他们圆了这个“欢聚过节”的梦。

(二)坚持每年春节前举办慈善“年夜饭”

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加深,老年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会也越来越重视助老活动。2007-2016年,十年来,我会助老支出2719370元,惠及老人近万人;十年来,我会坚持每年除夕前去全区各敬老院举办慈善“年夜饭”,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民政局领导、当地乡镇(街道)领导、慈善总会领导参与,和全体老人聚餐并发给每人新年红包。有几年,饭前来一场文艺演出。2016年,我会助老支出75.3万元。其中,定向资助高桥老年体协10万元,修建老年活动场地。元旦、春节期间,市、区慈善总会慰问180名老人,共支出9万元,使老人们老有关心,老有所乐。市、区慈善总会还为上垟乡敬老院各送上1万元慰问金。2017年1月,我会拨出春节慰问金47280元,为全区16家敬老院591名在院老人举办慈善年夜饭,丰盛的年夜饭以及新年红包让在院老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三、在扶老救孤同时 重视妇女权益保障

各级慈善组织自成立以来,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起到了雪中送炭的效果。广大妇女(留守妇女)也从中享受慈善阳光的普照,沐浴慈善雨露的滋润。

各级妇联是各地妇女的“娘家”,在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继续开展连心桥工程项目建设。“桥由心生,心系为民”,通过搭建培训、服务、关爱三大平台,将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服务妇女儿童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继续推进儿童之家建设项目。整合社会各界关爱力量,协同推进全区儿童保护工作,共同构筑留守儿童的关怀和监护体系。三是继续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扎实做好“平安家庭”宣传工作,以家庭的平安和睦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谐。四是加强“两规”实施的组织、指导和落实工作。对照区妇女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做好各项目标、措施和实事项目的监测评估工作,动态掌握发展状况,推动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近年来,区妇联扎实推进妇女儿童工作创新发展,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和心灵情感需求,打造“精神家园”综合体,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集学习、交流、娱乐、健身于一身的活动场所,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的看护、教育指导、困难救助等问题,还孩子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目前,已建成区级留守儿童保护试点15家,今年计划再拓增7家。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全区妇女传承弘扬“红船精神”,争创高水平巾帼新业绩,区妇联面向社会公开认筹“红船+”众筹项目,全面促进我区妇女儿童工作的创新与发展。2018年1月25日下午,区妇联“红船+”众筹项目启动仪式举行,吸引了一大批爱心公益团队到场支持。本次启动的“红船+”众筹八个项目中,就有关怀退职妇女干部的项目,有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项目,有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项目。区妇联前期还成立了“妇联慈善分会”,探索两癌困难妇女的常态化救助。

猜你喜欢
义工慈善儿童
二十岁的她,实现了让全球义工来苏州的愿望
国际义工,一段在国内未曾有过的经历
慈善之路
“偶遇”一次义工活动
慈善义卖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义工公益活动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