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价值评估

2018-01-24 07: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肢体脑梗死康复

丛 娜

(辽河石油勘探局康复医院,辽宁 兴城 125100)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血栓脱落或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的一种脑血管闭塞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和致残率以及病死率均很高。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报道,在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存活的患者中,仅有10%能够恢复至发病前状态,有5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如肢体障碍、语言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为了探究脑梗死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价值,我院选取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疗效显著,在针对康复护理治疗的患者中,语言和肢体功能得到了明显恢复,现将研究结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在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7~84岁,平均年龄(61.3±5.7)岁,在观察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0.9±5.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中比较,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进行分组以后,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具体护理过程措施如下:①言语功能恢复。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简单进行口腔练习,多练习简单词汇的发音,当患者能够正常发音之后,逐渐增加字数练习,重复连续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使用广播或者电视等其他方式来达到训练的目的,训练中多对患者的进步进行鼓励和表扬,增强患者信心,达到更好的恢复效果。②肢体康复护理。在患者结束治疗以后,各项生命体征趋于正常,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恢复,同时给患者讲解肢体恢复的重要性,并使其配合,对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恢复,对关节部位进行重点恢复,针对患者情况制定详细的计划。③体位护理。在进行体位护理中,若患者在病床上取健侧卧位时,可使用高枕将其放置在患者身体躯干前后,使患者躯体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若患者取患侧卧位,为了防止患者患侧卧受压可将患者患肢前伸位放置,手心向上,注意牵引患肢能够对其达到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1.3 观察指标:在护理结束以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其中康复情况中包括语言功能,肢体功能两项得分,护理完成后使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可以分为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并计算患者的总满意率(%)=(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试验中所得数据均采用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但在两组的具体康复情况对比中,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为(83.1±7.4)分,肢体功能得分(67.2±4.7)分,对照组语言评分功能为(65.4±7.8)分,肢体功能得分为(51.3±5.1)分,观察组在语言功能评分以及肢体功能评分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治疗后,观察组35例患者中,满意患者28例(80.00%),较满意患者5例(14.29%),不满意患者2例(5.71%),总满意率为94.29%(33/35);对照组35例患者中,满意患者14例(40.00%),较满意患者15例(42.86%),不满意患者6例(17.14%),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2.86%(29/35),观察组94.29%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脑梗死属于脑组织循环障碍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极大的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于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如果各项生命体征均处于稳定状态,病情没有发展的可能性,应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病情[2-3]。在早期的脑梗死患者中,患者的大脑的可塑性相对较强,大脑脑组织功能重建的概率较大,还能有效预防神经萎缩,使得患者脑组织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如果脑梗死患者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对病情会产生极大的帮助,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的发病、致残和致死率,还能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在临床医学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4-5]。

在本次研究中,试验对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使用康复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在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比较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94.29%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康复护理的价值分析研究后,患者的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1]刘蓉,钟婷.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143-144.

[2]张雪静.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20):3095-3097.

[3]韦献萍,岑婉平,胡雪玲,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8):99-100.

[4]赵树红.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2):265-267.

[5]孙威.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140-141.

猜你喜欢
肢体脑梗死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