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会关心的几点思考*

2018-01-24 19:08郭罗娜
山西青年 2018年18期
关键词:关心学会道德

郭罗娜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关心这个词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它会被脱口而出或会直接完成。在百科上,对于关心的解释是:(1)留意,注意;(2)关怀,挂念,(把人和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比如,习大大就总会讲到要多关心人民群众;家人朋友对我们生活上的种种关心;老师对学生的关心;还有我们对动植物、对环境的保护等等。而在诺丁斯的关怀理论中,我们将会进一步认识到她对关心的另一种全新诠释。

一、关心的关系性内涵

诺丁斯深受海德格尔的影响,认为我们都存在于关心的形式中,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在她看来,关心的关系性就是关心者与被关心者之间的一种关系。[1]在这一关系过程中,“关心从关心者开始结束于被关心者,“关心”始终存在着”。当然关注的方式不是固定的,没有法律可以遵循。它的时间可以是短暂的,程度是深浅的,形势是缓慢而紧迫的,换言之,它随着有关的具体情况而变化。

(一)关心者

作为关心者,要特别关注被关心者的需要,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一种要帮助被关心者的愿望,从而做出相应的关怀反应。也就是说,关心者的心里总是会不自觉地牵挂着某人或某事,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人的世界里,并且想要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人摆脱困境的心理状态。作为关心者应具备投入和动机位移的强烈意识特征。投入是指关注应该集中、开放和无条件关注。当面对关注对象时,就会有意识地倾听、观察和理解他想要表达的愿望。动机位移指的是意识和情感力量向他人的意识及其活动的转移,即我们的内在动力将逐渐流向他人或事物,将他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一样去思考、计划和反思。

(二)被关心者

作为被关心者,要具有某种需要,然后接受关心者的关心,进而显示他接受了关心,而这种确认反过来又能够被关心者认知。在关心的关系中,只有当相关者接受、认识并积极响应关心人的关怀行为时,才能建立真正的关系。其中被关心者应具有的意识特征为接受和反应。比如,当关心者甲与被关心者乙要形成一组关心关系时,只有当甲关心乙且乙承认甲的关心时,甲与乙的关心关系才算成立。而其中的乙承认甲的关心时,表达了乙没有回避和反感甲而是认可接受了甲的这种关心行为。在这个关系中,被关心者的接纳也就是给关心者的回应,也就是关心者感知自己行为有效的一部分。即在关心关系中不仅需要关心者的全身心地投入与付出,同时也需要被关心者的认可与反应。但是,如果甲认为自己关心了乙,而乙却没有感受到甲的关心,那么乙还需要作为被关心者对甲的行为做出回应吗?诺丁斯认为要想继续建立和维持甲与乙的关心关系就必须那么做。

(三)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心关系

关心者与被关心者双方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关心不是关于一方与另一方的关系,而是对双方的关系。双方在关心关系中能够体验到人与人、人与物等之间美好的情感,所以关心是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没有被关心者的接受、认可和反应,关心者进行的关心性活动是无效的。所以,一定程度上关心者与被关心者也是一种主导与主动的关系。具体来说,在关心关系中,被动者主要是需要关心的人,他们的关心性判断、能力处于未成熟状态,他们的关心性品德的培养非常需要关心者的规范和引导。另一方面,真正的关心者了解关心、拥有关心,他们知道如何给予关心、如何拓展关心,能够在关心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关心者的主导与被关心者的主动辩证地统一于关心关系活动中。

二、学会关心的主要内容

(一)学会关心自我

学会关心,首先就要学会关心自我。诺丁斯认为,自我是个体生存的基础。所谓身体就是革命的资本,身体是我们体验成长和生活的前提。从身体出发,我们可以经历有与无、乐与悲以及关心与被关心等等。因此,学会关心伊始就要引导人们关注他们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职业生活与业余生活。让人们认识到身体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到只有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才能专注于其他。进一步的从生与死之间学会对生命的保护,使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学会珍惜时光,建立和维护关心关系,热爱生活。只有懂得爱自己的人才值得被爱,对自我的关心是学会关心和接受关心的开始,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物质生活,主要指自我的身体健康;精神生活,主要指自我的内心世界;职业生活,主要指个人的劳动能力;娱乐生活和情感智力生活等。关心自己,才会及时了解自我需求以寻求发展机会,激发动力,使自己活成那个我们想要努力变成的样子、那个最本真的自我。

