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毕业生求职安全问题探究*

2018-01-24 19:08刘翱翔
山西青年 2018年18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毕业生互联网+

刘翱翔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1)

高职毕业生的求职安全问题,一直被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它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从2010年到2018年,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从660万攀升至820万,就业季的形容词汇也从“史上最难”变为“史上更难”,再变为“史上最最难”,就业形势的严峻不言而喻。尤其近年来信息科技的大幅发展,网络环境给各行各业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风险,比如“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毕业生的求职,就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一、“互联网+”环境下的求职安全隐患

近年来,由于供求矛盾的不断升级,高职毕业生的求职压力日益增加。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数量,远远跟不上高职毕业生人数的年增长速度,这使得急于求职的大批高职毕业生心情焦躁,更容易在冲动的情绪之下,做出错误的求职选择。尤其刚刚毕业的高职生,基本不具备社会阅历和经验,更加没有渠道对用人单位的资质进行考察,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对招聘信息进行甄别,因此,催生了多种求职安全隐患。

(一)网络求职信息纷繁难辨

如今,极具开放性的网络平台,已成为大量求职招聘信息的发布渠道,因此,处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毕业生求职安全教育及风险规避,就成为了高职院校所要面临的新挑战。由于网络世界并不存在严格的准入机制,任何团体、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布招聘信息,所以,信息来源是否可靠属实,就很难辨别判断了。当高职毕业生面对海量招聘信息时,如果缺乏防范意识,极有可能在投递简历时做出错误的选择。

(二)网络求职平台良莠不齐

虽然,大部分网络平台上呈现的招聘信息往往是鱼龙混杂的,但仍有一部分可信度比较高,这一部分才是高职毕业生应该重点关注的,例如各家企业的官方网站、主流招聘网站、高校就业处网站上发布的招聘信息等。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高校就业处网站在发布招聘信息之前,一般会对相关企业的资质做出审察和评估,并做备案登记,程序上的严谨已经极大程度上规避掉了不少求职风险,尤其是那些和学校有密切合作关系的企业,信誉度就更高了。而企业的官方网站和主流招聘网站,首先从网络平台本身来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靠性,在这样的平台之上再去筛选其发布的用人信息,必然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三)高职毕业生缺乏社会经验

由于高职毕业生普遍缺少社会经验,不够成熟,年纪也比较小,所以一旦遇到一些非法组织提供的环境优、提升快、薪资高的工作时,就会极容易被吸引,继而轻信,在入职后又迅速被洗脑,甚至丧志人身自由。有些用人单位刻意标榜包装企业形象,给毕业生形成某种心理影响,以便顺利收取到他们缴纳的上岗培训费,实则都是空壳公司,钱一到手,公司必定人间蒸发。更甚者,还有些企业回避跟学生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常用人合同,一旦出现问题,便拒不承认与其发生过用工关系。事实上,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高职毕业生求职心切引发的。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常见求职安全问题

(一)因安全意识匮乏导致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会对学生开展广泛的安全教育。其实,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只会出现在学生在校期间,更在学生毕业阶段频发,比如防抢防骗防盗,火灾隐患的消除与逃生,交通意外的规避与自救,个人信息安全等。所以,在毕业、求职阶段,更要加强对高职毕业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人只有具备了安全意识,才能做到防微杜渐,保护好自己的人身、财产、信息安全。

(二)因准备不够充分导致的问题

当下的部分高职毕业生,往往会对未来有种茫然无措感,他们没有坚定的理想与奋斗的毅力,处理问题时更多的是跟风。这一现象也体现在了高职毕业生的求职过程中,他们在网络平台上,投递的简历重点不突出,搜集的职业类型不统一,常常是与诸多同学共用一个通用简历设计模板,没有个人风格,不能凸显专业特色,更缺乏设计感,给用人单位一种不重视不努力不用心的印象。在面试时,更因之前的目标盲目而准备不足,未曾通过网络平台或实地考察,对所求职单位做出细致了解,心理上胆怯,知识面上狭隘,最终导致求职的失败。

(三)因缺乏信心意志导致的问题

高职毕业生的网络求职,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些简历投过去之后往往石沉大海,连面试的机会都无法获得;有些毕业生参加了数次面试,却数次被拒。为此,不少学生开始了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丧失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与自信,变得意志消沉的继续找工作,甚至灰心丧气的拒绝找工作,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缺乏信心意志导致的。

(四)因缺少诚信意识导致的问题

还有一类情况,是高职毕业生缺乏诚信意识导致的。某些高职毕业生,为了求得自己内心理想的工作岗位,不惜利用一些电脑软件制造虚假个人信息,被招聘企业识破后颜面扫地,在网络平台留下了不好的信用记录,连带培养院校也受到招聘企业的质疑。另外,有些高职毕业生由于自身素质与性格使然,一是面试或试用期间不守时,二是漠视签订协议随意离职,诚信意识都过于淡薄。

三、影响高职毕业生求职安全的原因剖析

(一)网络本身的原因

网络世界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其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真假难辨。尤其,由于网络被赋予的高开放性与高传播性的特点,法律规范、道德准则很难在此空间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而导致一些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比如网络求职过程中,利用虚假信息引诱高职毕业生上当受骗等,由于犯罪成本低,追查难度大,使得网络诈骗成为骗子更看重的罪恶温床。

(二)社会监管的原因

若要避免“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毕业生求职安全问题的出现,社会监管的力量必不可少。首先,依靠社会监管的作用,从立法的角度增强各级各类网络运营商的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一旦出现问题,实行追责制度,借此增强他们的法律责任与意识。其次,在调查、处理、预防网络招聘欺诈类事件时,充分调动公安、电信、劳动、工商等各方力量,积极投入相关设备与技术,不断加强网络监管,尽量避免网络招聘欺诈事件的出现,保护好高职毕业生的人身权益。

(三)学校教育的原因

在高职院校中,就业指导类型的课程一般由各个院系辅导员担任,鉴于个人知识结构及实践经验的差异,部分辅导员在教授本门课程时,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所涉及教学内容空有理论支撑,而缺乏实践佐证,因此,学生并不能从课程中得到翔实而有效的求职安全技巧,这是学校求职安全教育急需改进的地方。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截止到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800多万,社会就业压力空前巨大。在这种形势之下,高职毕业生求职心理不免急切,面对网络平台不断推送的真假难辨的招聘信息,防范意识会不由降低,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所以,作为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必须要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对于自己的各项信息在网络平台上提交时务必谨慎,对于用人单位的缴费类项目切勿轻信,如果遭遇了求职陷阱,更不能够选择沉默,而要鼓足勇气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总之,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毕业生若想求得满意的工作岗位,务必树立良好的求职习惯和求职态度,多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比较、核查招聘信息,不轻信不盲目,这样,才能有效规避求职安全隐患。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毕业生互联网+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微信网络平台应用于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