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植物毛酸浆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2018-01-24 09:23朱宇佳焦凯丽冯尚国王慧中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省药用植物种质改良和质量监控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1121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酸浆粉剂可湿性

朱宇佳,焦凯丽,冯尚国,王慧中(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省药用植物种质改良和质量监控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1121)

毛酸浆(PhysalispubescensL.),别名黄菇茑,是茄科(Solanaceae)酸浆属(Physalis)1年生草本植物。毛酸浆的果实清香宜人、味甜可口,具有丰富的胡萝卜素、VC、钙、铁等 20 多种矿物质及 18 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1]。毛酸浆的果实不但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加工制成果汁、果脯蜜饯、罐头等[2]。另外,毛酸浆的带萼果实富含醉茄内酯、酸浆苦素、黄酮、甾醇、黄酮类及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在医学上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的功效,可治愈腮腺炎、咽喉肿痛、小便不利及肺热咳嗽等。因此,毛酸浆是集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于一身的营养保健型水果,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目前,毛酸浆在我国吉林、黑龙江、辽宁及内蒙古东部东南边缘区域已有较为广泛的栽培种植,同时,在国内其他省份也逐步得到了辐射发展。为了规范引导毛酸浆的高效栽培,促进其快速发展,作者在多年毛酸浆栽培相关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毛酸浆栽培技术规程总结如下。

1 栽前准备

1.1 地块选择

栽培土地要地势平整、土质疏松、肥力较好、排灌方便。土壤弱酸性,其pH值最好为6~7。种植地要远离工厂、矿山及医院等污染源。毛酸浆喜与稻子、谷子、小麦、大麦及玉米等交替种植,但忌与番茄等茄科作物近距离栽培或迎茬轮作。

1.2 整地

3月中旬开始整地。首先,刨去前茬作物的残留部分,施有机肥7.5 t·hm-2、硫酸二胺150 kg·hm-2、硝酸钙7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其次,用机械进行翻地,翻刨深度约为25 cm,然后,耙平,起高垄,垄高约30 cm,垄间距为120 cm左右。之后扣塑料薄膜,并用土在地膜两侧压盖,防止风大刮坏地膜。盖地膜可以防止养分流失,保水抗旱,下雨天又可以排水防涝,同时还可以除草、减少病虫害。

1.3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性强、品质优、商业性好且产量高的品种,如大型毛酸浆和小型毛酸浆。

1.4 种子处理

选择健康饱满的种子,用温度约为50~55 ℃的水浸没20 min,以预防叶霉病及早疫病等。然后,将水温调整至30~35 ℃,放置于恒温暗培养箱过夜(12~20 h)。然后,将种子从水里捞出,均匀放置在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并使含水量刚好没过种子。最后将培养皿放置于光照培养箱内进行催芽,设置条件为26 ℃暗培养12 h,30 ℃光照培养12 h。每天加适量水保证滤纸湿润,约3~5 d种子开始发芽。注意,种子出芽长度为1~2 mm时播种最佳。

2 育苗

2.1 播种

毛酸浆播种最佳时期为3月中下旬,播种最好在日光温室里进行。首先,用腐熟有机肥、蛭石、疏松的耕地田土按3∶2∶5均匀混合,过筛除去杂物,然后将配制好的土壤装入营养钵里。其次,将刚刚发出芽的种子与细河沙按1∶4的比例混匀后播种,播种后撒疏松的土壤0.5 cm。最后,盖层塑料薄膜来保证苗床的温度,待大部分幼苗出土后再去掉地膜。

2.2 苗期管理

为了促进种子的快速出土,出苗前,温室里的温度控制在30 ℃左右。待幼苗出土后,温室里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 ℃,夜间保持在17~20 ℃。幼苗出土后,3~5 d洒水1次,温室里要安装专门的育苗洒水喷头,一般在早晨或晚上6点左右洒水。为了保证幼苗健康生长,温室要保证充足的光照条件。在幼苗长出2~3片叶时进行分苗,剔除弱小、密生的苗,保留相对茁壮的苗,最佳幼苗间距为8 cm×8 cm。

3 移栽定植

一般在5月中旬进行移栽定植。用定植器在地膜上扎洞,按双行拐子状植苗,行间距40 cm,株间距60 cm,定植苗约4.5万株·hm-2左右。移栽后紧跟着浇定植水。

4 田间管理

4.1 补苗

定植3 d后,检查幼苗成活情况,未成活的应及时补苗,补苗后应紧跟浇透定植水。

4.2 除草

要时刻注意田间杂草的生长情况,若杂草较多且影响了幼苗的生长,要及时采用人工除草。

4.3 灌水

苗移栽后,要及时浇水蹲苗,幼苗成活后,要定期浇水,尤其在苗生长前期,一定要保证水分充足,以保证幼苗地下根系的发育。在苗生长后期,毛酸浆比较怕水,这个时候要控制浇水次数,尤其在雨水较多季节,一定要注意排水。在坐果期间,如果遇到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水。

4.4 追肥

在开花前,随水追肥1次,施复合肥约150 kg·hm-2。毛酸浆植株开花结果实以后,每隔半个月喷施1次氨基酸类叶面肥,连续喷施2次。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防治

白叶病。当温度过高、雨水较多时,毛酸浆容易得白叶病。这个时候一方面要减少灌水次数,注意排水防涝;另一方面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每隔1周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

白粉病。毛酸浆易感染白粉病,当发现病害时,可以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进行防治。

病毒病。在高温、干燥的条件下,由于蚜虫蔓延传播,毛酸浆容易得一些病毒病,这个时候一方面要注意适当灌水,减少旱情;另一方面每隔7 d喷施1次30%盐酸吗啉胍可溶粉剂500~800倍液和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连续喷施2次。

5.2 虫害防治

地老虎。可以在植株根部附近喷灌50%辛硫磷乳油500~800倍液进行防治。

蛴螬。利用50%的辛硫磷药液浸泡大豆,待大豆吸收药液后,在植株根附近8 cm处进行撒播,每株播5~6颗大豆即可。

蚜虫。当毛酸浆发生蚜虫虫害时,可以喷施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行防治,连续喷施2次,间隔5~7 d。

6 采收

毛酸浆浆果一般在7月中旬开始成熟,当浆果的宿萼变成枯黄、果实由绿色变成淡黄时,要及时采收。一般采用人工采收,随熟随收,根据田间果实成熟情况可每隔1~2 d采收1次,直到所有果实采摘完毕。

参考文献:

[1] 贾远敏,郑重,许琼明,等.毛酸浆浆果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3,44(9):1086-1090.

[2] 王晓英,刘长姣,段连海,等.毛酸浆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4,33(2):5-8.

猜你喜欢
酸浆粉剂可湿性
A review of the ethnobotanical value,phytochemistry,and pharmacology of Physalis pubescens L.
动物巨无霸之大王酸浆鱿
超声辅助提取毛酸浆籽蛋白质的工艺优化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香葱疫病与霜霉病如何用药剂防治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酸浆苦味素B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