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生产中常见的兽药残留及其危害

2018-01-24 04:25苏鸿雨刘明春
猪业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类抗生素猪只养猪

苏鸿雨,刘明春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前言

近几年来,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人们的膳食结构也有了相应的改变,往往趋向于肉、蛋、奶等[1-2],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重视。畜牧行业作为支撑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及地方畜牧管理部门有严格的标准来规范养殖生产[3],因此兽药残留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畜牧业特别是养猪行业规模化、集中化生产的发展,也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缺乏,滥用药物的现象也已经屡见不鲜[4]。在养猪生产的过程当中,为预防以及治疗相应的疾病,生产管理人员需采用对应疫苗或兽药进行防治,而兽药的滥用以及乱用药物则会导致动物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药物成分在猪体内的大量蓄积,当药物含量超标的猪肉被人类食用后,将会对人类身体产生不可预见的危害。食品性动物的用药及安全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加强对兽药使用规范的监管,也需广大养猪生产者付诸行动。

1 养猪生产中常用的兽药

1.1 阿莫西林(β-内酰胺类)

阿莫西林是一种最常用的半合成青霉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5],为一种白色粉末,半衰期约为61.3 min。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胃肠道吸收率达90%。阿莫西林杀菌作用强,穿透细胞膜的能力强,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口服半合成青霉素之一。其制剂有胶囊、片剂、颗粒剂、分散片等等,现在常与克拉维酸合用制成分散片。阿莫西林主要应用于猪的细菌性感染,是一种广谱抗菌药。

1.2 加米霉素(大环内酯类抗菌素)

加米霉素是一类重要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吸收快、起效快,药效维持时间长,残留低、安全性高等显著优点,使用一次即可达到治愈或预防目的,符合未来国内外畜牧业发展趋势,在兽医临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逐渐在养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巴氏杆菌等。

1.3 硫酸庆大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硫酸庆大霉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养猪行业的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感染,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有效,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等特点[5]。

1.4 杆菌肽(多肽类抗生素)

杆菌肽主要是抑制同源或者近源细菌生长的一类抗生素。而猪链球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会引起很多猪的疾病,如败血症、心内膜炎等,对养猪行业具有很大的威胁。而有研究表明,杆菌肽对猪链球菌具有很好的抑制及杀伤作用[6]。

1.5 四环素(四环素类抗生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20世纪中期代发现的一类广谱抗生素,该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内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引起的感染。在畜牧业特别是养猪行业应用的较为广泛[6]。

2 兽药残留的原因

2.1 不正确用药

有些猪场对于国家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时不合理。如猪只发病时并不寻找真正的原因,而是简单的根据经验进行大量的投药,或者不定时的进行给药,这样对动物的治疗将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有时养殖户会觉得疗程过长,非法使用人用的抗菌药,这样不按规定滥用药物就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同时也会使猪体内药物残留增加。而平时人用的抗生素对动物使用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则人类食用动物性食品后也会产生影响,使人类的疾病也不容易医治[7]。

2.2 未执行休药期规定,在休药期以前屠宰猪

休药期也称为消除期,是指动物从停止给药到允许屠宰或它们的乳、蛋等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休药期是依据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规律确定的,就是按最大剂量、最长用药周期给药,停药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屠宰,采集各个组织进行残留量的检测,直至在最后那个时间点采集的所有组织中均检测不出药物为止。而有些养殖户为了谋求利益则在没有达到休药期前就对猪只进行屠宰,这样的猪肉进入市场流通,则会对人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2.3 使用违禁药物

违禁药物即规定不准使用的药物。养殖户手中存有各种兽用的抗菌药物,而这些药物中某种可能已经被相关部门明令禁止使用,但是由于没有被经常性进行理论教育或者为了获取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则使用违禁的药物。如兴奋剂类中的克仑特罗、性激素类、抗生素中的万古霉素、氯霉素等。这些药物的使用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大量的不利影响。而养猪行业是国内外较大、发展较快的产业,如果大面积出现使用违禁药物的情况,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了养猪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一定要在给猪用药时严格把关,避免使用违禁药物,减少药物残留。

2.4 猪只个体代谢的差异

不同猪只对药物的代谢有很大的差异,由于目前广大养殖户对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不是特别的完善,用药的技术水平较低,用药过程也不是特别的合乎规范,长年累月的积累导致猪只机体代谢的紊乱,对抗生素的代谢能力极度下降,猪只在屠宰前没有达到休药期应有的标准,从而导致了兽药在猪肉中的含量超标的现象[3]。

