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

2018-01-24 07:14王立山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批准文号国药准字骨科

王立山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骨外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骨科创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由术后制动时间过长引起,以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停滞等为主要表现特征,严重者会出现肺栓塞,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积极预防和处理该类病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研究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骨科收治的55例下肢骨折创伤术后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和处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骨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骨科创伤手术,术后并发下肢DVT,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7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为24~73岁,平均年龄为(51.2±4.7)岁;手术方式:骨折复位内固定术25例(占54.5%),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8例(占32.7%),其他术式12例(占21.8%);合并疾病:高血压14例(占25.5%),糖尿病5例(占9.1%),高血脂病4例(占7.3%)。

1.2 方法

1.2.1 临床表现:55例下肢DVT患者中,下肢髂股静脉血栓19例(占34.5%),以压痛表现为主,伴有下肢肿胀、浅静脉现象;小腿部静脉血栓26例(占47.3%),有压迫感、肿胀感,其中浅静脉血栓未见怒张现象;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占18.2%),下肢痛感明显,伴有浅静脉怒张、皮温升高等表现。经下肢彩超检查静脉血管腔内血流速度、血流量等情况并确诊。

1.2.2 临床处理:均给予一般性处理,以仰卧位为主,抬高患肢,并用弹力绷带包扎,指导患者进行肌肉主动收缩练习。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程度,辅以药物治疗,包括溶栓、抗凝和降低血液黏稠度,其中溶栓给予尿激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0117,生产企业:山东北大高科华泰制药有限公司),无出血倾向患者常规溶栓,根据体内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来调整药物用量,辅以华法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112,生产企业: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和利伐沙班(注册证号:H20100464,生产企业:Bayer Schering Pharma AG);抗凝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190,生产企业: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剂量为6250U/次;降低血液黏稠度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5313,)生产企业: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辅以复方丹参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40001,生产企业: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剂量分别为50、20 mL。机械护理和药物治疗无效者,行手术除栓治疗,经介入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

2 结 果

本组55例患者,其中下肢髂股静脉血栓治疗10 d后症状得到缓解;小腿部静脉血栓治疗7 d后症状得到缓解,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11 d后症状得到缓解,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有54例患者经药物治疗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仅有1例行介入治疗得以恢复。无不良结局出现。

3 讨 论

骨科创伤术后血液处于黏稠的状态,肌肉失去泵的作用,同时在麻醉反应、被动体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易发生下肢DVT,对该类并发症的预防已成为骨科护理管理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2]。本组研究中,55例并发下肢DVT患者,经机械护理、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现将下肢DVT发生的相关因素、预防措施及临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3.1 相关因素:就骨科创伤手术患者而言,肢体应力解剖结构本身已遭受严重损伤,创伤会引起血小板含量增加,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术后由于制动,短期内肢体活动受限,下肢肌肉的收缩力下降,一系列影响机制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困难,细胞大量聚集引发内坡损伤,继而出现DVT[3]。再有,骨科收治的患者以老年人群居多,这部分患者身体各器官呈退行性发展,多伴有骨质疏松症,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术后发生DVT的概率更高,同时发生DVT后,临床处理难度也相对较大。有关术后下肢DVT的影响因素和临床处理的研究报道较多,亚俊等[4]对50例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创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术后发生下肢DVT的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与未发生下肢DVT患者相比,手术时间和制动时间相对较长,证实下肢DVT的发生同时受到手术操作等外在因素和患者自身内在因素影响,给予综合治疗干预,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3.2 预防措施: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康复期间必须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对下肢DVT高危患者进行综合预防干预,即采用基本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内容为:①基本预防方式。严格制定手术操作规范,注意对患者下肢静脉的保护,尽量避免伤及静脉内膜;术后一段时间内抬高患者患肢,条件允许时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训练,鼓励其进行肢体活动,如足趾活动、深呼吸等床上活动,由被动练习逐渐过渡到主动练习,增强肌肉泵功能;对于短时间难以下床活动的患者,协助其翻身,定时更换体位,促进下肢静脉回流[5]。②机械预防方式。必要时可加可使用弹力袜、充气加压装置等机械预防措施,对于接受静脉注射治疗的患者,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③药物预防方式。术后常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控制给药剂量,适当给予溶栓、抗凝等治疗,必要时行介入治疗[6]。再有,术后还应加强基础护理管理,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提高患者对相关并发症的认知度及危害性,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术后嘱患者多饮水,给予营养支持,多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鼓励其进行四头肌训练,通过在围术期全过程进行针对性的多重预防来降低下肢DVT的发生[7]。

综上所述,骨科创伤术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易出现下肢DVT,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可减少该类病症的发生,早期进行临床诊治可有效缓解症状表现,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和诊治,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更好地改善其预后。

[1]钟贺军,谢宏哲,刘辉.围术期压力泵治疗仪联合利伐沙班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8):142-144.

[2]王芸.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2,31(9):134-136.

[3]程海松,吴亚军.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5):240-241.

[4]亚俊,马志坚,廖鹏,等.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与临床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25-27.

[5]Ali T,Reza BM,Asghar E.Evaluation of molecular genetic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lower limb fractures in traumatic patients[J].Indian J Med Sci,2012,66(9/10):207-213.

[6]龙江.骨科创伤深静脉血栓发生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3):1-2.

[7]王琮.高龄患者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58-159.

猜你喜欢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骨科
更正声明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附表6 2021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附表6 2021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附表6 2020 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附表4:2019 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