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的护理

2018-01-24 07: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气胸植入术放射性

孟 丹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 肿瘤二科,辽宁 沈阳 110044)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即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术为一种近距离照射的治疗方案,在针对肺癌患者治疗期间,主要是通过在肿瘤瘤体内植入进放射性粒子,同时经过放射性粒子进行持续释放射线的作用,进而对肿瘤细胞展开直接的接触,在此期间对其进行灭杀[1]。因为放射线于人体组织中存在较短的照射距离,所以将对肿瘤构成的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所以显著的优势于外照射举措,当前被广泛的应用于实践治疗中。根据相关研究以及临床实践经验表明,针对实施粒子植入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于护理期间展开积极有效的系统性护理方案,可以显著的提升疗效。本研究分析及总结了相关的护理体会,报道内容作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放疗科治疗的40例肺癌患者,治疗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所有病例均经过临床相关检查获得明确诊断,存在的临床症状有痰中带血、刺激性咳嗽等。其中,包含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周围性肺癌病例、累及叶支气管的中央型肺癌病例、癌肿巨大并累及纵隔病例、转移性肺癌病例分别为10、16、8、6例。在40例患者中,具有23例男性以及17例女性,年龄为45~72岁,平均年龄为(60.7±3.6)岁,并且排除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对于所有患者采取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方案: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仰卧位或者俯卧位;于肿瘤的相应皮肤处进行粘贴标尺,并展开CT扫描,对于瘤体的层面以及离子数量、靶点、范围等进行详细了解,之后依据定位于皮肤处做好穿刺点的标注[2];展开常规形式的皮肤消毒以及铺巾,予以患者局部的浸润麻醉,并告知患者正确的屏气方式;以穿刺针经皮在瘤体内部进行迅速的穿进,在实施穿刺期间,应该进行多次的CT扫描同时针对穿刺针的深度以及方向和层面进行及时的调整;在预定的靶位中插进植入针以后,以及经过CT扫描结果显示未见异常问题之后,依据原定的方案把粒子进行植入;针对肿瘤内部粒子的分布状况以CT进行严密的确定,同时查看是否在肿瘤的穿刺位置处存在出血问题,或者肺部有无气胸状况等;对于穿刺点部位,以弹力绷带进行严格的固定,之后对患者观察半小时时间,如无发生特殊情况,将患者送入病房内。

1.2.2 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全面的、系统的护理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术前护理:调配给患者单独的病房,同时在病房的门外提供特殊标实;展开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及家属心中存在的疑虑问题,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解答,并且针对患者心中的恐惧、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进行及时的排解,提升治疗的信心;进行CT、B超、肝功能和肾功能、心电图等的检查;展开穿刺体位训练,帮助患者进行正确的平静呼吸下屏气训练;确保穿刺部位的皮肤处于清洁干燥状态中;根据手术的部位,严格遵循医嘱展开术区备皮工作;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即穿刺针、一次性注射器、碘伏棉球、血氧监护仪以及手术器械包、止血药、生理盐水、氧气装置等;在术前的1 h,进行CT室紫外线消毒0.5 h;②术中护理:以肿瘤穿刺部位作为依据,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舒适的体位,必要的情况下以约束带进行固定;连接监护仪器,对于血血氧、心电以及血压展开严密的监测;建立静脉通路,并协助医师实施CT定位,以及常规的皮肤消毒和局麻,手术期间跟随医嘱密切配合操作;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穿刺期间可能由于反复的穿刺导致肺组织损伤而形成气胸,需要协助医师穿刺针连接负压球,或者采取连接注射器抽吸的举措[3];术毕后,缓慢扶至患者为平卧位,严密监测是否存在胸痛不适感,以及复查CT有无产生血胸或者气胸情况,并护送患者回到病房内;③术后护理:患者到达病房以后对其妥善安置,进行患侧卧位,推动止血以及避免出现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等情况;通过严密监测多参数监护仪,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并进行记录;遵循医嘱予以氧气吸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咳嗽、咳血、胸闷、疼痛感等情况;保持伤口处辅料的干燥;指导清淡饮食,注重卧床休息;④并发症护理:气胸护理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变化,是否存在呼吸困难或者气促症状,以及有无烦躁、胸闷以及心慌等问题,如有异常立即上报医师及时解决;在经过X线检查显示出肺组织压缩在30%以上时,辅助医师展开胸腔闭式引流术,对于引流通畅性密切观察,并指导暂且禁食[4];小量气胸患者严密观察呼吸的变化,吸入氧气,如有需要展开胸腔穿刺抽气。在发热护理中,每隔4 h进行1次体温的测量,针对发热患者实施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举措,以及抗炎药物输注,叮嘱患者多饮水,保持皮肤的清洁;每日展开紫外线照射消毒,时间为45 min左右;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以清淡为主。在疼痛护理中,通过指导患者倾听音乐、广播、家属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或者进行按摩举措;如果疼痛程度较显著,则遵医嘱予以用药镇痛。在粒子移位护理中,如果患者产生心率增速、血氧饱和度持续性的下降以及呼吸困难等问题时,要让患者卧床休息,防止产生剧烈的咳嗽问题,并通报医师展开紧急处理[5]。

2 结 果

40例患者中,具有显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22、16、2例,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00%;其中产生气胸患者为2例,发热患者2例,1例为粒子植入局部产生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症状均较轻微,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问题。

3 讨 论

当前,采取CT引导下的125I粒子植入术进行肺癌患者的治疗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作为一项新型的微创技术,其不仅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同时将创伤降至最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少,显著减少并发症率。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配以积极有效的、全面的、系统的护理方案,能够显著的提升治疗效果,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方案同时,也提升治疗的安全性,显著降低术后产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避免产生放射性损伤问题,进而推动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采取粒子植入术治疗的肺癌而言,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案尤为重要。经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以后为进一步显著提升疗效,需要配以全面系统的护理方案,进而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1]徐美,吕张红.~(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5(8):68-70.

[2]胡秀茹.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的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5(10):95-96.

[3]胡冬玲.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手术配合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4,35(30):6792-6793.

[4]陈艳,李春燕.~(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47-49.

[5]陈华真.护理干预对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8):117-118.

猜你喜欢
气胸植入术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