3 兽药残留的危害

3.1 毒性作用

猪只如果一次性摄入大量的抗生素,导致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量过多,残留量也会过多,而人们一旦食用了这类猪肉,且一次摄入残留物的量过大,就会出现中毒反应。医学界已经证实,畜禽产品中的抗生素、激素及其他合成药物的滥用与残留往往与人类常见的癌症、畸形及性早熟等密切相关。而近期报道显示,兽用激素类药物的残留,影响人体正常激素水平和功能,使儿童产生肥胖及早熟等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四环素类药物能够与骨骼中的钙结合,抑制骨骼和牙齿的发育,这也是所谓四环素牙的产生原因。

3.2 过敏反应

很多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磺胺类药物能使部分人群发生过敏反应甚至休克,并在短时间内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危险的现象,猪也一样会过敏。青霉素类药物有很强的致敏作用,所以使用青霉素药物之前都要检查是否对青霉素类药物有过敏现象。

3.3 对环境的影响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兽药不能被猪完全的吸收、代谢,会随着排泄物直接进入水体或者排到环境中。并且现在的水处理技术和空气净化处理并不能完全地将环境中的残留药物消除,所以导致环境中的药物残留也超标[8]。

3.4 对畜牧业的影响

长期的大量滥用药物的现象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动物的免疫力下降,在食品性动物中,猪的养殖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疾病,用药则是养殖户的首选方案。而此时如果不遵守用药的规范则会影响动物的疫苗接种效果,还可能引起畜禽的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使得以往发生较少的疾病在猪群中大肆传播。耐药菌株的增加使得有效控制细菌疾病变得越来越困难。长此以往,会对养猪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4 兽药残留的防控措施

在畜牧行业中想不用药而达到治疗效果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如何合理而安全的使用药物便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重点。而兽药在防治猪疾病、提高生产性能等各个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何使兽药的残留达到国家食品安全的标准以内则显得尤为重要[1]。控制兽药残留每个环节都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各级政府和畜牧兽医部门要大力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猪场养殖户要在养殖的环节严格把关,人民群众要提高关注兽药残留的意识,尽量在养殖环节减少兽药和添加剂的药物残留[9]。而国家应该完善兽药使用的相关规定,在药物的使用上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从法律的层面上加强约束[7]。

4.1 健全和完善有关的法律规定,加大宣传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要不断修订和完善药物在动物饲养方面的添加和使用标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禁止使用假冒伪劣兽药,违规经营、使用生物制品、不按规定执行兽药休药期制度、生产和经营兽药严重超标的猪肉、未取得兽药经营许可证经营等行为给予严重的打击。发现一起就严重打击一起,严查严打,绝不姑息[10]。提高企业、养殖户以及全民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认识和法律意识,有效降低药残对社会的危害,同时加强在饲料中使用畜禽专用兽药的的相关知识宣传,强调坚持足够的停药期管理规定,以减少猪肉产品中兽药残留超标。

4.2 重视兽药的休药期和残留量标准

重视兽药的使用目的、使用方法、用药剂量以及有效期限,禁止使用违禁药品以及未被批准的药物。对允许使用的药物要明确休药期,并严格执行。要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不同兽药在猪体内残留量的最低标准来检测动物体内兽药的残留量,坚决杜绝药残超标的现象。猪肉兽药的残留会对人体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所以一定要严格检测,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11]。

4.3 注重新型兽药的开发,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兽药

加强开发新型兽药,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开发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兽药,减轻药物残留的危害。要重视酶制剂、中草药及生物制剂的高效、低毒、无公害的兽药或药物添加剂的研制、开发及应用。推广天然药物的使用,尽可能地减少抗生素以及合成药物的大量使用[12]。近年来,酸化剂、微生态制剂、化学益生素等天然物质饲料添加剂相继使用,提高了猪只的生产性能和猪场的经济效益,同时不会造成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的问题,是很有前途的新型添加剂[13]。而在新型药物开发方面,我国有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很多的药物都具有良好的抗菌、促进生长的作用,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鼓励研究开发天然药物,对于保障养猪业的用药需要和食品动物的安全用药有积极作用[14]。

猜你喜欢
类抗生素猪只养猪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药学研究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养猪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