(二)学会关心身边的人

学会关心,要学会关心身边的人。诺丁斯认为,与最亲密的人的关系是道德生活的开端。她对身边的人进行了划分,一种是像同事、好友,邻居这种平等关系的人。在这样平等的关系中,事实上也是一种相互关心的关系,关心者与被关系者时常会发生角色互换,所受到的关心与所付出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看来是对等的;二是像父母与孩子、教师与学生这样的不对等关系的人。实际上,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更多时候都是在扮演着关心者,而学生时常是在被关心。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更是如此,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可以毫不夸张用无私来表达。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可以帮助我们学会积极地回应身边人的关注,提高自身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关心能力,来关注更多需要关心的人。

(三)关心陌生人和远离自己的人

学会关心,还要学会关心陌生人和远离自己的人。诺丁斯认为,如果我们希望市民认真对待公共领域的问题,并希望他们能够明智和同情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学会关心陌生人和远离自己的人。人的社会性属性告诉我们,自我是处于关系之中的自我,并且时刻与他人发生联系。对于陌生人和远离自己的人进行关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会面临着许多困难。比如,很难靠近要关心的人,这样关心主体很难了解对方的需求,发出的关心行为可能并不是对方所需要的。另外也不容易得知对方是否接受了关心,同时也很难得到对方的回应。所以,首先我们需要打破内心的恐惧,勇敢地去建立新的关心关系。其次我们更需要全神贯注地了解对方的需求,设身处地的感受对方的处境,及时观察,掌握对方的反应。还有要善于捕捉一些敏感讯息,有效拉近彼此的距离。孟子讲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应积极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人为乐,完善人生,有效创造和谐社会环境。

三、学会关心的实际意义

(一)有利于人们道德情感的培养

面对纷繁复杂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大多数人显的不知所措,情绪波动大,容易出现抑郁、孤独、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诺丁斯倡导建立的关心关系,即关心自己,关心别人,从人们的需要出发,使彼此处于一种关爱和谐的氛围当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渐加强、更多的会体谅关心着对方,使负面的情绪、困扰的问题迅速得到消解,继而可以降低人们心理问题的产生,使我们都有良好的健康和身心。从关心出发,不断去提高自身关心的能力和德行。只有在一种放松的、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之下,人们才会有精力去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感,从而产生更多的道德行为。总之,学会关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融洽交流,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塑造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能够强化我们对情感的体验,这些对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感给予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对大家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人们道德情感的互动

我们都知道,道德品质的组成有五个重要的因素: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在关心关系理论中,突出强调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认为只有对周围的人、物抱以一定的情感,就能对它们产生有效道德的行为。这告诉我们不仅要掌握与遵守某些道德原则、规范,还要体验到这是一种友爱、奉献的关心性行为。倡导人们去关心、去帮助别人,同时能够对他人的关心予以回应,促使彼此情感的激发和互动,获得情谊的交流以及满足感。总之,在关心关系这一过程中,人们需要将自身道德认知转化为自己的强烈意识,用关心的形式去表达道德情感,继而产出一组组有力的道德行为,使人们彼此都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三)有利于营造人们道德情感的人际氛围

人在社会中,不可能与他人毫无联系,每个人都需要具体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道德情感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或设想的,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2]所以,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离不开对周围人的投入和动机位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免磕磕碰碰,但只要我们彼此多加换位思考,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就会更容易去建立更多的关心性关系。就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理解,久而久之我们的人际氛围将变得更加活跃,人们会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猜你喜欢
关心学会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学会分享
开心与关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