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堂教学透视及方法对策

2018-01-24 11:47贾凌月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民族音乐 2018年2期
关键词:声部节奏钢琴

■贾凌月(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钢琴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教育传播人才,“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从中寻找出体现师范性与培养教师角色的教学规律。”那么如何应对这些现状,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理念就是摆在广大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面前一个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钢琴课作为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规律、逻辑和特点,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技法学科。对于钢琴课程教学来说,要培养出具有一定教学能力、有比较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优秀音乐教育人才,就要科学处理好教学内容和透视教学方法之间的平衡,从中寻找出体现培养高水平教育人才的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果。如何充分利用教师教育资源降低培养学生成本,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研究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共性问题。

■钢琴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钢琴教学模式通常是指“个别课”和“小组课”。这两种教学模式在钢琴教学中各有所长,对于达到完美的钢琴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有效的尝试。

(一)个别课

该授课模式是指“一对一”即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一个课时。这种授课模式主要是针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属于传统钢琴教学模式。它具有提高学生演奏能力、音乐素质、针对性强和高效率的优势,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水平,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发现学生不足之处,及时做出调整,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获得知识与技能。

(二)小组课

音乐学院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钢琴基础课程已经成为音乐专业教学的重要学科,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如:目前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随之带来的明显问题是师资力量缺乏,师生比例失衡,学校不得不请大量外聘教师辅助教学工作。特别是教师对于零基础的钢琴学生重复教学工作较多,导致教学资源浪费,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对于这种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现状,较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钢琴“小组课”的教学模式是较理想的选择。

“小组课”是指一个教师教授两个或者更多的学生一个课时。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没有基础的学生,或者同样程度的学生。它保留了个别课优势,在减少了教师重复教学的同时增加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进度,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了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进行协商讨论、有利于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有利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

“小组课”除了可以节省师资力量,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它不同于一个人的个别课,想象力会受到人数的影响而有局限性。“小组课”的优点是可以让同一程度的学生在音乐形象理解力上发挥不同的想象力,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群体形象化的想象力不但强大而活跃,并且非常敏感。一个人、一件事在他们头脑中唤起的形象,全部栩栩如生”。

■钢琴教学方法的透视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方法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至高无上的力量”,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决定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一)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借鉴

“体态律动教学法”是瑞士作曲家、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早年在1902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情感是音乐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要求学生把身体的各个部分作为乐队中的各个乐器声部,通过身体来体验音乐节奏的速度、力度、时值变化等音乐要素,从而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把听到的音乐用肢体律动再现出来。”例如:钢琴教学中乐句之间呼吸的训练,很多学生在演奏时,乐句与乐句之间没有气口,使得整首乐曲演奏下来形同流水账。我们可以利用体态律动学,边听音乐边做体态训练,在换句之时,配合身体起伏有规律地进行换气;与此同时,再加入轻微的手腕体态律动,模仿呼吸换气。这一形式的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手腕与身体的轻微律动和换气,保障演奏时的呼吸感,使得乐句表达更加清晰、更加具有生命力。

(二)英文诗歌“五步抑扬格”的借鉴

英文诗歌中常用“抑扬格”手法进行创作,即轻读是“抑”,重读是“扬”,按一定规律组合起来,形成诗句的抑扬顿挫与音律起伏,体现了诗歌的韵律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大量运用了“五步抑扬格”的手法,即一行诗固定十个音节,押双韵,奇数音节轻读,偶数音节重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五步抑扬格”的举例来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连续符点的正确演奏方法。例如:让学生跟读英文简单短句“I’m glad to hear the news”(我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第一遍不加轻重正常朗读,第二遍奇数音节轻读,偶数音节重读。如此在每个词语发音时相对应的加入轻重的语气,与第一遍不加轻重正常朗读相对比,则会自然的出现诗词的韵律感。反复对比体会,以此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连续符点节奏轻重的比例分配的关系。短时值的音符轻,长时值的音符重,如此能为后续教学中更准确地掌握连续符点节奏型的演奏打下良好基础。

(三)铃木教学法的引入

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先生主张器乐教育过程应该是先从倾听到模仿再到演奏,“让学生通过倾听学习小提琴,模仿音乐进行中的音准、节奏、句法等诸多的音乐要素,通过提高孩子的音乐感受力的途径,来达到学习的目的”。他认为“采用由程度较深和更年幼的学生在一起演奏的一种新型的集体课是极为有效的。学生们对此很感兴趣,并且进步显著”。音乐教育专业非钢琴主修学生大部分是从零开始学习钢琴,因此在钢琴课程教学中可以借鉴铃木教学法,以小组课的形式把零基础的学生合在一起上课。教师演奏简单乐曲,再让学生模仿乐曲中的节奏、句法等音乐元素。小组课中的学生除了倾听和模仿教师演奏,也可以互相观察、感受彼此的模仿演奏。这样的小组课对于零基础的学生而言,具有独特的“破冰”作用,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兴趣。

(四)节拍器的使用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的脉搏。当代著名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节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也是心理与生理的统一,它是内心生活(思想和感情)的传达媒介。”节奏训练的作用不可低估。学生可以利用节拍器,在每次的练习中,循序渐进,由慢到快。每次回课适当调高一级速度,这样逐步打好基础,才能最终流畅、准确地演奏作品原速,从而培养、提升自身对节奏的敏锐性。节拍器不仅在独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在重奏、双钢琴、四手联弹等演奏形式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在排练之中,节拍器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在钢琴演奏中互相聆听和捕捉的能力,从而很好地训练不同演奏者演奏同一首乐曲时节奏的同步性。

此外,节拍器训练法也可以稳定各个节奏型之间的连续性,从而培养演奏者对速度的把控,使得节奏更准确,演奏更完整。对节奏型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关注,间接上也起着培养学生伴奏、重奏、协奏的意识。

(五)演奏形式的多样化

在钢琴教学中适当采用重奏、协奏、四首联弹、六手联弹等演奏形式,通过钢琴各声部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声部之间互换主次,互相引领、衬托,以达到各个声部融为一体、共同推进音乐向前发展的目的。钢琴重奏及协奏的学习,不但可以训练学生对和声、复调、多声部织体的独奏演奏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协作、默契配合的团队精神。在合作中,通过排练,统一各声部的音乐处理,明确速度、力度、句法、呼吸、音色等控制,还要保持自己声部的音乐个性独立。这样不仅训练了对自己声部的控制力,还能敏锐地捕捉其他声部的旋律,以达到演奏中个性色彩与整体效果的平衡。从追求钢琴重奏及协奏音乐作品的整体效果出发,平衡个人的音响比例及音乐语气的处理,使学生在重奏、协奏、四手联弹、六手联弹等丰富的钢琴舞台表演形式中感受到不同声部的色彩,以及其所产生的音乐魅力。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听力与合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结 语

音乐教育事业是一项高尚的育人事业,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学是完成音乐学院师范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全方位综合素质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钢琴教学改革研究及实践便成为被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教师必须善于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透视传统钢琴教学方法,借鉴跨学科领域的学习方法及对策,努力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提升高尚的钢琴音乐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

[2]赵玲.以多元智能理论拓展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J].音乐探索,2009:111.

[3](法)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4(2017.12重印).

[4]杨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5]铃木小提琴教材[M].1—8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12):1.

猜你喜欢
声部节奏钢琴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多声部视唱训练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轻快漫舞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